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24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包括聚乙烯内管和PVC外管;所述聚乙烯内管内壁涂有纳米铜涂层,所述聚乙烯内管外壁一体成型有三角凸块,所述三角凸块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所述三角凸块均匀环绕于聚乙烯内管外壁;所述PVC外管内壁一体成型有三角凹槽,所述三角凹槽数量以及位置均与三角凸块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纳米铜涂层起到较好的抗菌效果,且利用PVC外管可对聚乙烯内管进行防护,能够有效防止聚乙烯内管受到挤压形变导致内部纳米铜涂层损坏脱落,且PVC外管与聚乙烯内管采用三角凸块和三角凹槽嵌入安装,因此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高的特点大大提高其整体抗压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


[0001]本技术涉及聚乙烯管
,具体为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

技术介绍

[0002]聚乙烯管材是聚乙烯材质的管材,又称PE管,聚乙烯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原态聚乙烯的外表呈乳白色,在微薄截面呈一定程度的半透明状,PE具有优良的耐大多数生活和工业用化学品的特性。
[0003]但是现有的聚乙烯管,专利技术人发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的聚乙烯管其内部往往无法具备抗菌功能,因此不利于饮用水的输送,同时整体强度较差,抗压性不足,影响使用寿命,亟需进行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包括聚乙烯内管和PVC外管;
[0006]所述聚乙烯内管内壁涂有纳米铜涂层,所述聚乙烯内管外壁一体成型有三角凸块,所述三角凸块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所述三角凸块均匀环绕于聚乙烯内管外壁;
[0007]所述PVC外管内壁一体成型有三角凹槽,所述三角凹槽数量以及位置均与三角凸块相互对应;
[0008]所述聚乙烯内管安装于PVC外管内侧,所述三角凸块插入于三角凹槽内。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纳米铜涂层起到较好的抗菌效果,且利用PVC外管可对聚乙烯内管进行防护,能够有效防止聚乙烯内管受到挤压形变导致内部纳米铜涂层损坏脱落,且PVC外管与聚乙烯内管连接处采用三角凸块和三角凹槽嵌入完成,因此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高的特点大大提高其整体抗压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0010]可选的,所述聚乙烯内管与PVC外管连接处形成有空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输送液体时的降噪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三角凸块与三角凹槽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三角凸块位于三角凹槽内的固定。
[0014]可选的,所述PVC外管表面涂有耐磨涂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大大提高PVC外管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纳米铜涂层可使得聚乙烯内管具备一定的抗菌效果,而通过PVC外管套置安装于聚乙烯内管外侧从而可对聚乙烯内管起到防护效果,能够提高聚乙烯内管的抗压能力,且通过三角凸块卡入三角凹槽内时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高的特性,从而提高PVC外管与聚乙烯内管连接处的强度,通过PVC外管提高管道自身强度的同时可对纳米铜涂层进行保护,能够避免遭受挤压时其纳米铜涂层脱落,延长使用寿命,而PVC外管仅做
防护管结构,不参与输送,因此采用更为经济的PVC管可大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的PVC外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聚乙烯内管;11、纳米铜涂层;12、三角凸块;2、PVC外管;21、耐磨涂层;22、三角凹槽;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包括聚乙烯内管1和PVC外管2;
[0023]聚乙烯内管1内壁涂有纳米铜涂层11,聚乙烯内管1外壁一体成型有三角凸块12,三角凸块12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三角凸块12均匀环绕于聚乙烯内管1外壁;
[0024]PVC外管2内壁一体成型有三角凹槽22,三角凹槽22数量以及位置均与三角凸块12相互对应;
[0025]聚乙烯内管1安装于PVC外管2内侧,三角凸块12插入于三角凹槽22内。
[0026]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纳米铜涂层11可使聚乙烯内管1具备抗菌效果,而通过PVC外管2可对聚乙烯内管1起到防护效果,能够大大提高聚乙烯内管1的抗压能力,且通过三角凸块12卡入三角凹槽22内时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高的特性,从而大大提高PVC外管2与聚乙烯内管1连接处的强度。
[0027]在有的技术方案中,聚乙烯内管1与PVC外管2连接处形成有空腔3;使用时,通过空腔3可起到一定的降噪效果。
[0028]在有的技术方案中,三角凸块12与三角凹槽22通过胶水固定连接;生产时,通过胶水即可将三角凸块12固定于三角凹槽22内,从而实现PVC外管2与聚乙烯内管1的固定连接。
[0029]在有的技术方案中,PVC外管2表面涂有耐磨涂层21;使用时,通过耐磨涂层21可提高PVC外管2的耐磨性,避免运输或安装时拖拽导致PVC外管2损坏。
[0030]使用时,通过纳米铜涂层11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增殖能力,从而抑杀微生物,使得聚乙烯内管1具备一定的抗菌效果,而通过PVC外管2套置安装于聚乙烯内管1外侧从而可对聚乙烯内管1起到防护效果,能够提高聚乙烯内管1的抗压能力,且通过三角凸块12卡入三角凹槽22内时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高的特性,从而大大提高PVC外管2与聚乙烯内管1连接处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纳米铜抗菌聚乙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乙烯内管(1)和PVC外管(2);所述聚乙烯内管(1)内壁涂有纳米铜涂层(11),所述聚乙烯内管(1)外壁一体成型有三角凸块(12),所述三角凸块(12)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所述三角凸块(12)均匀环绕于聚乙烯内管(1)外壁;所述PVC外管(2)内壁一体成型有三角凹槽(22),所述三角凹槽(22)数量以及位置均与三角凸块(12)相互对应;所述聚乙烯内管(1)安装于PVC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邹佳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