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上料接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承接治具及一种上料装置。一种物料承接治具,包括:基座,侧壁设置有进料口,内部成型有与进料口连通且向地心方向延伸的储料流道,储料流道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料槽,出料槽的底壁开设有冲孔,出料槽的槽口位置弹性设置有限位门;以及驱动机构,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沿冲孔方向活动的顶针。本方案将出料槽视作为待取料位置,实现了承接振动盘输送的物料并停留于待取料位置,以供加工设备随时取料,适用性高,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承接治具及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上料接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物料承接治具及一种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设备如机床在加工产品的时候,待加工的坯料需要通过操作工人将其放置在夹具中,人工劳力大。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振动盘以实现上料,如公开号为CN209035968U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多工序集成加工机床,该专利通过设置振动盘以用于上料,将坯料运送轨道设置于振动盘和夹具基台之间使振动盘和夹具基台连通,减少人工干预。然而,该专利的方案仅适用于加工间隔短且连续性的生产,而对于加工间隔较长或不连续的生产该专利的方案无法适用。因为对于加工间隔较长或不连续的生产,需要将振动盘输送的物料停留于待取料位置,以供机械手随时驱动夹具进行取料。
[0004]因此,如何研制一种接料装置,以克服以上缺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料承接治具及一种上料装置,旨在承接振动盘输送的物料,以供加工设备随时取料。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物料承接治具,包括:
[0007]基座,侧壁设置有进料口,内部成型有与进料口连通且向地心方向延伸的储料流道,储料流道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料槽,出料槽的底壁开设有冲孔,出料槽的槽口位置弹性设置有限位门;以及
[0008]驱动机构,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沿冲孔方向活动的顶针。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门包括第一限位门和第二限位门,所述第一限位门设置于所述出料槽靠近所述基座正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门设置于所述出料槽靠近所述基座正面的另一侧;
[0010]所述第一限位门设置有抵顶所述第一限位门朝所述出料槽方向靠拢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门设置有抵顶所述第二限位门朝所述出料槽方向靠拢的第二复位弹簧。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还设置有分料腔,所述进料口连通于所述分料腔,所述储料流道至少设置两个,且所述储料流道远离所述出料槽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分料腔。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料腔、所述储料流道及所述出料槽均设置于所述基座的正面,所述基座的正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与所述出料槽相配的取料口。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料承接治具还包括顶板,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顶板,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顶板沿所述顶针的指向运动。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料承接治具还包括顶板,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顶板,所述驱动机构具有输出轴,所述顶针远离所述冲孔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或电机。
[0016]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一种上料装置,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物料承接治具,还包括:
[0017]夹具,所述夹具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出料槽对应的取料柱,所述取料柱的端面设置有取料槽。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具有输料口和连接于输料口的导槽,导槽远离输料口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的进料口。
[001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盘放置有圆形物料。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将振动盘输送的当前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经储料流道引导并最终掉入出料槽,通过设置限位门和复位弹簧以用于将出料槽内的当前物料进行卡位,防止当前物料从出料槽中掉落或跑位,基座的反面设置有顶针,需要取料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顶针将当前物料从基座的正面顶出。另外,可预先在储料流道放入多个预备物料,在当前物料被顶出出料槽后,最靠近出料槽的预备物料便会掉入出料槽以更新当前物料,从而完成下一次取料的预备,同理循环往复。本方案将出料槽视作为待取料位置,实现了承接振动盘输送的物料并停留于待取料位置,以供加工设备随时取料,适用性高,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夹具为非取料状态。
[0023]图2为本技术所述夹具取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所述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所述圆形物料落入所述储料流道和所述出料槽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所述出料槽未放入物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所述第一限位门、第二限位门和所述顶针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图7的一种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包括:
[0031]1—物料承接治具,
[0032]10—基座,11—顶针,12—驱动机构,13—盖板,14—顶板,15—第一安装台,16—第二安装台,
[0033]101—储料流道,102—进料口,103—冲孔,104—出料槽,105—第一限位门,106—第二限位门,107—分料腔,
[0034]131—取料口,
[0035]151—第一复位弹簧,
[0036]161—第二复位弹簧,
[0037]191—吹气口;
[0038]2—夹具,
[0039]21—取料柱,22—取料槽;
[0040]3—振动盘,
[0041]31—输料口,32—导槽;
[0042]4—圆形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44]如图1~8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料承接治具1,包括:
[0045]基座10,侧壁设置有进料口102,内部成型有与进料口102连通且向地心方向延伸的储料流道101,储料流道101远离进料口102的一端设置有出料槽104,出料槽104的底壁开设有冲孔103,出料槽104的槽口位置弹性设置有限位门;以及
[0046]驱动机构12,设置有由驱动机构12驱动沿冲孔103方向活动的顶针11。
[004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振动盘3输送的当前物料从进料口102进入,经储料流道101引导并最终掉入出料槽104,通过设置限位门和复位弹簧以用于将出料槽104内的当前物料进行卡位,防止当前物料从出料槽104中掉落或跑位,基座10的反面设置有顶针11,需要取料时通过驱动机构12驱动顶针11将当前物料从基座10的正面顶出。另外,可预先在储料流道101放入多个预备物料,在当前物料被顶出出料槽104后,最靠近出料槽104的预备物料便会掉入出料槽104以更新当前物料,从而完成下一次取料的预备,同理循环往复。本方案将出料槽104视作为待取料位置,实现了承接振动盘 3输送的物料并停留于待取料位置,以供加工设备随时取料,适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承接治具(1),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侧壁设置有进料口(102),内部成型有与进料口(102)连通且向地心方向延伸的储料流道(101),储料流道(101)远离进料口(102)的一端设置有出料槽(104),出料槽(104)的底壁开设有冲孔(103),出料槽(104)的槽口位置弹性设置有限位门;以及驱动机构(12),设置有由驱动机构(12)驱动沿冲孔(103)方向活动的顶针(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承接治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门包括第一限位门(105)和第二限位门(106),所述第一限位门(105)设置于所述出料槽(104)靠近所述基座(10)正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门(106)设置于所述出料槽(104)靠近所述基座(10)正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门(105)设置有抵顶所述第一限位门(105)朝所述出料槽(104)方向靠拢的第一复位弹簧(151),所述第二限位门(106)设置有抵顶所述第二限位门(106)朝所述出料槽(104)方向靠拢的第二复位弹簧(16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承接治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还设置有分料腔(107),所述进料口(102)连通于所述分料腔(107),所述储料流道(101)至少设置两个,且所述储料流道(101)远离所述出料槽(104)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分料腔(1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承接治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腔(107)、所述储料流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立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