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101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包括水肥单元、水处理机构和若干苗床;水处理机构包括净化单元和沉淀单元;净化单元通过若干第一水泵与沉淀单元固接并连通;沉淀单元通过第二水泵与外部水源固接并连通;苗床包括床体,床体为顶面开口的盒体结构,床体内腔底面开设有若干水渠,床体内腔底面放置有若干盆栽;净化单元、沉淀单元分别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若干床体固接并连通;床体通过第一管道与净化单元固接并连通,水渠通过第二管道与沉淀单元固接并连通;第一管道上串联有若干第一电磁阀,第二管道上串联有若干第二电磁阀,水肥单元与第一管道固接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灌溉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维护、控制精确、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田灌溉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潮汐灌溉在农业发达国家较为普遍,随着我国农业向科技化、集约化、低碳化方向的发展,潮汐灌溉将成为未来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的主要浇灌方式。由于其具有灌溉均匀、有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植物生长、节水节肥、减少人工、低碳环保等特点,将成为农业种植、育苗等发展方向。地面潮汐灌溉适合于大叶片类花卉、苗木盆栽浇灌,传统的喷灌方式,叶片容易挡住水落入盆内,导致水通过叶片流到盆外,盆内基质却未浇入,达不到理想浇灌效果;如采用滴灌浇灌方式,因盆栽数量多,需要大量滴头,容易导致滴头堵塞,日常管理维护难度大。
[0003]现潮汐灌溉存在成本高、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低、可控性差等问题。由于潮汐灌溉存在灌溉面积大,一片灌溉区域达数百平方米,需在短时间内完成上百立方水的注入与排出,因此导致控制难,成本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自动浇灌,节约人力。通过水的回收、消毒、净化,做到零排放,使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100%。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灌溉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维护、控制精确、成本低。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包括控制器、水肥单元、水处理机构和若干苗床;所述水处理机构包括用于向所述苗床供水的净化单元和用于苗床的污水回流的沉淀单元;所述净化单元通过若干第一水泵与所述沉淀单元固接并连通;所述沉淀单元通过第二水泵与外部水源固接并连通;所述苗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为顶面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床体内腔底面开设有若干纵横垂直交错的水渠,所述床体内腔底面放置有若干盆栽;所述净化单元、所述沉淀单元分别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若干所述床体固接并连通;所述床体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净化单元固接并连通,所述水渠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沉淀单元固接并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串联有若干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管道上串联有若干第二电磁阀,所述水肥单元与所述第一管道固接并连通;所述水肥单元、所述净化单元、所述沉淀单元、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床体内腔底面还铺设有土工膜防水布,所述土工膜防水布顶面设置有塑料网格,所述盆栽放置于所述塑料网格的每一个放置腔内。
[0008]优选的,所述水肥单元包括若干水肥组件,所述水肥组件包括水肥箱,所述水肥箱的底端固接并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分别串联有电子流量计、第三电磁阀;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一管道固接并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腔侧壁分别固接有水位传感器、水质监测传感器、紫外消毒灯和增氧机,所述沉淀池内腔侧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子的浮力阀,所述沉淀池底面固接并连通有手动泄流组件,所述沉淀池顶端通过第二水泵与所述外部水源固接并连通,所述沉淀池底面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水渠固接并连通;所述水位传感器、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所述紫外消毒灯、所述增氧机和所述浮力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腔设置与所述沉淀池完全一致,所述净化池顶端通过若干第一水泵与所述沉淀池底端固接并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净化池底面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净化池顶面设置于高于地面5m处,所述沉淀池顶面与地面平齐,所述沉淀池的底面设置于低于地面2m处。
[0012]优选的,所述床体设置于地面上。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侧壁固接并连通有若干第一分支管,所述第一分支管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一一对应设置且相互串联;所述第二管道侧壁固接并连通有若干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二分支管与第二电磁阀一一对应设置且相互串联;所述第一分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床体侧壁顶端固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渠固接并连通。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地面防水、开沟处理形成防水苗床,净化池通过落差设置,实现了水流的无动力导入,做到节约能耗。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水肥单元,实现自动化管理。通过回收、净化、消毒,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在第一管道侧接入水肥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施肥一体,并通过各个监测传感器,达到管理精度,确保管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水肥单元和水处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苗床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床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塑料网格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第一水泵;2、第二水泵;3、床体;4、水渠;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第一分支管;10、第二分支管;11、土工膜防水布;12、塑料网格;13、放置腔;14、水肥箱;15、电子流量计;16、第三电磁阀;17、出水管;18、沉淀池;19、水位传感器;20、水质监测传感器;21、紫外消毒灯;22、增氧机;23、浮力阀;24、手动泄流组件;25、净化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由图1

4所示的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包括水肥单元、水处理机构和若干苗床;水处理机构包括用于向苗床供水的净化单元和用于苗床的污水回流的沉淀单元;净化单元通过若干第一水泵1与沉淀单元固接并连通;沉淀单元通过第二水泵2与外部水源固接并连通;苗床包括床体3,床体3设置于地面上,床体3为顶面开口的盒体结构,床体3内腔底面开设有若干纵横垂直交错的水渠4,床体3内腔底面放置有若干盆栽;净化单元、沉淀单元分别通过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与若干床体3固接并连通;床体3通过第一管道5与净化单元固接并连通,水渠4通过第二管道6与沉淀单元固接并连通;第一管道5上串联有若干第一电磁阀7,第二管道6上串联有若干第二电磁阀8,水肥单元与第一管道5固接并连通;水肥单元、净化单元、沉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水肥单元、水处理机构和若干苗床;所述水处理机构包括用于向所述苗床供水的净化单元和用于苗床的污水回流的沉淀单元;所述净化单元通过若干第一水泵(1)与所述沉淀单元固接并连通;所述沉淀单元通过第二水泵(2)与外部水源固接并连通;所述苗床包括床体(3),所述床体(3)为顶面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床体(3)内腔底面开设有若干纵横垂直交错的水渠(4),所述床体(3)内腔底面放置有若干盆栽;所述净化单元、所述沉淀单元分别通过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与若干所述床体(3)固接并连通;所述床体(3)通过所述第一管道(5)与所述净化单元固接并连通,所述水渠(4)通过所述第二管道(6)与所述沉淀单元固接并连通;所述第一管道(5)上串联有若干第一电磁阀(7),所述第二管道(6)上串联有若干第二电磁阀(8),所述水肥单元与所述第一管道(5)固接并连通;所述水肥单元、所述净化单元、所述沉淀单元、所述第一电磁阀(7)、所述第二电磁阀(8)、所述第一水泵(1)、所述第二水泵(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3)内腔底面还铺设有土工膜防水布(11),所述土工膜防水布(11)顶面设置有塑料网格(12),所述盆栽放置于所述塑料网格(12)的每一个放置腔(1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单元包括若干水肥组件,所述水肥组件包括水肥箱(14),所述水肥箱(14)的底端固接并连通有出水管(17),所述出水管(17)上分别串联有电子流量计(15)、第三电磁阀(16);所述出水管(17)与所述第一管道(5)固接并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潮汐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陈亚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草木集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