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83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絮凝剂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测量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基于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预测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涂料的絮凝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可定量的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能够快速横向对比新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牌涂料的漆雾漆渣上浮性能,对施工现场的漆雾絮凝剂精准选用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絮凝剂评价
,具体涉及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机械领域大多采用漆雾絮凝剂进行过喷漆的污水处理,使污水中的漆渣上浮并打捞。但由于工程机械使用的油漆种类、品牌复杂,同型号漆雾絮凝剂在不同生产线的使用效果存在差异,造成技术人员对漆雾絮凝剂的选型困难,不适用的漆雾絮凝剂造成喷漆循环水设备的寿命降低、日常维护成本增加。
[0003]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内对漆雾絮凝剂的选型主要依靠生产线批量适用的方式进行,原料用量大且过程繁琐。实际使用时,因为成本或者物流等各个原因,经常需要更换漆雾絮凝剂。当需要更换新的漆雾絮凝剂时,对于油漆种类众多的大型企业来说,新漆雾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未知,若每个油漆均需试验一次,过程繁琐且会造成大量的浪费。
[0004]专利CN202110821709.8提供了一种漆雾凝聚剂的性能测试方法,主要通过漆渣含水率、絮凝效果、凝聚效果评价漆雾絮凝剂絮凝效果,此方法的缺点在于:1)该方法步骤多,操作复杂,漆雾絮凝剂与漆雾反应后会有部分残留在漆渣中,造成漆渣重量的变化导致测量过程中误差大;2)该方法需较长的测试时长,不适用于现场快速判断漆雾絮凝剂使用效果,以确定漆雾絮凝剂添加频次;3)该方法仍需对每个油漆试验一次,过程繁琐。
[0005]针对上述问题,亟需开发一种简单、易于实现的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能够快速的评价除新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油漆的絮凝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能够快速地得到新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油漆的絮凝效果数据。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包括,
[0009]S1:测量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
[0010]S2:基于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预测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涂料的絮凝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测量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包括,
[0012]S11:在多个容器中加入水,在每个容器中加入漆雾絮凝剂A剂,混合均匀;
[0013]S12:将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分别加入步骤S11中所述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在每个容器中加入漆雾絮凝剂B剂并混合均匀;
[0014]S13:将步骤S12中所述容器静置后打捞容器内的上浮漆渣,通过每个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透明度评价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标准涂料包括水性涂料和有机溶剂型涂料;所述有机溶剂型涂料包括无溶剂涂料、溶剂型涂料一和溶剂型涂料二。
[0016]优选的,所述溶剂型涂料二的主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45

55份,醋酸丁酯10

30份,助剂0.5

5份,颜填料0.5

5份;主漆、固化剂、稀释剂的质量比为5:1:0.1。
[0017]优选的,所述溶剂型涂料一的主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60

70份,醋酸丁酯10

30份,助剂0.5

4份,颜填料0.5

5份;主漆、固化剂、稀释剂的质量比为7:1:0.1。
[0018]优选的,所述水性涂料的主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60

80份,水10

30份,助剂2

5份,颜填料0.5

5份,主漆、固化剂、稀释剂的质量比为6:1:0.2。
[0019]优选的,所述无溶剂涂料的主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天门冬氨酸树酯60

80份,助剂0.5

5份,颜填料0.5

5份,主漆、固化剂、稀释剂的质量比为4:1:0.05。
[0020]优选的,所述透明度采用光学参数表征。
[0021]优选的,所述光学参数为透射比,当透射比≥90%时,判定待测漆雾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合格。
[0022]优选的,所述容器为无色透明广口玻璃瓶,瓶壁厚度为1

2mm。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可定量的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能够快速横向对比新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牌涂料的漆雾漆渣上浮性能,对施工现场的漆雾絮凝剂精准选用具有指导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包括,
[0027]S1:在多个容器中加入水,将水pH值调节至7

9,在每个容器中加入漆雾絮凝剂A剂,混合均匀;
[0028]S2:将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分别加入上述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在每个容器中加入漆雾絮凝剂B剂,并混合均匀;
[0029]S3:将容器静置,待漆渣上浮后打捞出上浮漆渣,通过每个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透明度评价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
[0030]S4:基于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得到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涂料的预测絮凝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将涂料按类型进行划分,对每个类型的涂料建立标准涂料,通过考察漆雾絮凝剂对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预测出该漆雾絮凝剂对该类型其他涂料的絮凝效果,能够快速得到新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牌涂料的漆雾漆渣上浮性能,对施工现场的漆雾絮凝剂精准选用具有指导意义。事实上,同一类型的涂料所用成膜树脂种类及溶剂比较相近,通过待测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涂料的预测絮凝效果。对于油漆种类众多的大型企业来说,验证新漆雾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不必再对每个油漆试验一次,仅需试验有数的几个标准涂料即可。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标准涂料包括水性涂料和有机溶剂型涂料;有机溶剂型涂料按有机溶剂含量由少到多分为无溶剂涂料、溶剂型涂料一和溶剂型涂料二。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溶剂型涂料二对应传统溶剂型涂料,主漆包括以下重
量份的组分:聚氨酯45

55份,醋酸丁酯10

30份,助剂0.5

5份,颜填料0.5

5份;主漆、固化剂、稀释剂的质量比为5:1:0.1。聚氨酯优选数均分子量10000

20000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固化剂选异氰酸酯。助剂和颜填料采用传统溶剂型涂料常规助剂和颜填料即可,这二者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较小,因此本申请不做限制。聚氨酯和醋酸丁酯是传统溶剂型涂料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测量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S2:基于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预测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涂料的絮凝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包括,S11:在多个容器中加入水,在每个容器中加入漆雾絮凝剂A剂,混合均匀;S12:将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分别加入步骤S11中所述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在每个容器中加入漆雾絮凝剂B剂并混合均匀;S13:将步骤S12中所述容器静置后打捞容器内的上浮漆渣,通过每个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透明度评价漆雾絮凝剂对不同类型的标准涂料的絮凝效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涂料包括水性涂料和有机溶剂型涂料;所述有机溶剂型涂料包括无溶剂涂料、溶剂型涂料一和溶剂型涂料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型涂料二的主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45

55份,醋酸丁酯10

30份,助剂0.5

5份,颜填料0.5

5份;主漆、固化剂、稀释剂的质量比为5:1:0.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漆雾絮凝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型涂料一的主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冰闫然罗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