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位面沾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24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饰配件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位面沾油装置,包括基座以及用于夹持配件的机器人,基座上设有第一油墨槽位、第二油墨槽位、第三油墨槽位以及油墨收集孔,第一油墨槽位与第二油墨槽位相连通,第二油墨槽位与第三油墨槽位相连通,第三油墨槽位与油墨收集孔相连通,油墨收集孔外接有油墨容器,油墨容器与第一油墨槽位相连通。工作前,油墨循环流动在第一油墨槽位、第二油墨槽位、第三油墨槽位内,工作时,机器人夹持配件根据支脚位置放入至槽位内沾油墨,沾油墨完成后取出,再进行电镀。相比现有技术而言,通过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具有更可靠的稳定性、沾油墨均匀、产品良率高、工作效率高且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人体伤害的优点。体伤害的优点。体伤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位面沾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饰配件加工
,特指一种多位面沾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饰配件加工行业中,配件从注塑机出来后,需要对配件表面电镀,使得配件具有漂亮的外观面,因配件是通过其支脚安装在车体上,因此,配件的支脚需要先沾油墨达到绝缘,不能直接电镀。
[0003]目前,生产工序中,都是采用将配件的支脚由人工完成沾油墨工序,工作时,人工拿着配件去油缸里对支脚进行沾油墨。这样的沾油墨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 人工沾油墨不稳定,如沁润时间不相同造成沾油墨不匀,又如人工疲劳增强造成手抖油墨飞出;2)长时间工作下,人工容易出现疲劳失误,造成产品不良率高;3) 油墨有毒性,对操作人员的身体有害;4)不能同时对多个支脚进行同时沾油墨,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方案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位面沾油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方案的不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多位面沾油装置,包括基座以及用于夹持配件的机器人,基座上设有第一油墨槽位、第二油墨槽位、第三油墨槽位以及油墨收集孔,第一油墨槽位与第二油墨槽位相连通,第二油墨槽位与第三油墨槽位相连通,第三油墨槽位与油墨收集孔相连通,油墨收集孔外接有油墨容器,油墨容器与第一油墨槽位相连通。
[0007]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油墨槽位位于基座的高位面,第二油墨槽位位于基座的中位面,第三油墨槽位与油墨收集孔位于基座的低位面。
[0008]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油墨槽位通过第一导通槽与第二油墨槽位相连通,第二油墨槽位通过第二导通槽与第三油墨槽位相连通,第三油墨槽位通过第三导通槽与油墨收集孔相连通。
[0009]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基座上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油墨槽位、第二油墨槽位以及第三油墨槽位。
[0010]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油墨容器通过抽油装置与第一油墨槽位相连通。
[0011]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在设备上的安装孔。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工作前,油墨循环流动在第一油墨槽位、第二油墨槽位、第三油墨槽位内,工作时,机器人夹持配件根据支脚位置放入至槽位内沾油墨,沾油墨完成后取出,再进行电镀。相比现有技术而言,通过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具有更可靠的稳定性、沾油墨均匀、产品良率高、工作效率高且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人体伤害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基座示意图。
[0015]1、基座;11、第一油墨槽位;12、第二油墨槽位;13、第三油墨槽位;21、第一导通槽;22、第二导通槽;23、第三导通槽;31、油墨收集孔;4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多位面沾油装置,包括基座1以及用于夹持配件的机器人,基座1上设有第一油墨槽位11、第二油墨槽位12、第三油墨槽位13以及油墨收集孔31,第一油墨槽位11与第二油墨槽位12相连通,第二油墨槽位12与第三油墨槽位13相连通,第三油墨槽位13与油墨收集孔31相连通,油墨收集孔31外接有油墨容器,油墨容器与第一油墨槽位11相连通。以上构成本技术基本结构。
[0018]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其工作原理:工作前,油墨循环流动在第一油墨槽位11、第二油墨槽位12、第三油墨槽位13内,工作时,机器人夹持配件根据支脚位置放入至槽位内沾油墨,沾油墨完成后取出,再进行电镀。相比现有技术而言,通过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具有更可靠的稳定性、沾油墨均匀、产品良率高、工作效率高且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人体伤害的优点。
[0019]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产品的支脚进行仿形制作油墨槽位的形状、深度、长度等,保证产品支脚都能均匀沾到油墨。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座1上设计多个油墨槽位,可同时对多个支脚进行作业,工作效率更高。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墨槽位11位于基座1的高位面,第二油墨槽位 12位于基座1的中位面,第三油墨槽位13与油墨收集孔31位于基座1的低位面。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将第一油墨槽位11、第二油墨槽位12、第三油墨槽位13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高、中、低位面,便于油墨循环流动,使得多个支脚沾油墨作业时不会相互影响,又可以同时作业。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墨槽位11通过第一导通槽21与第二油墨槽位 12相连通,第二油墨槽位12通过第二导通槽22与第三油墨槽位13相连通,第三油墨槽位13通过第三导通槽23与油墨收集孔31相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第一油墨槽位11、第二油墨槽位12、第三油墨槽位13以及油墨收集孔 31之间相连通。
[0023]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油墨槽位的位置、形状、深度、长度、宽度等合理计算油墨槽位的体积,再根据油墨的浓度设计槽径的位置以及进液出液口的大小,进而调节油墨的流量,使每个油墨槽位内的油墨液面高度稳定,足够保证支脚沾油墨,又不会外溢。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油墨槽位11、第二油墨槽位12以及第三油墨槽位13。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同时多个支脚进行同时沾油墨,工作效率高。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墨容器通过抽油装置与第一油墨槽位11相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油墨容器内的油墨在第一油墨槽位11、第二油墨槽位12、第三油墨槽位13以及油墨收集孔31之间循环流动。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于安装在设备上的安装孔41。采用这样的结构
设置,将基座1通过安装孔41安装在设备上固定。
[002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位面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以及用于夹持配件的机器人,所述基座(1)上设有第一油墨槽位(11)、第二油墨槽位(12)、第三油墨槽位(13)以及油墨收集孔(31),所述第一油墨槽位(11)与第二油墨槽位(12)相连通,所述第二油墨槽位(12)与第三油墨槽位(13)相连通,所述第三油墨槽位(13)与油墨收集孔(31)相连通,所述油墨收集孔(31)外接有油墨容器,所述油墨容器与第一油墨槽位(1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位面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墨槽位(11)位于基座(1)的高位面,所述第二油墨槽位(12)位于基座(1)的中位面,所述第三油墨槽位(13)与油墨收集孔(31)位于基座(1)的低位面。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润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