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半圆顶架、通风过滤组件、刮尘收集组件、转运组件和多个喷雾系统;半圆顶架设置于隧道主体顶端,喷雾系统输出端伸入到隧道主体内部;通风过滤组件包括夹板、滤板和多个通风管;夹板固定连接于半圆顶架两端内侧;通风管连通至隧道主体内部;滤板设置于夹板上方;刮尘收集组件包括驱动部、承接盒、电动百叶阀和刮板;刮板固定连接于承接盒顶端;电动百叶阀设置于承接盒底面;驱动部设置于夹板和滤板之间;转运组件包括升降部和收集盒;升降部和收集盒设置于夹板下方。本申请实现了能够有效地对隧道主体内部空气进行降尘处理,能够对隧道通风装置上附着灰尘进行自动清理,提高了隧道内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隧道通风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隧道通风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隧道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而在隧道用于使用的过程中,一定需要使用到隧道的通风装置,对隧道内部空气进行更新置换,为隧道内部提供新鲜的空气和环境。
[0003]现有的隧道通风装置不具备内部自动降尘处理,只经过通风装置,无法提高隧道内的空气环境,同时灰尘较易腐蚀通风装置,导致其使用寿命下降,其次,现有的隧道通风装置无法进行灰尘的清理,导致内部积灰严重,影响隧道内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新型隧道通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隧道通风装置只经过通风装置,不具备内部自动降尘处理,无法提高隧道内的空气环境,而且无法进行灰尘的清理,导致内部积灰严重,影响隧道内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有效地对隧道主体内部空气进行降尘处理,提高隧道主体内部空气质量,能够有效地对隧道通风装置上附着的灰尘进行自动清理,避免积灰严重,提高了隧道内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半圆顶架、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半圆顶架的底面的多个喷雾系统、设置于所述半圆顶架内的通风过滤组件、刮尘收集组件以及转运组件;所述半圆顶架固定连接于隧道主体的顶端内部,所述喷雾系统的输出端贯通所述半圆顶架的底面并伸入到所述隧道主体的内部,能够向所述隧道主体的内部喷洒水雾;所述通风过滤组件包括夹板、滤板和多个通风管;所述夹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半圆顶架的两端内侧;多个所述通风管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夹板,所述通风管的底端贯通所述半圆顶架的底面并连通至所述隧道主体的内部,所述通风管的顶端贯通所述夹板;所述滤板处于所述夹板的上方,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半圆顶架的两端内侧;所述刮尘收集组件包括驱动部、承接盒、电动百叶阀和刮板;所述刮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接盒的顶端,且所述刮板的顶端与所述滤板的底面接触;所述电动百叶阀设置于所述承接盒的底面;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夹板和所述滤板之间,且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承接盒连接,能够带动所述承接盒沿着所述滤板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升降部和收集盒;所述升降部和所述收集盒设置于所述夹板的下方,所述夹板的一端开设有承接口,所述半圆顶架的底面开设有输送口,所述承接口、所述收集盒和所述输送口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升降部设置于所述夹板的底面,所述升降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收集盒,能够带动所述收集盒穿过所述输送口并做升降运动;当所述承接盒运动至所述滤板的一端时,所述电动百叶阀处于所述承接口的正上方。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雾系统包括储水箱、水管、水泵和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储水箱设置于所述隧道主体的外部,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半圆顶架的底面,所述水
泵通过所述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半圆顶架并与多个所述雾化喷头连通。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暂存箱和传输管;所述暂存箱处于所述隧道主体的顶端内部,所述暂存箱通过所述传输管与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多个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于所述暂存箱的底面。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螺纹杆和螺纹套;所述电机的机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半圆顶架的一端内侧;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半圆顶架的另一端内侧;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的外侧,所述螺纹套贯通所述承接盒并与所述承接盒固定连接。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运组件还包括封口板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收集盒的底面;所述封口板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能够将所述输送口封堵。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储水箱的顶端设置有遮挡顶盖。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隧道主体的顶端外部设置有排气盖。
[0012]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3]本申请通过采用了半圆顶架、间隔排列设置于半圆顶架的底面的多个喷雾系统,将半圆顶架固定连接于隧道主体的顶端内部,喷雾系统的输出端贯通半圆顶架的底面并伸入到隧道主体的内部,能够向隧道主体的内部喷洒水雾,通过喷雾系统可以在隧道主体的内部形成排列的水帘,有效地将隧道主体内部空气中的灰尘降尘,提高隧道主体内部空气质量,减少了灰尘污染通风装置,保护通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4]通过在半圆顶架内设置通风过滤组件、刮尘收集组件以及转运组件,其中设置通风过滤组件包括夹板、滤板和多个通风管,通过夹板中的通风管将隧道主体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置换,但在置换的过程中通风管会吸入一定量的灰尘,灰尘由于通风管的排风作用,覆盖到滤板的底部;
[0015]进一步设置刮尘收集组件包括驱动部、承接盒、电动百叶阀和刮板,通过电机和螺纹杆的作用,带动承接盒、螺纹套和刮板进行平移移动,在平移的过程中,刮板会不断的将滤板底端的灰尘进行刮除,刮除的灰尘随即掉落到承接盒中暂时被收集;
[0016]最后设置转运组件包括升降部和收集盒,升降部和收集盒设置于夹板的下方,夹板的一端开设有承接口,半圆顶架的底面开设有输送口,当承接盒运动到远离驱动部的一端时,通过无线信号远程控制电动百叶阀打开,暂时被收集在承接盒中的灰尘随即通过承接口排入到收集盒中,当需要对灰尘进行处理时,通过升降部的升降端控制收集盒不断向下运动,经过半圆顶架后侧的输送口,运输到隧道主体的内部底端,工作人员随即进行处理和更换,实现对灰尘的清理和转运;
[0017]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隧道通风装置只经过通风装置,不具备内部自动降尘处理,无法提高隧道内的空气环境,而且无法进行灰尘的清理,导致内部积灰严重,影响隧道内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有效地对隧道主体内部空气进行降尘处理,提高隧道主体内部空气质量,能够有效地对隧道通风装置上附着的灰尘进行自动清理,避免积灰严重,提高了隧道内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隧道通风装置的轴测图;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雾系统、通风过滤组件、刮尘收集组件和转运组件整体装配到半圆顶架和隧道主体上的轴测图;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圆顶架、通风过滤组件和刮尘收集组件装配前的轴测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圆顶架、夹板、通风管和转运组件装配前的轴测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隧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顶架(1)、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半圆顶架(1)的底面的多个喷雾系统(2)、设置于所述半圆顶架(1)内的通风过滤组件(3)、刮尘收集组件(4)以及转运组件(5);所述半圆顶架(1)固定连接于隧道主体(6)的顶端内部,所述喷雾系统(2)的输出端贯通所述半圆顶架(1)的底面并伸入到所述隧道主体(6)的内部,能够向所述隧道主体(6)的内部喷洒水雾;所述通风过滤组件(3)包括夹板(31)、滤板(32)和多个通风管(33);所述夹板(31)固定连接于所述半圆顶架(1)的两端内侧;多个所述通风管(33)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夹板(31),所述通风管(33)的底端贯通所述半圆顶架(1)的底面并连通至所述隧道主体(6)的内部,所述通风管(33)的顶端贯通所述夹板(31);所述滤板(32)处于所述夹板(31)的上方,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半圆顶架(1)的两端内侧;所述刮尘收集组件(4)包括驱动部(41)、承接盒(42)、电动百叶阀(43)和刮板(44);所述刮板(44)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接盒(42)的顶端,且所述刮板(44)的顶端与所述滤板(32)的底面接触;所述电动百叶阀(43)设置于所述承接盒(42)的底面;所述驱动部(41)设置于所述夹板(31)和所述滤板(32)之间,且所述驱动部(41)的输出端与所述承接盒(42)连接,能够带动所述承接盒(42)沿着所述滤板(32)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所述转运组件(5)包括升降部(51)和收集盒(52);所述升降部(51)和所述收集盒(52)设置于所述夹板(31)的下方,所述夹板(31)的一端开设有承接口(311),所述半圆顶架(1)的底面开设有输送口(12),所述承接口(311)、所述收集盒(52)和所述输送口(12)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升降部(51)设置于所述夹板(31)的底面,所述升降部(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收集盒(52),能够带动所述收集盒(52)穿过所述输送口(12)并做升降运动;当所述承接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翔翔,史朝斌,李国强,于贤,骆晓,左传文,郭新伟,刘国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