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工装、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862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夹持工装、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用于提高斜盘研磨效率以及斜盘研磨合格率,其中,夹持工装包括:底座,具有第一平面;第一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第一凸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第一凸台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斜盘的第一凸耳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三杆体、第四杆体以及第二凸台,第三杆体、第四杆体以及第二凸台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斜盘的第二凸耳的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三限位组件,设置于底座上,用于限制斜盘轴向移动;其中,第一凸台相对第一平面的高度低于第二凸台相对第一平面的高度,以使斜盘安装于夹持工装上时,斜盘的斜面部分平行于第一平面。盘的斜面部分平行于第一平面。盘的斜面部分平行于第一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工装、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工装、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斜盘是变量柱塞泵传动机构中的重要部件,柱塞泵缸体与斜盘间具有倾斜角,通过改变倾斜角改变柱塞的往复行程,进而改变泵的排量。
[0003]斜盘的外形呈异性结构,具有斜面部分和曲面部分。斜盘在粗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斜面部分进行手工研磨,以满足斜面的粗糙度、平面度等要求。
[0004]但是采用上述手工研磨的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而且研磨精度难以保证,影响工件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工装、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能够提高斜盘研磨效率以及合格率。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持工装,用于夹持斜盘,包括:
[0007]底座,具有第一平面;
[0008]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第一平面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第一凸台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斜盘的第一凸耳的第一限位槽;
[0009]第二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第一平面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三杆体、第四杆体以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之间,所述第三杆体、第四杆体以及第二凸台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斜盘的第二凸耳的第二限位槽;以及
[0010]第三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限制所述斜盘轴向移动;
[0011]其中,所述第一凸台相对所述第一平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凸台相对所述第一平面的高度,以使所述斜盘安装于所述夹持工装上时,所述斜盘的斜面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台之间具有间隙;
[0013]所述夹持工装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夹紧固定所述斜盘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夹紧固定所述斜盘的第二凸耳。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为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一凸台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杆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
一螺栓顺序穿过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一凸台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5]所述第二紧固件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三杆体和第二凸台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四杆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顺序穿过所述第三杆体和第二凸台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的根部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的根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台的根部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三限位组件包括:
[0018]筒体,所述筒体的第一端为闭口设置,所述筒体的第二端为开口设置,所述筒体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筒体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筒体的第二端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切缝,所述筒体的第二端的内径朝向所述筒体第一端逐渐减小;
[0019]压块,呈凸台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压块上开设有沉孔;以及
[0020]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沉孔并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旋动所述第三螺栓以使所述压块朝向所述筒体的第一端移动,将所述筒体的第二端向四周撑开。
[0021]可选地,所述切缝的侧壁与其根部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基体,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平面;
[0023]所述基体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00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研磨装置,包括:
[0025]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导轨;
[0026]移动平台,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移动平台上开设有基准孔;
[0027]磨具,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基准孔的下方;
[0028]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工装,所述夹持工装能够穿过所述基准孔,以使装夹于其上的斜盘的斜面部分与所述磨具的上表面贴合;
[0029]压力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用于向所述夹持工装施加竖向的抵压力;以及
[0030]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平台沿所述导轨往复滑动。
[0031]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部分以及连接于所述动力部分输出端的丝杠螺母机构。
[003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研磨方法,采用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装置,包括:
[0033]将待研磨斜盘安装于所述夹持工装上;
[0034]翻转所述夹持工装,使所述夹持工装的第一平面朝上,将夹持工装向下插进基准孔内,使所述夹持工装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分别卡在所述磨具的两个侧表面上;
[0035]通过压力机构给所述夹持工装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以使所述斜盘的斜面部分与所述磨具上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位于预设范围内;以及
[0036]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移动平台沿所述导轨往复滑动,进而使所述斜盘相对所述磨具滑动,直到满足研磨精度要求。
[0037]如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研磨装置进行斜盘研磨时,首先将斜盘安装在夹持工装上,然后翻转夹持工装,使斜盘的斜面部分朝下,即朝向磨具的上表面,由上向下将夹持工装插进
基准孔内,在插入的过程中,应使斜盘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分别卡在磨具的两侧表面上,此时,斜盘的斜面部分与磨具的上表面贴合,夹持工装的外壁与基准孔的孔壁抵触,限制夹持工装的周向晃动。然后通过压力机构向夹持工装的第一平面施加竖直向下的抵压力,限制夹持工装垂直方向的跳动。最后驱动装置启动,控制移动平台往复运动,移动平台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夹持工装往复运动,从而使斜盘的斜面部分相对磨具运动,实现研磨过程。
[0038]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研磨装置,克服了传统手工研磨作业效率低的问题,能够满足批量化生产的需求。而且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手工研磨受人为操作因素影响较大的缺陷,采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夹持工装与移动平台上基准孔的配合以及压力机构垂直方向的限制作用,使得研磨过程中斜盘的状态始终保持一致,因此有效保证了斜盘斜面部分的平面度,进而提高了工件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004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给出的斜盘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图1的一个正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用于夹持斜盘,包括:底座,具有第一平面;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第一平面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第一凸台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斜盘的第一凸耳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第一平面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三杆体、第四杆体以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之间,所述第三杆体、第四杆体以及第二凸台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斜盘的第二凸耳的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三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限制所述斜盘轴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凸台相对所述第一平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凸台相对所述第一平面的高度,以使所述斜盘安装于所述夹持工装上时,所述斜盘的斜面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夹持工装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夹紧固定所述斜盘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夹紧固定所述斜盘的第二凸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为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一凸台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杆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栓顺序穿过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一凸台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三杆体和第二凸台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四杆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顺序穿过所述第三杆体和第二凸台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根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的根部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的根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台的根部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平邓卫平熊涛刘冬儿周昌迅蔡庆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