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反应沉淀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048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反应沉淀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先与含大量活性污泥的硝化液发生反硝化反应去除硝态氮,后进入好氧反应区,在好氧硝化环境下被异氧好氧菌氧化,最后进入快速沉淀反应器,在该区域进行泥水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空间布置上打破了传统工艺,采用合建方式有机结合在同一个反应系统,整体占地面积大大减小。(2)独特的池体结构,系统除碳与脱氮去除效率高,实现低动力循环,减少运行费用。(3)快速沉淀反应器以不锈钢结构为主体,可模块化设计和预制生产,直接将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即可,施工简单,可异地搬迁再利用,环保又经济,降低投资成本。投资成本。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反应沉淀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反应沉淀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污水排量激增,同时随着环境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现有的污水厂大多面临扩容升级的问题,部分地区还需要新建污水处理厂。但我国土地资源愈加紧张,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很难有足够的土地用于污水厂扩容扩建和新建。为节省占地面积,有的污水厂采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形式,但建设难度大,建设周期更长、投资成本高;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集成式设计建设,即将各建筑物(包括设备间、操作间、控制间、办公区、卸料储料区)等在平面横向布局和竖向布局上进行集成设计,如将设备间、操作间设计在主要构筑物(污水处理单元,如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的上方空间,可以减少一定的占地,但由于对各功能单元安全距离等要求,可减少占地的程度有限。
[0003]活性污泥法水处理技术是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基于活性污泥法水处理技术的成熟污水处理工艺有A/O工艺、A2O工艺、多级A/O工艺、氧化沟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CASS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等。这些污水处理工艺需要多个功能单元串联,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大(占地一般在0.4~1.6m2/(m3·
d)),建设周期长(6~18个月)。
[0004]以目前污水处理常用的A/O工艺为例,如图1所示,A/O(Anaerobic Oxic)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创的工艺流程,其将反硝化反应池放置在系统之首,故又称为前置缺氧反硝化脱氮系统,这是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脱氮工艺。
[0005]其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进水——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出水。A/O工艺将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分开建设,即反硝化、硝化与BOD去除、泥水分离在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原水与回流的污泥、硝化液首先进入缺氧池,在此污泥中反硝化菌利用剩余的有机物和回流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氮;脱氮反应后,进入好氧池,在此污泥中硝化菌进行硝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同时剩余的有机物也在此被好氧菌氧化,污水经生化池处理后沿出水管输送至配水井,再经二沉池(常采用辐流式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后出水排放或根据出水要求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0006]系统内设置内循环系统,向前置的反硝化池回流反硝化液是AO工艺的主要特征,此外,该工艺流程比较简单,装置少,直接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无需外加碳源,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均较低。
[0007]由此可见传统A/O工艺有下列缺陷:
[0008]1.该工艺单位处理水量所用的占地面积较大,具体原因为:
[0009](1)考虑到厂区道路、设施规划,处理构筑物之间需保留一定间距单独建设,位置分布不集中,结构不紧凑;
[0010](2)辐流式二沉池由于其结构特点相对于其他沉淀池占地面积较大。
[0011]2.施工工程量较大,工程建设投资较高,具体原因为:
[0012](1)各处理构筑物分开单独建设,土建施工所消耗人力、材料、机械成本较多;
[0013](2)构筑物之间连接管道较长,连接设施较多,水头损失较大,整体池底埋深较深。
[0014]3.水头损失较大,运行能耗较高,具体原因为:
[0015](1)混合液需通过潜污泵及管道输送较长距离至缺氧区,产生较大的水头损失,混合液回流泵管道损失大,设备能耗较高;
[0016](2)构筑物分布不紧凑,污泥回流管道较长,水头损失与管道损失大,水泵扬程高,设备能耗较高。
[0017]在污水厂站建设中,实际上对占地面积影响最大的还是主要构筑物,其占地面积占总建构筑物面积的65%~80%,因此,如何使占地面积更小、水头损失更小、水池有效处理容积更高以及更加便于运行管理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反应沉淀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同时,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耦合沉淀分离过程,使活性污泥被截留在反应器内,使反应器内微生物保持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实现对污染物的充分生物降解,该工艺流程比较简单,装置少,直接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无需外加碳源,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均较低。
[00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快速反应沉淀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设置于池体内的墙体,所述墙体将所述池体分隔成缺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所述缺氧反应区连接有进水管,经预处理的污水可通过进水管进入缺氧反应区;所述墙体上设置有穿墙泵,穿墙泵可将快速沉淀反应器截留的含大量活性污泥的硝化液经穿墙泵送至缺氧反应区,污水可与含大量活性污泥的硝化液发生反硝化反应去除硝态氮,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并且兼具水解反应可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所述缺氧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通过开设于所述墙体底部的进水口连通,缺氧反应区的混合液充分反应后可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好氧反应区;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快速沉淀反应器,所述快速沉淀反应器顶部高于所述池体的池面,所述快速沉淀反应器内侧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快速沉淀反应器外部设置有通水口,所述通水口与所述过流通道相连,系统中经过硝化、反硝化、氧化等反应后的泥水混合液由通过过流通道进入快速沉淀反应器内部进行泥水分离。
[0020]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反应区设置微孔曝气器,所述微孔曝气器固定在设置于所述池体底部的支架上,所述池体外部设置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微孔曝气器的管道连接,风机吹出的压缩空气通过管道输送,以微小气泡形式通过微孔曝气器充入污泥混合液提供溶解氧,创造好氧硝化环境,此时,异氧好氧菌利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水和无机物,去除水中BOD;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利用氨氮作为电子供体,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并为加快污水在装置内循环流动提供动力。
[0021]进一步地,所述快速沉淀反应器上部设置有水堰槽,所述水堰槽连接集水管,快速沉淀反应器内部进入泥水混合液后因重力因素进行泥水分离,快速沉淀反应器上方澄清出水经出水堰槽收集后汇入各反应器相连的集水管排出。
[0022]进一步地,所述快速沉淀反应器底部为V型结构,故快速沉淀反应器底部利于集
泥;所述快速沉淀反应器底部设置三相分离器,该三相分离器兼具集气罩的功能,可防止气体进入反应器内部形成扰动,影响泥水分离,所述快速沉淀反应器内部从上至下分为三个区,分别为澄清区、泥水分离区、集泥区。
[0023]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上方设置推流器,污水可在推流器作用下与穿墙泵回流的含大量活性污泥的硝化液充分混合发生反硝化反应去除硝态氮,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同时发生水解反应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作用。
[0024]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反应区外部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反应沉淀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1)、设置于池体(1)内的墙体(13),所述墙体(13)将所述池体(1)分隔成缺氧反应区(2)和好氧反应区(3),所述缺氧反应区(2)连接有进水管(4),所述墙体(13)上设置有穿墙泵(5),所述缺氧反应区(2)与所述好氧反应区(3)通过开设于所述墙体(13)底部的进水口(6)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区(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快速沉淀反应器(7),所述快速沉淀反应器(7)内侧设置有过流通道(704),所述快速沉淀反应器(7)外部设置有通水口(703),所述通水口(703)与所述过流通道(70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反应沉淀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区(3)设置微孔曝气器(9),所述微孔曝气器(9)固定在设置于所述池体(1)底部的支架上,所述池体(1)外部设置风机(10),所述风机(10)与所述微孔曝气器(9)的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反应沉淀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聪温巍灵张信武廖志军刘广停彭东豪凌宇翔曾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