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56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外机冷凝器领域,具体公开了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上连接管、下连接管以及相互连通的直段部与弯段部,弯段部包括绕管部和增强部;上连接管端口处设有上连接端,上连接端与冷凝器冷媒进口密封连接;下连接管端口处设有下连接端,下连接端端口处与冷凝器冷媒出口密封连接;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之间的间距随着冷凝器冷媒进口和冷凝器冷媒出口的间距而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别外接于空调外机冷凝器进口和出口的直段部与弯段部延长了冷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同时也增加了冷媒行走的距离,极大的增强了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同时,弯段部的绕管部贴合于冷凝器冷媒出口管的外部,不会影响到冷凝器的安装。冷凝器的安装。冷凝器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外机冷凝器领域,特别涉及了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

技术介绍

[0002]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冷凝管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冷凝管附近的空气中,发电厂要用许多冷凝器使涡轮机排出的蒸气得到冷凝,在冷冻厂中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制冷蒸气。
[0003]对某些应用来说,气体必须通过一根长长的冷凝管,以便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尤其是家用或商用空调,大多数采用将冷凝管装设于在室外放置的空调外机中进行热量的交换来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是,受到空调外机内部空间的限制,冷凝管的高度不会太高,导致散热效果不够显著,若增加冷凝管的长度,由于每种冷凝管的高度通常不一致,增加冷凝管的长度又需要匹配其高度,成本极高的同时效率也较低。
[0004]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在增强冷凝管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强、成本较低、散热效果好的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连接于冷凝器冷媒进口的上连接管和连接于冷凝器冷媒出口的下连接管,管体还包括相互连通的直段部与弯段部,弯段部包括绕管部和增强部。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连接管端口处设有上连接端,上连接端与冷凝器冷媒进口密封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连接管端口处设有下连接端,下连接端端口处与冷凝器冷媒出口密封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绕管部包括两根相交的金属管,两根的金属管的连接处贴合于冷凝器冷媒出口管的外部。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之间的间距随着冷凝器冷媒进口和冷凝器冷媒出口的间距而变化。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连接端的开口方向与冷凝器冷媒出口的方向保持一致。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该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通过分别外接于空调外机冷凝器进口和出口的直段部与弯段部延长了冷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同时也增加了冷媒行走的距离,极大的增强了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同时,弯段部的绕管部贴合于冷凝器冷媒出口管的外部,既不会影响到冷凝器的安装,又能够再一次延长冷媒行走的距离。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管体;2、上连接管;3、上连接端;4、直段部;5、下连接管;6、下连接端;7、弯段部;8、绕管部;9、增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至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包括管体1,管体1顶端设有上连接管2,上连接管2一侧设置有连接于冷凝器冷媒进口处的上连接端3,上连接端3可以焊接于冷凝器冷媒进口外,也可以通过在其内壁放置密封条后用螺钉固定于冷凝器冷媒进口处;同样的,管体1底部设有下连接管5,下连接管5一侧设置有连接于冷凝器冷媒出口处的下连接端6。
[0019]管体1还设有直段部4,其中,直段部4用于增加冷媒行走的距离以及冷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以此来达到增强散热效果的目的,使用者可以根据冷凝器的高度决定直段部4的长度,以保证上连接端3和下连接端6之间的间距刚好等于冷凝器进口与出口之间的间距,同时也能使上连接管2与冷凝器进口管道平行,使下连接管5与冷凝器出口管道平行,既增强了散热效果,同时也防止上连接管2与冷凝器进口管道不平行或者下连接管5与冷凝器出口管道不平行,以避免其密封效果变差。
[0020]管体1还设有弯段部7,弯段部7包括绕管部8,其中,绕管部8由两根相交的金属管焊接而成,绕管部8贴合于冷凝器出口管道外壁,根据冷凝器出口管道的管径选择两根金属管之间相交的角度,若冷凝器出口管道的管径较大,则在焊接两根金属管的时候可以选择其角度为钝角,若冷凝器出口管道的管径较小,则在焊接两根金属管的时候可以选择其角度为锐角,若冷凝器出口管道的管径等于绕管部8的管径,则则在焊接两根金属管的时候可以选择其角度为直角,适应性强。
[0021]弯段部7还包括增强部9,增强部9由三根金属管焊接而成,其中一根金属管为弧形金属管,两根直线金属管分别接与其两侧,一根与绕管部8焊接,一根与下连接管5焊接,增强部9位于冷凝器出口管道的下方,且处于空调外机外部,能够不用受到空调外机内部空间的限制,最大程度的延长了冷媒行走的距离,极大的增强了冷凝器的散热效果。
[0022]上连接管2的长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实际情况,如空调外机所处区域的大小等环境因素自由选择,若空间足够大,则可以选择稍长的上连接管2,若空间小,则可以选择稍短的上连接管2。
[0023]下连接管5由至多三根金属管焊接而成,三根金属管分别位于三个平面,以便于根据冷凝器冷媒出口管道的位置进行灵活选择,以保证下连接端6能够始终与冷凝器冷媒出口相对应,避免出现偏差。
[0024]使用者可以在出厂时就选择上述各长度的管道,也可以现场进行切割并安装。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只需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实际场景的不同以及所处空间的大小选择合适长度的直段部4与上连接管2的高度以及长度,根据冷凝管冷媒出口管道的管径选择合适长度与角度的弯段部7,根据冷凝管冷媒出口管道离地的高度选择增强部9的高度,根据冷凝管冷媒出口的高度、角度选择下连接管5的数量以及角度调整下连接端6,使其能够对齐冷凝管冷媒出口,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最大化的增强了制冷效果的目的。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连接于冷凝器冷媒进口的上连接管(2)和连接于冷凝器冷媒出口的下连接管(5),所述管体(1)还包括相互连通的直段部(4)与弯段部(7),所述弯段部(7)包括绕管部(8)和增强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管(2)端口处设有上连接端(3),所述上连接端(3)与冷凝器冷媒进口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冷凝器冷媒连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管(5)端口处设有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娟
申请(专利权)人:马丁文化传播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