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超声波复合设备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纵向弹性无纺布,首先指的是该布料在收卷方向上具有弹性。其次,由于无纺布自身弹性相对较小,因此一般来说该布料为复合布料,最常见的结构样式就是一层弹性布加一层无纺布,前者拉伸后与后者复合,即可得到纵向弹性无纺布。换言之,该纵向弹性无纺布在没有被拉伸时,无纺布在纵向上是堆叠的,以保证后续足够的展开长度。
[0003]另一方面,复合该弹性布和无纺布的最常见的设备之一,就是超声波复合设备,其大体原理为:超声波头发出超声波能量,让待焊接的材料自身振动、产热、熔化,最终焊接在一起。
[0004]专利公告号为CN208392681U、公告日为2019.01.1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纺布超声波焊接装置,包括焊接装置本体以及设置在焊接装置本体上的工作台,焊接装置本体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的内部中间部分设有焊接槽,工作台的内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放置槽,焊接槽的内部卡接有焊接件,焊接件卡接在传送槽的内部,且焊接件的右下端卡接有配合卡块,挤压件的左端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件,且挤压件的左端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挤压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扭环,焊接件的外壁上卡接配合卡块。
[0005]该技术专利中的超声波焊接装置,其大体使用原理为:无纺布位于超声波结构下方,并由传送带进行输送、由挤压件进行固定,保证超声波焊点位置精准,而且整个焊接过程较为安全。 />[0006]但是,该超声波焊接装置在焊接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时,则至少还存在以下2个不足之处。换言之,这也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第一,其挤压件不能将弹性布和无纺布充分地上下压紧,如果两块布料分离,则上方布料只能自身熔化,不能焊接下方布料。
[0008]第二,不同材质、厚度的弹性布和无纺布,其所需的适宜上下压紧力度是不同的,该超声波焊接装置就更加不可能提供灵活可变的上下布料压紧力度了。
[0009]所以综上所述,现在急需一种可以将弹性布和无纺布充分且高效地上下压紧的超声波复合设备,以保证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焊点或焊缝连接强度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设备,其能通过在矩形框体单元上设置超声波复合头、辊筒单元、筒体单元,以及辊筒支撑柱单元的方式,保证无纺布与弹性布之间的焊接效果充分且适宜。
[0011]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设备,结构包括超声波复合头,还包括内顶面用于设置所述超声波复合头的矩形
框体单元,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单元内,并分别用于下压无纺布、下压弹性布、顶起无纺布和弹性布以形成待焊区、下压复合布的四个辊筒单元,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单元内底面上的筒体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单元上,并用于调节无纺布和弹性布复合处高度的辊筒支撑柱单元。
[00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辊筒单元设置在所述辊筒支撑柱单元上,下压无纺布、下压弹性布的两个所述辊筒单元,和下压复合布一个所述辊筒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辊筒支撑柱单元的两侧位置处。
[00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矩形框体单元包括矩形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的竖板上,并用于调节所述辊筒支撑柱单元的操作口。
[00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辊筒单元包括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两个内侧面上的横向轴体,以及套在所述横向轴体上的圆形筒体。
[00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筒体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内底面上的竖向圆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圆筒内环面上的螺纹段。
[001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辊筒支撑柱单元包括竖向板体,设置在所述竖向板体上,并用于插接所述横向轴体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竖向板体下端面上的插入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插入槽上,且与所述螺纹段连接的调节螺柱。
[001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辊筒支撑柱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柱上的调节用旋转环。
[001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辊筒支撑柱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板体上,且位于无纺布和弹性布下方位置处,并用于预热无纺布和弹性布的板框式电加热器。
[001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辊筒支撑柱单元还包括套接设置在所述竖向板体上的弹性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环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板框式电加热器的连接柱。
[002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板框式电加热器的加热上表面朝向所述无纺布和弹性布一侧倾斜。
[002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第一,居中的辊筒单元位于超声波复合头的正下方,前者将无纺布和弹性布充分且适宜地贴合在一起,保证后续超声波焊接效果充分,两块布料焊接牢固。
[0023]第二,居中的辊筒单元,依靠筒体单元和辊筒支撑柱单元,实现高度可调的效果,最终对无纺布和弹性布的贴合强度可调,保证不同材质、厚度的布料,最终可以获得充分且适宜的焊接程度。
[0024]第三,辊筒支撑柱单元可以在筒体单元上旋转调节,保证居中辊筒单元的布料顶起高度调节操作相对简单、方便,而且调节后也不易意外下坠。
[0025]第四,辊筒支撑柱单元包括板框式电加热器,使得布料在超声波复合之前就具有相对较高的温度,最终复合所需时间必定大大降低,复合设备的整体电耗可能可以做到相对更低。
[0026]第五,板框式电加热器对无纺布、弹性布的预热强度可调,且正对式预热,热量利用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中超声波复合头的位置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中筒体单元和辊筒支撑柱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中操作口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中板框式电加热器的位置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中板框式电加热器的朝向角度示意图。
[003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如下:无纺布a、弹性布b、复合布c、超声波复合头1、矩形框体单元2、辊筒单元3、筒体单元4、辊筒支撑柱单元5、矩形框体201、操作口202、横向轴体301、圆形筒体302、竖向圆筒401、螺纹段402、竖向板体501、安装孔502、插入槽503、调节螺柱504、调节用旋转环505、板框式电加热器506、弹性环507、连接柱508。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
[0035]如附图1
‑
6所示,一种用于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设备,结构包括超声波复合头1,还包括内顶面用于设置所述超声波复合头1的矩形框体单元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设备,结构包括超声波复合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顶面用于设置所述超声波复合头(1)的矩形框体单元(2),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单元(2)内,并分别用于下压无纺布(a)、下压弹性布(b)、顶起无纺布(a)和弹性布(b)以形成待焊区、下压复合布(c)的四个辊筒单元(3),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单元(2)内底面上的筒体单元(4),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单元(4)上,并用于调节无纺布(a)和弹性布(b)复合处高度的辊筒支撑柱单元(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辊筒单元(3)设置在所述辊筒支撑柱单元(5)上,下压无纺布(a)、下压弹性布(b)的两个所述辊筒单元(3),和下压复合布(c)一个所述辊筒单元(3),分别位于所述辊筒支撑柱单元(5)的两侧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体单元(2)包括矩形框体(201),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201)的竖板上,并用于调节所述辊筒支撑柱单元(5)的操作口(2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单元(3)包括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201)两个内侧面上的横向轴体(301),以及套在所述横向轴体(301)上的圆形筒体(3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纵向弹性无纺布的超声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利强,唐奎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晨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