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英华专利>正文

一种会议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94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会议记录仪,涉及会议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外侧安装有两个传输插孔,传输插孔与移动设备相连,且防护外壳顶部安装有防护顶盖;所述防护顶盖底部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两侧分别安装有拾音器,并且摄像头通过线路与其中一个传输插孔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防护顶盖呈开合状态时,摄像头朝向会议屏幕,摄像头两侧拾音器上升至防护外壳顶部,通过摄像头对屏幕上所显示的会议画面进行拍摄,拾音器对会议声音进行记录,保障会议视频记录和声音记录的完整性,当防护顶盖呈闭合状态时,摄像头和拾音器收缩至防护外壳内部,通过防护外壳和防护顶盖对摄像头进行防护,防止摄像头受到磨损,以便参会人员随身携带。员随身携带。员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会议记录仪


[0001]本技术属于会议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会议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在企业创新与变革确认实施前,需要管理者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议研讨,在会议结束以后,需要参会人员对会议的内容进行记录与总结,由于会议研讨的数据庞大,参会人员无法将会议的内容全部记录,通常需要使用会议记录仪进行记录作业。
[0003]现有类似的会议记录仪在使用时,其规格较大,不太便于携带,普遍受到参会人员嫌弃,转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拍摄记录,而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拍摄记录时,稳定性较差,智能手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发生抖动,导致所拍摄的画面模糊不清,影响会议的内容获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会议记录仪,以解决现有类似会议记录仪在使用时,其规格较大,不太便于携带,普遍受到参会人员嫌弃,转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拍摄记录,而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拍摄记录时,稳定性较差,容易导致所拍摄的画面模糊不清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一种会议记录仪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会议记录仪,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外侧安装有两个传输插孔,传输插孔与移动设备相连,且防护外壳顶部安装有防护顶盖;所述防护顶盖底部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两侧分别安装有拾音器,并且摄像头通过线路与其中一个传输插孔相连,拾音器通过线路与另一个传输插孔相连;所述防护外壳顶部安装有扭簧,且防护外壳外部安装有U型固定杆。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顶盖与防护外壳转动连接,防护顶盖顶侧与防护外壳顶侧平齐。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内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滑块,摄像头两侧分别开设有弧形滑槽,限位滑块滑动连接于弧形滑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两侧分别开设有Z型滑孔,U型固定杆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Z型滑孔内,U型固定杆与防护顶盖顶侧相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扭簧一端与防护外壳固定连接,扭簧另一端与防护顶盖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底部安装有五个吸盘。
[0012]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限位滑块与弧形滑槽相互配合,限定摄像头转动角度,使限定摄像头转动角度在0~30度,当防护顶盖呈开合状态时,摄像头朝向会议屏幕,摄像头两侧拾音器上升至防护外壳顶部,通过摄像头对屏幕上所显示的会议画面进行拍摄,拾音器对会议声音进行记录,保障会议视频记录和声音记录的完整性,当防护顶盖呈闭合状态时,摄
像头和拾音器收缩至防护外壳内部,通过防护外壳和防护顶盖对摄像头进行防护,防止摄像头受到磨损,以便参会人员随身携带。
[0014]2.本技术当防护顶盖处于闭合状态时,将U型固定杆两端滑动至Z型滑孔最底端,使U型固定杆与防护顶盖顶侧相贴,通过U型固定杆对闭合状态的防护顶盖进行固定,保障携带状态下防护顶盖的稳定性;当U型固定杆两端滑动至Z型滑孔最顶端时,转动U型固定杆,使U型固定杆与防护顶盖分离,防护顶盖受扭簧扭力影响自行转动开合,操作更加简便;并通过吸盘将防护外壳吸附固定在桌面上,保障摄像头拍摄时的稳定性,避免防护外壳受外力影响随意移动,影响拍摄画面的清晰度。
[0015]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会议记录仪开合状态下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会议记录仪闭合状态下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防护外壳后部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防护顶盖与摄像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1]1、防护外壳;101、传输插孔;102、限位滑块;103、Z型滑孔;2、防护顶盖;3、摄像头;301、弧形滑槽;4、拾音器;5、扭簧;6、U型固定杆;7、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会议记录仪,包括防护外壳1;防护外壳1外侧安装有两个传输插孔101,传输插孔101与移动设备相连,且防护外壳1顶部安装有防护顶盖2;防护顶盖2底部安装有摄像头3,且摄像头3两侧分别安装有拾音器4,并且摄像头3通过线路与其中一个传输插孔101相连,拾音器4通过线路与另一个传输插孔101相连;防护顶盖2与防护外壳1转动连接,防护顶盖2顶侧与防护外壳1顶侧平齐,防护外壳1内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滑块102,摄像头3两侧分别开设有弧形滑槽301,限位滑块102滑动连接于弧形滑槽301内,通过限位滑块102与弧形滑槽301相互配合,限定摄像头3转动角度,使限定摄像头3转动角度在0~30度,当防护顶盖2呈开合状态时,摄像头3朝向会议屏幕,摄像头3两侧拾音器4上升至防护外壳1顶部,通过摄像头3对屏幕上所显示的会议画面进行拍摄,拾音器4对会议声音进行记录,保障会议视频记录和声音记录的完整性,当防护顶盖2呈闭合状态时,摄像头3和
拾音器4收缩至防护外壳1内部,通过防护外壳1和防护顶盖2对摄像头3进行防护,防止摄像头3受到磨损,以便参会人员随身携带;防护外壳1顶部安装有扭簧5,且防护外壳1外部安装有U型固定杆6。
[0027]其中,防护外壳1两侧分别开设有Z型滑孔103,U型固定杆6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Z型滑孔103内,U型固定杆6与防护顶盖2顶侧相接触;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顶盖2处于闭合状态时,将U型固定杆6两端滑动至Z型滑孔103最底端,使U型固定杆6与防护顶盖2顶侧相贴,通过U型固定杆6对闭合状态的防护顶盖2进行固定,保障携带状态下防护顶盖2的稳定性。
[0029]其中,扭簧5一端与防护外壳1固定连接,扭簧5另一端与防护顶盖2固定连接,防护外壳1底部安装有五个吸盘7;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U型固定杆6两端滑动至Z型滑孔103最顶端时,转动U型固定杆6,使U型固定杆6与防护顶盖2分离,防护顶盖2受扭簧5扭力影响自行转动开合,操作更加简便,并通过吸盘7将防护外壳1吸附固定在桌面上,保障摄像头3拍摄时的稳定性,避免防护外壳1受外力影响随意移动,影响拍摄画面的清晰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会议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外壳(1);所述防护外壳(1)外侧安装有两个传输插孔(101),传输插孔(101)与移动设备相连,且防护外壳(1)顶部安装有防护顶盖(2);所述防护顶盖(2)底部安装有摄像头(3),且摄像头(3)两侧分别安装有拾音器(4),并且摄像头(3)通过线路与其中一个传输插孔(101)相连,拾音器(4)通过线路与另一个传输插孔(101)相连;所述防护外壳(1)顶部安装有扭簧(5),且防护外壳(1)外部安装有U型固定杆(6)。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会议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顶盖(2)与防护外壳(1)转动连接,防护顶盖(2)顶侧与防护外壳(1)顶侧平齐。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华徐铭李浩付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杨英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