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手持冲击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51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手持冲击夯,包括冲击夯主体和调节机构,冲击夯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挤压板,冲击夯主体的外部套设有扶手框,调节机构由L型连接板、定位杆和多个定位孔组成,L型连接板与冲击夯主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L型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定位杆活动穿插连接于连接孔的内壁,多个定位孔均开设于冲击夯主体的一侧,定位杆活动穿插连接于其中一个定位孔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L型连接板、定位杆和多个定位孔的设置,再在连接机构和弹性机构的配合下,使得L型连接板可以绕着连接机构转动并进行定位,从而对扶手框的手扶部位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冲击夯可以适用不同身高的操作工人,提高了冲击夯的适用性。提高了冲击夯的适用性。提高了冲击夯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手持冲击夯


[0001]本技术涉及冲击夯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手持冲击夯。

技术介绍

[0002]冲击夯是一种建筑工程中用来夯实地面的公祖,现在最简易的冲击夯就是通过操作工人用手扶着扶手框来控制冲击夯的移动,但是现在的扶手框在冲击夯上的位置是固定,导致不同身高的操作工作再使用同一冲击夯时,若是其身高较高,则会导致操作人员在移动冲击夯时需要弯腰进行移动,若是身高较矮就需要操作人员手抬高进行操作,这样子操作起来非常不舒适,降低了冲击夯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手持冲击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手持冲击夯,包括:
[0005]冲击夯主体,所述冲击夯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挤压板,所述冲击夯主体的外部套设有扶手框;
[0006]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有两组,所述调节机构由L型连接板、定位杆和多个定位孔组成,所述L型连接板与冲击夯主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L型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定位杆活动穿插连接于连接孔的内壁,多个所述定位孔均开设于冲击夯主体的一侧,所述定位杆活动穿插连接于其中一个定位孔的内壁,所述定位杆与L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固定框、限位环和弹簧,所述固定框固定设置于L型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所述定位杆活动穿插连接于活动孔的内壁,所述固定框的另一侧开设有活动腔,所述限位环滑动设置于活动腔的内壁,所述弹簧设置于限位环的一侧,所述定位杆与活动孔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外螺纹槽和内螺纹槽,所述外螺纹槽开设于定位杆的外壁,所述内螺纹槽开设于活动孔的内壁。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L型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插孔的内壁活动穿插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外壁与第一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插孔、第二螺纹孔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二插孔开设于L型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孔开设于冲击夯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插孔的内部并与第二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扶手框的外壁套设有连接套,所述L型连接板的一侧与连接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三插孔,多个所述第三插孔的内壁均活动穿插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扶手框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三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三螺栓的外壁分
别与多个第三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利用L型连接板、定位杆和多个定位孔的设置,再在连接机构和弹性机构的配合下,使得L型连接板可以绕着连接机构转动并进行定位,从而对扶手框的手扶部位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冲击夯可以适用不同身高的操作工人,提高了冲击夯的适用性;
[0014](2)本技术利用外螺纹槽和内螺纹槽的设置,操作人员在拉动定位杆后使得外螺纹槽与内螺纹槽接触,然后转动定位杆使得外螺纹槽与内螺纹槽啮合,即可使得定位杆固定,避免定位杆自动复位插入定位孔中,提高了定位杆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连接套俯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固定框俯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3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定位孔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冲击夯主体;11、挤压板;12、扶手框;2、L型连接板;21、固定框;22、活动孔;23、定位杆;24、定位孔;25、活动腔;26、限位环;27、弹簧;28、外螺纹槽;29、内螺纹槽;3、固定板;31、第一插孔;32、第一螺纹孔;33、第一螺栓;4、第二插孔;41、第二螺纹孔;42、第二螺栓;5、连接套;51、第三插孔;52、第三螺纹孔;53、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建筑手持冲击夯,包括冲击夯主体1和调节机构,冲击夯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挤压板11,冲击夯主体1的外部套设有扶手框12;
[0023]调节机构设有两组,两组调节机构结构相同,调节机构由L型连接板2、定位杆23和多个定位孔24组成,L型连接板2与冲击夯主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L型连接板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定位杆23活动穿插连接于连接孔的内壁,多个定位孔24均开设于冲击夯主体1的一侧,定位杆23活动穿插连接于其中一个定位孔24的内壁,定位杆23与L型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通过定位杆23贯穿L型连接板2上的连接孔并插入不同的定位孔24中,即可对扶手框12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操作人员直接握住扶手框12部位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冲击夯可以用于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使用,提高了冲击夯的适用性;
[0024]弹性机构包括固定框21、限位环26和弹簧27,固定框21固定设置于L型连接板2的一侧,固定框21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22,定位杆23活动穿插连接于活动孔22的内壁,固定框21的另一侧开设有活动腔25,限位环26滑动设置于活动腔25的内壁,弹簧27设置于限位环26的一侧,定位杆23与活动孔22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通过固定框21的内壁对弹簧27进行限位,使得弹簧27一直对限位环26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定位杆23一直有向定位孔24方向移
动的趋势,使得定位杆23在不受到较大的横向作用力,定位杆23不会自动与定位孔24分离,由于冲击夯工作时是上下震动的,从而使得定位杆23的使用不受冲击夯本身的影响;
[0025]锁紧机构包括外螺纹槽28和内螺纹槽29,外螺纹槽28开设于定位杆23的外壁,内螺纹槽29开设于活动孔22的内壁,操作人员拉动定位杆23使得定位杆23与定位孔24分离时,可通过转动定位杆23使得外螺纹槽28和内螺纹槽29啮合,从而对定位杆23进行定位,避免定位杆23自动复位插入定位孔24中;
[0026]固定框2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插孔31,L型连接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2,第一插孔31的内壁活动穿插连接有第一螺栓33,第一螺栓33的外壁与第一螺纹孔32的内壁螺纹连接,通过第一螺栓33贯穿第一插孔31并拧入第一螺纹孔32中,即可将固定板3与L型连接板2固定,从而使得固定框21稳定的与L型连接板2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手持冲击夯,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夯主体(1),所述冲击夯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挤压板(11),所述冲击夯主体(1)的外部套设有扶手框(12);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有两组,所述调节机构由L型连接板(2)、定位杆(23)和多个定位孔(24)组成,所述L型连接板(2)与冲击夯主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L型连接板(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定位杆(23)活动穿插连接于连接孔的内壁,多个所述定位孔(24)均开设于冲击夯主体(1)的一侧,所述定位杆(23)活动穿插连接于其中一个定位孔(24)的内壁,所述定位杆(23)与L型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手持冲击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固定框(21)、限位环(26)和弹簧(27),所述固定框(21)固定设置于L型连接板(2)的一侧,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22),所述定位杆(23)活动穿插连接于活动孔(22)的内壁,所述固定框(21)的另一侧开设有活动腔(25),所述限位环(26)滑动设置于活动腔(25)的内壁,所述弹簧(27)设置于限位环(26)的一侧,所述定位杆(23)与活动孔(22)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手持冲击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外螺纹槽(28)和内螺纹槽(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信永达王继平苏生
申请(专利权)人:松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