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79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靠垫,所述靠垫包括外层袋体和内层袋体,外层袋体的内部为密闭空间,外层袋体设有连通密闭空间的气口以通过气口将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排出或向密闭空间内通入气体,内层袋体设在密闭空间内且具有透气孔,内层袋体内设有填充物,内层袋体内的气体可通过透气孔进入密闭空间内以使填充物可压缩,且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可通过透气孔进入内层袋体内以使填充物可回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靠垫能够通过气口调整密闭空间内的气体量,进而改变密闭空间内的气压,以使气体能够通过透气孔进出内层袋体并使填充物可压缩和可回弹,以调整填充物的硬度,进而在外层袋体内的气体为未充满状态时能够通过填充物的硬度对靠垫进行硬度调节。靠垫进行硬度调节。靠垫进行硬度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靠垫


[0001]本技术涉及家庭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靠垫。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具有一种在套袋内设置气囊的靠垫,该靠垫通过设置在气囊上的充气口调节气囊内的气体量以调节气囊的厚度,进而调节靠垫的厚度和硬度。但是,在气囊内气体未充满的状态下,气囊内气体量的多少并不能使气囊和靠垫的硬度具有明显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4]相关技术中具有一种在套袋内设置气囊的靠垫,该靠垫通过设置在气囊上的充气口调节气囊内的气体量以调节气囊的厚度,进而调节靠垫的厚度和硬度。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靠垫的相对硬度只有两种,一种是在气囊充满气体时,此时气囊膨胀到极限,靠垫相对较硬,另一种是在气囊未充满气体时,此时靠垫相对较软,而在气囊未充满气体时,气囊内气体的多少并不会对气囊及靠垫的硬度实现调节,只是单纯的调节靠垫的厚度。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靠垫,该靠垫具有在外层袋体内的气体为未充满状态时能够通过填充物对靠垫进行硬度调节的优点。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靠垫包括:
[0007]外层袋体,所述外层袋体的内部为密闭空间,所述外层袋体设有连通所述密闭空间的气口以通过所述气口将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排出或向所述密闭空间内通入气体;和
[0008]内层袋体,所述内层袋体设在所述密闭空间内且具有透气孔,所述内层袋体内设有填充物,所述内层袋体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透气孔进入所述密闭空间内以使所述填充物可压缩,且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透气孔进入所述内层袋体内以使所述填充物可回弹。
[0009]本技术实施例的靠垫能够通过气口调整密闭空间内的气体量,进而改变密闭空间内的气压,以使气体能够通过透气孔进出内层袋体并使填充物可压缩和可回弹,以调整填充物的硬度,进而在外层袋体内的气体为未充满状态时能够通过填充物的硬度对靠垫进行硬度调节。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层袋体为多个,多个所述内层袋体均匀设在所述外层袋体的内壁面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层袋体为布袋或者纱网袋。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靠垫还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外层袋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所述外层袋体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靠垫还包括气量调节件,所述气量调节件设在所述外层袋
体上,且所述气量调节件与所述气口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闭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多个子空间,每个所述子空间内分别设有所述内层袋体,所述气口为多个,多个所述气口与多个所述子空间一一连通,所述气量调节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气量调节件与多个所述气口一一连通。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靠垫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外层袋体上或者设在所述密闭空间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多个,多个压力传感器与多个所述子空间一一对应设置。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量调节件包括风机。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靠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靠垫的部分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外层袋体;11.气口;2.内层袋体;3.第一固定带;31.公面魔术贴;4.第二固定带; 41.母面魔术贴;5.气量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参考附图1

附图2描述根据技术实施例的靠垫。
[0023]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靠垫包括外层袋体1和内层袋体2。
[0024]外层袋体1的内部为密闭空间,外层袋体1设有连通密闭空间的气口11以通过气口11 将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排出或向密闭空间内通入气体。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外层袋体1为横截面为矩形的不透气袋体,外层袋体1的顶部设有气口11,通过气口11能够将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排出或向密闭空间内通入气体以调整密闭空间内的气体量,进而调整密闭空间内的气压,外层袋体1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橡胶等。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层袋体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
[0025]内层袋体2设在密闭空间内且具有透气孔,内层袋体2内设有填充物,内层袋体2内的气体可通过透气孔进入密闭空间内以使填充物可压缩,且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可通过透气孔进入内层袋体2内以使填充物可回弹。如图2所示,内层袋体2设在密闭空间内,且在外层袋体1为横截面上布满内层袋体2,内层袋体2的表面设有透气孔,内层袋体2内填充有填充物。
[0026]本技术实施例的靠垫能够通过气口调整密闭空间内的气体量,进而改变密闭空间内的气压,以使气体能够通过透气孔进出内层袋体,设在内层袋体内的填充物在气体作用下可压缩和可回弹,当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减少时,内层袋体内的气体进入密闭空间,填充物为压缩状态且填充物的硬度较硬,当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增多时,密闭空间内的气体进入内层袋体内,填充物回弹为膨胀状态且填充物的硬度较软,换言之,密闭空间的气体量越大,内层袋体内气体量越大,填充物越软,因此能够通过密闭空间的气体量和气压调整填充
物的硬度,进而在外层袋体内的气体为未充满状态时能够通过填充物的硬度对靠垫进行硬度调节。
[0027]需要说明的是,外层袋体内的气体为未充满状态是指外层袋体没有达到膨胀极限,外层袋体在受到使用者的抵靠时向内凹陷并能够使使用者受到填充物的支撑。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袋体2为多个,多个内层袋体2均匀设在外层袋体1的内壁面上。
[0029]如图2所示,外层袋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在外层袋体1的横截面投影上设有并列排布的多排内层袋体2,且每排内层袋体2分别具有顺序连接的多个内层袋体2,以使外层袋体1的横截面投影上布满内层袋体2,使外层袋体1的任一位置的硬度均能够通过对应的内层袋体2内的填充物进行调节。每个内层袋体2均与外层袋体1的内壁面相连,以避免内层袋体2在密闭空间内窜动。
[0030]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层袋体内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内层袋体,且在外层袋体的横截面投影上,该内层袋体的外周与密闭空间适配。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袋体2为布袋或者纱网袋。
[0032]内层袋体为布袋或者纱网袋使内层袋体具有透气孔,同时还具有拦截填充物的作用,避免填充物脱离内层袋体。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物为海绵、棉花、羽绒、人造绵、乳胶、化纤棉絮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袋体(1),所述外层袋体(1)的内部为密闭空间,所述外层袋体(1)设有连通所述密闭空间的气口(11)以通过所述气口(11)将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排出或向所述密闭空间内通入气体;和内层袋体(2),所述内层袋体(2)设在所述密闭空间内且具有透气孔,所述内层袋体(2)内设有填充物,所述内层袋体(2)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透气孔进入所述密闭空间内以使所述填充物可压缩,且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透气孔进入所述内层袋体(2)内以使所述填充物可回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袋体(2)为多个,多个所述内层袋体(2)均匀设在所述外层袋体(1)的内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袋体(2)为布袋或者纱网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带(3)和第二固定带(4),所述外层袋体(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3)的一端,所述外层袋体(1)的另一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洁马骁梁炜张荣达吴鹏李晓恩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雄安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