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训练假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态仿真实弹训练假人。包括支撑组件、联动组件、标靶组件、动力组件,所述底柱内槽的内侧连接有滑动顶柱,所述标靶组件包括标靶主体,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电机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支撑基座的内壁连接有稳定板,所述连接轴远离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转动轴在连接轴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时,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稳固底柱的同步转动,进而实现标靶组件的摆动,从而通过标靶组件的摆动,用于仿真实弹的动态训练,同时能够增加仿真实弹训练的干扰因素,进而提高训练人员的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仿真实弹训练假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训练假人设备
,具体为一种动态仿真实弹训练假人。
技术介绍
[0002]射击可以解释为发射枪械,射击运动。发射枪械,即射手用枪支对既定的目标进行精准发射和命中的过程。射击运动,是用枪支对准目标打靶的竞技项目。
[0003]现代的射击技术也发展越来越快,执行各种射击任务所处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射击训练也是部队或射击俱乐部是提高射击者枪法的主要手段之一。
[0004]在进行动态仿真实弹训练时,往往会需要使用到训练假人,帮助学员更快掌握射击技巧,提高训练效果,现有的训练假人大多数都是单一的钢板,这样会使射击训练存在弹头的反弹,进而影响动态仿真实弹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仿真实弹训练假人,解决训练假人大多数都是单一的钢板,这样会使射击训练存在弹头的反弹,进而影响动态仿真实弹训练,通过第一夹芯板与第二夹芯板的设置,用于保障标靶主体的硬度,通过第一吸能板与第二吸能板的设置,用于防止弹头的反弹,进而用于防止子弹因为反弹造成训练人员的受伤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动态仿真实弹训练假人,包括支撑组件、联动组件、标靶组件、动力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的顶部壁体开设有基座滑槽,所述支撑基座的内侧设置有基座内槽,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稳固底柱、固定杆,所述稳固底柱的内侧设置有底柱内槽,所述底柱内槽的内侧连接有滑动顶柱,所述标靶组件包括标靶主体,所述标靶主体的前部设置有中心靶、侧板靶、顶靶,所述标靶主体包括第一夹芯板,所述第一夹芯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吸能板,所述第一吸能板远离第一夹芯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吸能板,所述第二吸能板远离第一吸能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夹芯板,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电机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支撑基座的内壁连接有稳定板,所述连接轴远离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夹芯板与第二夹芯板的设置,用于保障标靶主体的硬度,通过第一吸能板与第二吸能板的设置,用于防止弹头的反弹,进而用于防止子弹因为反弹造成训练人员的受伤,当转动轴在连接轴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时,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稳固底柱的同步转动,进而实现标靶组件的摆动,从而通过标靶组件的摆动,用于仿真实弹的动态训练,同时能够增加仿真实弹训练的干扰因素,进而提高训练人员的抗干扰能力。
[0008]为了稳固底柱进行转动的槽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基座的下底面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
基座滑槽与基座内槽相连通,所述基座滑槽为长方形结构的槽体。
[000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支撑底座的设置,用于对支撑基座的固定与支撑,通过基座滑槽的设置,用于稳固底柱进行转动的槽体。
[0010]为了用于对标靶组件的固定与支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固底柱的下端贯穿基座滑槽并延伸至基座内槽的内侧,所述底柱内槽的尺寸与滑动顶柱的尺寸相匹配。
[001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底柱内槽的设置,用于滑动顶柱进行滑动的槽体,通过稳固底柱与滑动顶柱的设置,用于对标靶组件的固定与支撑。
[0012]为了实现对稳固底柱与滑动顶柱的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顶柱的顶部与标靶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顶柱的内侧开设有若干的顶柱通孔。
[0013]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需要调节标靶主体的使用高度时,先逆时针转动固定杆,然后调节滑动顶柱的高度,进而实现对标靶主体使用高度的调节,然后顺时针的转动固定杆,从而实现对稳固底柱与滑动顶柱的固定连接。
[0014]为了用于对标靶主体多角度、方位的射击训练,进而能够增加仿真实弹训练的灵活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靶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靶对称设置,所述顶靶位于中心靶的上方。
[00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中心靶、侧板靶、顶靶的设置,用于进行仿真实弹训练,通过同时设置中心靶、侧板靶、顶靶,用于对标靶主体多角度、方位的射击训练,进而能够增加仿真实弹训练的灵活性。
[0016]为了用于防止弹头的反弹,进而用于防止子弹因为反弹造成训练人员的受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芯板与第二夹芯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吸能板与第二吸能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夹芯板与第二夹芯板的内层都包裹有钢板。
[0017]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夹芯板与第二夹芯板的设置,用于保障标靶主体的硬度,通过第一吸能板与第二吸能板的设置,用于防止弹头的反弹,进而用于防止子弹因为反弹造成训练人员的受伤。
[0018]为了连接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转动轴的同步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转动轴远离连接轴的一端贯穿稳固底柱并延伸至与稳定板转动连接。
[001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开启电机的运行后,电机进行工作并通过联轴器带动连接轴的同步转动,然后连接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转动轴的同步转动。
[0020]为了提高训练人员的抗干扰能力: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定板与支撑基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与稳固底柱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00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转动轴在连接轴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时,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稳固底柱的同步转动,进而实现标靶组件的摆动,从而通过标靶组件的摆动,用于仿真实弹的动态训练,同时能够增加仿真实弹训练的干扰因素,进而提高训练人员的抗
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基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基座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基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标靶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联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支撑组件;11、支撑基座;12、基座滑槽;13、基座内槽;14、支撑底座;2、联动组件;21、稳固底柱;22、滑动顶柱;23、顶柱通孔;24、固定杆;25、底柱内槽;3、标靶组件;31、标靶主体;32、中心靶;33、侧板靶;34、顶靶;35、第一夹芯板;36、第一吸能板;37、第二吸能板;38、第二夹芯板;4、动力组件;41、电机;42、联轴器;43、转动轴;44、稳定板;45、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30]实施例1:如图1
‑
6所示,一种动态仿真实弹训练假人,包括支撑组件1、联动组件2、标靶组件3、动力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仿真实弹训练假人,包括支撑组件(1)、联动组件(2)、标靶组件(3)、动力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基座(11),所述支撑基座(11)的顶部壁体开设有基座滑槽(12),所述支撑基座(11)的内侧设置有基座内槽(13),所述联动组件(2)包括稳固底柱(21)、固定杆(24),所述稳固底柱(21)的内侧设置有底柱内槽(25),所述底柱内槽(25)的内侧连接有滑动顶柱(22),所述标靶组件(3)包括标靶主体(31),所述标靶主体(31)的前部设置有中心靶(32)、侧板靶(33)、顶靶(34),所述标靶主体(31)包括第一夹芯板(35),所述第一夹芯板(3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吸能板(36),所述第一吸能板(36)远离第一夹芯板(3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吸能板(37),所述第二吸能板(37)远离第一吸能板(36)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夹芯板(38),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电机(41),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42),所述联轴器(42)远离电机(41)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45),所述支撑基座(11)的内壁连接有稳定板(44),所述连接轴(45)远离联轴器(42)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仿真实弹训练假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座(11)的下底面连接有支撑底座(14),所述基座滑槽(12)与基座内槽(13)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骋略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