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29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化净水器,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池、絮凝池和膜过滤池,沉淀池、絮凝池的下方设有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膜过滤池的下方设有膜过滤池控制间;沉淀池和膜过滤池在上为水处理设备,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和膜过滤池控制间在下为控制间,污水从进水口进入絮凝池内,依次通过第一加药絮凝池、第二加药絮凝池和第三加药絮凝池絮凝后进入沉淀池内,通过斜管填料层将沉积物沉下,通过第一排污系统排出;上清水通过过水管进入膜过滤池内,膜组件通过产水反洗系统负压出水正压反洗工作,曝气系统给膜组件曝气清理膜组件过滤时的沉积物,通过第二排污系统排出,外形整体,占地节省,造价更低,模块化制作。模块化制作。模块化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需要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量大面广。传统的土建水厂存在占地面积大,造价高,建造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外形整体,占地节省,造价更低,模块化制作,现场一次组装拼接,省时省力,比传统土建水厂节约占地面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包括沉淀池、絮凝池和膜过滤池,絮凝池设置在沉淀池的一侧并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的另一侧与膜过滤池之间连接有过水管,沉淀池、絮凝池的下方设有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膜过滤池的下方设有膜过滤池控制间。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6]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斜管填料层,斜管填料层将沉淀池分为上下两部分。
[0007]所述絮凝池包括第一加药絮凝池、第二加药絮凝池和第三加药絮凝池,第一加药絮凝池的下方与第二加药絮凝池连通,第二加药絮凝池的上方与第三加药絮凝池连通,第三加药絮凝池的下方与沉淀池连通。
[0008]所述第一加药絮凝池连接有进水口。
[0009]所述沉淀池下方的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内设有第一排污系统,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污管道,第一排污管道与第一排污系统连接。
[0010]所述絮凝池下方的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内设有加药系统。
>[0011]所述膜过滤池内设有膜组件,膜过滤池控制间内设有曝气系统、产水反洗系统和反洗水箱。
[0012]所述曝气系统与膜组件的一端连接,产水反洗系统与膜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产水反洗系统与反洗水箱连通。
[0013]所述反洗水箱连接出水管,反洗水箱设置在膜过滤池控制间的一侧。
[0014]所述膜过滤池控制间内还设有杀菌系统和第二排污系统,第二排污系统连接膜过滤池的底部。
[0015]本技术的优点是:沉淀池和膜过滤池在上为水处理设备,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和膜过滤池控制间在下为控制间,污水从进水口进入絮凝池内,依次通过第一加药絮凝池、第二加药絮凝池和第三加药絮凝池絮凝后进入沉淀池内,通过斜管填料层将沉积物沉下,通过第一排污系统排出;上清水通过过水管进入膜过滤池内,膜组件通过产水反洗系统负压出水正压反洗工作,曝气系统给膜组件曝气清理膜组件过滤时的沉积物,通过第二排
污系统排出,本技术为饮用水提标设计,外形整体,占地节省,造价更低,模块化制作,现场一次组装拼接,省时省力,比传统土建水厂节约占地面积。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一体化净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沉淀池,2

膜过滤池,3

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4

膜过滤池控制间,5

进水口,6

第一加药絮凝池,7

第二加药絮凝池,8

第三加药絮凝池,9

斜管填料层,10

加药系统,11

第一排污系统,12

过水管,13

膜组件,14

曝气系统,15

第二排污系统,16

产水反洗系统,17

反洗水箱,18

出水管,19

杀菌系统,20

第一排污管道,21

第二排污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包括沉淀池1、絮凝池和膜过滤池2,絮凝池设置在沉淀池1的一侧并与沉淀池1连通,沉淀池1的另一侧与膜过滤池2之间连接有过水管12,沉淀池1与膜过滤池2通过过水管12连通,沉淀池1、絮凝池的下方设有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3,膜过滤池2的下方设有膜过滤池控制间4。
[0024]沉淀池1内设有斜管填料层9,斜管填料层9将沉淀池1分为上下两部分,絮凝池包括第一加药絮凝池6、第二加药絮凝池7和第三加药絮凝池8,第一加药絮凝池6的下方与第二加药絮凝池7连通,第二加药絮凝池7的上方与第三加药絮凝池8连通,第三加药絮凝池8的下方与沉淀池1连通,第一加药絮凝池6连接有进水口5。
[0025]沉淀池1下方的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3内设有第一排污系统11,沉淀池1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污管道20,第一排污管道20与第一排污系统11连接,絮凝池下方的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3内设有加药系统10,通过加药系统10往絮凝池内加药,絮凝池的下方通过第二排污管道21与第一排污系统11连通。
[0026]膜过滤池2内设有膜组件13,膜过滤池控制间4内设有曝气系统14、产水反洗系统
16和反洗水箱17,曝气系统14与膜组件13的一端连接,产水反洗系统16与膜组件13的另一端连接,产水反洗系统16与反洗水箱17连通,反洗水箱17连接出水管18,反洗水箱17设置在膜过滤池控制间4的一侧。
[0027]膜过滤池控制间4内还设有杀菌系统19和第二排污系统15,第二排污系统15连接膜过滤池2的底部。
[0028]沉淀池1和膜过滤池2在上为水处理设备,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3和膜过滤池控制间4在下为控制间,污水从进水口5进入絮凝池内,依次通过第一加药絮凝池6、第二加药絮凝池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絮凝池和膜过滤池(2),絮凝池设置在沉淀池(1)的一侧并与沉淀池(1)连通,沉淀池(1)的另一侧与膜过滤池(2)之间连接有过水管(12),沉淀池(1)、絮凝池的下方设有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3),膜过滤池(2)的下方设有膜过滤池控制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内设有斜管填料层(9),斜管填料层(9)将沉淀池(1)分为上下两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包括第一加药絮凝池(6)、第二加药絮凝池(7)和第三加药絮凝池(8),第一加药絮凝池(6)的下方与第二加药絮凝池(7)连通,第二加药絮凝池(7)的上方与第三加药絮凝池(8)连通,第三加药絮凝池(8)的下方与沉淀池(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絮凝池(6)连接有进水口(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下方的絮凝池、沉淀池控制间(3)内设有第一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伦海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山水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