一种挤出机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02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挤出机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挤出机加热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螺杆,螺杆外侧依次设置有加热筒、电磁感应圈以及保温筒,加热筒内设置有换热管道,换热管道与外部设置的散热机构内的散热管道通过管道相连通,散热管道和换热管道内注入有冷却液,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磁感应圈对加热筒加热,从而现实性加热筒内物料的加热功能,同时当作业条件发生变化,需要对物料加热筒进行快速降温的时候,通过循环泵将换热管道内的高温冷却液输送到散热管道,通过散热鳍片和散热风扇的作用,使得高温冷却液冷却,然后再回到换热管道内,以此循环就可以实现对加热筒的快速冷却。却。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出机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适用于挤出机设备
,提供了一种挤出机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螺杆挤出机主要用于挤出软、硬聚氯乙烯、聚乙烯等热塑性塑料,可加工多种塑料制品,如吹膜、挤管、压板、拔丝带等,亦可用于熔融造粒。塑料挤出机设计先进,质量高,塑化好,能耗低,采用渐开线齿轮传动,具有噪音低,运转平稳,承载力大,寿命长等特点,塑料挤出机在挤出塑料时,需要在机筒处加热原料,但是各种不同种类的原料需要的加工温度不同,例如PC+ABS塑料粒子的适宜加工温度是270℃~320℃左右,但是TPE类型的塑料粒子的加工温度则一般要低于180℃,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材料碳化,这样会直接导致产品报废,而在日常生产中,在同一个机台更换加工不同产品并使用不同的原材料时,由于后使用的原材料加工温度低于在先使用原材料,所以要对机筒进行降温,通常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降温,这样的方式速度很慢,长时间的等待无疑会造成机台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挤出机加热装置,通过在加热装置内设置循环冷却系统来实现挤出机机筒的快速降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挤出机加热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螺杆、加热筒、电磁感应圈、保温筒、控制柜以及散热机构,螺杆设置在加热筒内,加热筒设置在保温筒内,电磁感应圈设置在保温筒与加热筒之间的空腔内,前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管道,散热管道外侧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前述散热鳍片面向散热管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散热风扇,前述加热筒设置有换热管道,前述换热管道包括若干布置在加热筒内部的换热通孔,前述换热通孔通过“U”型管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具有两个端口的封闭管路,前述换热管道的两端口分别与散热管道的两端口通过连接管道相连通,前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前述换热管道、散热管道以及连接管道内注入有冷却液。
[000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道由若干“U”型金属管首尾相连而成,来回弯折形成的“U”型金属管系可以增大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
[0006]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筒自内向外分别设置有内金属管、硬质聚氨酯保温层以及外金属管,硬质聚氨酯保温层具有很低的导热系数,保温性能好,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适应高温环境。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1、本技术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原理,通过对加热筒进行加热来实现挤出机的炮筒加热功能,同时在加热筒内设置换热管道,加热筒的热量通过换热管道内冷却液吸收,然后经由循环泵输送至至散热系统进行冷却降温,这样就可以实现加热筒的快速降温,大大降低了因等待炮筒冷却损失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提及的一种挤出机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中螺杆、加热筒、电磁感应圈以及散热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2中螺杆、加热筒与电磁感应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的螺杆、加热筒、电磁感应圈以及保温筒装配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机架,2、螺杆,3、加热筒,301、换热管道,4、电磁感应圈,5、保温筒,501、内金属管,502、硬质聚氨酯保温层,503、外金属管,6、散热机构,601、散热管道,602、散热鳍片,603、散热风扇,7、循环泵,8、控制柜,9、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5]实施例1,参照附图1~附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挤出机加热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螺杆2、加热筒3、电磁感应圈4、保温筒5、控制柜8以及散热机构6,螺杆2设置在加热筒3内,加热筒3设置在保温筒5内,保温筒5自内向外分别设置有内金属管501、硬质聚氨酯保温层502以及外金属管503,电磁感应圈4设置在保温筒5与加热筒3之间的空腔内,前述散热机构6包括散热管道601,散热管道601外侧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602,前述散热鳍片602一侧设置有若干散热风扇603,前述加热筒3设置有换热管道301,前述换热管道301包括若干布置在加热筒内部的换热通孔,前述换热通孔通过“U”型管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具有两个端口的封闭管路,且换热管道301的两端口分别与散热管道601的两端口通过连接管道9相连通,前述连接管道9上设置有循环泵7,散热管道601由若干“U”型金属管首尾相连而成,换热管道301、散热管道601以及连接管道9内注入有冷却液。
[001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7]加热筒3通过电磁感应圈4作用下可以升温,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加热筒3内的材料进行加热,加热筒3内温度过高需要降温时,则停止加热,启动散热机构6,通过循环泵7将加热筒3内换热管道301内的高温冷却液输送至散热管道601内,通过散热鳍片602以及散热风扇603对散热管道601内的高温冷却液进行降温,然后在循环泵7的作用下回到换热管道301内,这样就形成对加热筒3的持续冷却,直到加热筒3内的温度降至设定温度。
[0018]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19]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技术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出机加热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前述机架上设置有螺杆、加热筒、电磁感应圈、保温筒、控制柜以及散热机构,前述螺杆设置在加热筒内,前述加热筒设置在保温筒内,前述电磁感应圈设置在保温筒与加热筒之间的空腔内,前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管道,散热管道外侧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前述散热鳍片面向散热管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散热风扇,前述加热筒设置有换热管道,前述换热管道包括若干布置在加热筒内部的换热通孔,前述换热通孔通过“U”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华徐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圣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