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循环的环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019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环境控制领域的一种空气压缩循环的环控系统,包括舱外新风通过进风口进入,进风口处安装有进风关闭机,进风关闭机与风道切换机构连接,舱外新风输入到压气机的进口;压气机的出口依次与散热装置的进口、回热器的热路、膨胀机的进口连接,膨胀机的出口连接分水器后送风进入座舱内;回热器的冷路输入有舱内回风,出口连接到压气机的进口;舱内回风还输入到引射器的进口,压气机的出口与引射器的进口连接,引射器的出口送风到座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各个功能单元之间空气流路、接口进行集成优化,并采用统一气源,减少了零部件,采用空气压缩制冷从原理上避免了制冷工质泄漏对系统功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的可靠性。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压缩循环的环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控制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气压缩循环的环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军用车辆乘载员舱室内环境因素是影响承载员战斗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军用车辆乘载员舱一般空间狭小,环境恶劣,舱室内部环境很难达到人员生理所需要的条件,严重影响人员的作业效率和生命健康安全,所以乘载员舱内的环境控制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研制的军用车辆还没有一体化的环境控制系统,乘载员舱一般设计有通风排气装置、三防装置,另外部分车辆配备有空调机组、制氧机组。空调机组采用制冷剂蒸发循环,如有制冷剂泄漏会造无法使用;各个设备有独立的控制系统,独立的接口,相互关联度不高,集成度低,导致系统接口复杂,体积大,效率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循环的环控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空气压缩循环的环控系统,舱外新风通过进风口进入,进风口处安装有进风关闭机,所述进风关闭机与风道切换机构连接,舱外新风通过风道切换机构选择切换的风道输入到压气机的进口;压气机的出口依次与散热装置的进口、回热器的热路、膨胀机的进口连接,所述膨胀机的出口连接分水器后送风进入座舱内,形成制冷循环;所述回热器的冷路输入有舱内回风,出口连接到所述压气机的进口;舱内回风还输入到引射器的进口,所述压气机的出口与引射器的进口连接,引射器的出口送风到座舱内,形成制热循环;所述压气机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一电动三通阀,通过第一电动三通阀实现制热循环与制冷循环的切换。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及压气机的出口均通过第二电动三通阀与制氧机的进口连接,所述制氧机排出的废气汇入到排风道排入到舱外,制造的氧气通过制氧管路排入到座舱内。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氧机制造的氧气还通过制氧管路输送到供氧终端。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与进风关闭机之间设置有除尘器。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气机与电机、膨胀机构成电机组件,压气机与膨胀机通过电机带动运转。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切换机构通过常规通风风道与过滤吸收器的出口连接,还通过特殊通风风道与过滤吸收器的进口连接;所述过滤吸收器的出口与压气机的进口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吸收器的出口与压气机的进口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军用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的现状,对各个功能单元之间空气流路、接口进行集成优化,并采用统一气源,减少了零部件,采用空气压缩制冷从原理上避免了制冷工质泄漏对系统功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图。
[0014]图中:1

除尘器;2

进风关闭机;3

风道切换机构;4

过滤吸收器;5

流量调节阀;6

压气机;7

电机;8

膨胀机;9

分水器;10

第一电动三通阀;11

散热装置;12

第二电动三通阀;13

手动闸阀;14

制氧机;15

排风关闭机;16

舱压调节装置;17

回热器;18

调节风机;19

单向阀;20

引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参见图1,一种空气压缩循环的环控系统,舱外新风通过进风口进入,进风口处安装有进风关闭机2,进风口与进风关闭机2之间设置有除尘器1,除尘器1配置为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分离,从而使洁净的空气进入舱内,分离出的灰尘通过除尘器中的除尘风机排出到舱外。
[0017]进风关闭机2与风道切换机构3连接,风道切换机构3通过常规通风风道与过滤吸收器4的出口连接,还通过特殊通风风道与过滤吸收器4的进口连接;过滤吸收器4的出口与压气机6的进口连接。
[0018]舱外新风通过风道切换机构3选择切换的风道输入到压气机6的进口。风道切换机构3用于实现核生化防护通风以及常规通风的切换功能。当采用核生化防护功能时,常规通风风道关闭,风道切换机构3切换到特殊通风风道,舱外空气经除尘后通过过滤吸收器3滤毒处理,然后进入舱内。当非核生化防护时,特殊通风风道关闭,舱外空气经除尘处理后通过常规通风风道进入舱内。
[0019]具体地,在采用核生化防护功能时,如果处于核爆炸(辐射高报警)时,进风关闭机2迅速关闭,动作时间不大于0.15s,同时风道切换结构3切换至特殊通风风道。40s~50s后,进风关闭机2打开,舱外新风通过除尘器过滤放射性灰尘后,经过风道切换结构3进入过滤吸收器4,通过过滤吸收器4滤毒,将洁净空气利用送至舱内。
[0020]如果经过核辐射毒剂污染区时(辐射低报警、毒剂报警),则进风关闭机2 不进行关闭,舱外新风通过除尘器过滤放射性灰尘后,经过风道切换结构3进入过滤吸收器4,通过过滤吸收器4滤毒,将洁净空气利用送至舱内。
[0021]过滤吸收器4的出口与压气机6的进口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5。当进入舱内的新风大于舱体泄漏到舱外的气体量时,可在舱内形成超压。核生化防护时,通过将滤毒后的空气送至舱内,形成不小于300Pa的超压,可防止舱外污染空气渗透进入舱内,达到集体防护的目的。非核生化防护时,可通过在舱内形成不小于100Pa的超压,形成微正压舱
室。增压的气压值通过舱压调节装置控制。
[0022]环控系统可以实现温湿度的调节,具体包括制冷循环、制热循环以及制氧。
[0023]制冷:
[0024]压气机6的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散热装置11的进口、回热器17的热路、膨胀机8的进口连接,膨胀机8的出口连接分水器9后送风进入座舱内,形成制冷循环;回热器17的冷路输入有舱内回风,出口连接到压气机6的进口。
[0025]在制冷循环中,压气机6进口处的气体由舱外新风和舱内回风两部分组成:舱外新风经过除尘和滤毒(三防时),舱内回风经过回热器17,两者汇合在一起供入压气机6。压气机6在电机7带动下旋转,将混合空气升压升温,经散热装置 11降至常温(散热装置11包括散热器与散热风机,散热器由散热风机抽吸舱外空气将热量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循环的环控系统,舱外新风通过进风口进入,其特征在于,进风口处安装有进风关闭机(2),所述进风关闭机(2)与风道切换机构(3)连接,舱外新风通过风道切换机构(3)选择切换的风道输入到压气机(6)的进口;所述风道切换机构(3)通过常规通风风道与过滤吸收器(4)的出口连接,还通过特殊通风风道与过滤吸收器(4)的进口连接;所述过滤吸收器(4)的出口与压气机(6)的进口连接;所述过滤吸收器(4)的出口与压气机(6)的进口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5);压气机(6)的出口依次与散热装置(11)的进口、回热器(17)的热路、膨胀机(8)的进口连接,所述膨胀机(8)的出口连接分水器(9)后送风进入座舱内,形成制冷循环;所述回热器(17)的冷路输入有舱内回风,出口连接到所述压气机(6)的进口;舱内回风还输入到引射器(20)的进口,所述压气机(6)的出口与引射器(20)的进口连接,引射器(20)的出口送风到座舱内,形成制热循环;所述压气机(6)的出口处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帅张红严世宝张中义殷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