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22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气动外形面复合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气动外形面复合盖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工装织物层、第二工装织物层、第三工装织物层和第四工装织物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帽形长桁加筋共固化壁板的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可保证帽形长桁加筋共固化壁板气动外形面表面质量良好。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可多次重复使用,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好,可有效降低辅助材料成本。可有效降低辅助材料成本。可有效降低辅助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长桁加筋共固化壁板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外形面复合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其较高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耐疲劳、阻尼减震性好、可设计性强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复合材料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逐渐递增,重量百分比从A300为4.5%增加到A350的53%,从B777的10%增加到B787的50%。由于加筋结构有较好的抗扭转、抗弯曲刚性帽的机构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HEXCEL的碳纤维增强的M21环氧树脂单向带预浸料可以作为长桁和蒙皮的本体材料。另外蒙皮上可能有多根长桁,而且蒙皮一般比长桁更宽更长,用于与其他零件装配,因此长桁长度方向上边缘有蒙皮。
[0003]现有的气动外形面上并没有使用盖板,如果气动外形面不使用硬质盖板,则固化后的产品气动外形面长桁帽底区域会出现凹坑、蒙皮表面质量差、厚度不合格等问题(如图2)。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工装织物层、第二工装织物层、第三工装织物层和第四工装织物层;所述第一工装织物层中树脂的含量为45%~50%;所述第二工装织物层中树脂的含量为35%~40%;所述第三工装织物层中树脂的含量为35%~40%;所述第四工装织物层中树脂的含量为45%~50%。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工装织物层的铺层角度为0
°
、+90
°


90
°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工装织物层的厚度为0.2mm~0.3mm。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工装织物层的铺层角度为+45
°


45
°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工装织物层的厚度为0.6mm~0.7mm。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工装织物层的铺层角度为+45
°


45
°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工装织物层的厚度为0.6mm~0.7mm。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工装织物层的铺层角度为0
°
、+90
°


90
°
.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工装织物层的厚度为0.2mm~0.3mm。
[0014]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将盖板成型工装进行刷涂脱模剂,待脱模剂完全干燥后在所述盖板成型工装表面铺贴一层第一工装织物预浸料,铺贴完成后进行预压实,获得第一预压实工装织物;
[0016]S2:在步骤S1提供的第一预压实工装织物上铺贴第二工装织物预浸料,铺贴完成
后进行预压实,获得第二预压实工装织物;
[0017]S3:在步骤S2提供的第二预压实工装织物上铺贴第三工装织物预浸料,铺贴完成后进行预压实,获得第三预压实工装织物;
[0018]S4:在步骤S3提供的第三预压实工装织物上铺贴第四工装织物预浸料,铺贴完成后进行预压实,获得第四预压实工装织物;
[0019]S5:将各层预压实工装织物置入真空袋中封制;
[0020]S6:先进行预固化,预固化结束后拆袋、脱模,再进行后固化后获得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预压实过程中,压实时间不低于15min,压实真空度低于

80KPa。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第一工装织物预浸料中树脂的含量为45%~50%。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第一工装织物预浸料的铺层角度为0
°
、+90
°


90
°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预压实过程中,压实时间不低于15min,压实真空度低于

80KPa。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第二工装织物预浸料中树脂的含量为35%~40%。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第二工装织物预浸料的铺层角度为+45
°


45
°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预压实过程中,压实时间不低于15min,压实真空度低于

80KPa。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第三工装织物预浸料中树脂的含量为35%~40%。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第三工装织物预浸料的铺层角度为+45
°


45
°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预压实过程中,压实时间不低于15min,压实真空度低于

80KPa。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所述第四工装织物预浸料中树脂的含量为45%~50%。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所述第四工装织物预浸料的铺层角度为0
°
、+90
°


90
°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6中,预固化压力是0.4Mpa~0.7Mpa,固化过程中全程抽真空,以0.5℃/min~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60℃~63℃,保温16~17个小时。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后固化过程无压力、无真空;以1℃/min~2℃/min升温至60℃~63℃,再以0.3~0.5℃/min升温至200℃~203℃保温15min~20min,以1℃/min

2℃/min降温至190℃,保温8小时,再以不超过3.0℃/min降温至室温,固化结束。
[0035]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在长桁加筋共固化壁板制备中的用途。
[0036]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长桁加筋共固化壁板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7]1)将内芯模与柔性橡胶芯模组装后获得内芯模与柔性橡胶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工装织物层、第二工装织物层、第三工装织物层和第四工装织物层;所述第一工装织物层中树脂的含量为45%~50%;所述第二工装织物层中树脂的含量为35%~40%;所述第三工装织物层中树脂的含量为35%~40%;所述第四工装织物层中树脂的含量为45%~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织物层的铺层角度为0
°
、+90
°


90
°
;和/或,所述第一工装织物层的厚度为0.2mm~0.3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织物层的铺层角度为+45
°


45
°
;和/或,所述第二工装织物层的厚度为0.6mm~0.7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装织物层的铺层角度为+45
°


45
°
;和/或,所述第三工装织物层的厚度为0.6mm~0.7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工装织物层的铺层角度为0
°
、+90
°


90
°
;和/或,所述第四工装织物层的厚度为0.2mm~0.3mm。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盖板成型工装进行刷涂脱模剂,待脱模剂完全干燥后在所述盖板成型工装表面铺贴一层第一工装织物预浸料,铺贴完成后进行预压实,获得第一预压实工装织物;S2:在步骤S1提供的第一预压实工装织物上铺贴第二工装织物预浸料,铺贴完成后进行预压实,获得第二预压实工装织物;S3:在步骤S2提供的第二预压实工装织物上铺贴第三工装织物预浸料,铺贴完成后进行预压实,获得第三预压实工装织物;S4:在步骤S3提供的第三预压实工装织物上铺贴第四工装织物预浸料,铺贴完成后进行预压实,获得第四预压实工装织物;S5:将各层预压实工装织物置入真空袋中封制;S6:先进行预固化,预固化结束后拆袋、脱模,再进行后固化后获得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外形面复材盖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预压实过程中,压实时间不低于15min,压实真空度低于

80KPa;和/或,步骤S1中,所述第一工装织物预浸料中树脂的含量为45%~50%;和/或,步骤S1中,所述第一工装织物预浸料的铺层角度为0
°
、+90
°


90
°
;和/或,步骤S2中,预压实过程中,压实时间不低于15min,压实真空度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倩叶亮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上海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