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软化腰带的吸收性衣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46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5
一种包括纵向轴线(30)和侧向轴线(32)的吸收制品(10)。该吸收制品(10)是包括前区(12)、后区(14)和裆区(16)的裤子,其中裆区布置在前区(12)和后区(14)之间。裆区(16)由吸收组件(34)形成。除了吸收组件(34)之外,该吸收制品(10)还包括前片(57)和后片(61),前片(57)附接至吸收组件(34)的前区,后片(61)附接至吸收组件(34)的后区。前片(57)和后片(61)包括软化材料层(205)。吸收制品(10)具有腰带,其提供定制贴合并且在穿着期间柔软且舒适,从而减少或消除对皮肤的刺激。或消除对皮肤的刺激。或消除对皮肤的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有软化腰带的吸收性衣物

技术介绍

[0001]吸收制品,诸如纸尿裤、失禁服装、训练裤、卫生巾、卫生护垫等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制品通常是一次性的,能够吸收和保留液体和其它身体排出物。一些吸收制品,诸如套穿式吸收制品,包括中间吸收构件和侧片,该侧片从吸收构件的相应前区和后区延伸并与之互连,从而形成腰部组件。
[0002]套穿式吸收制品的示例是尿布裤。尿布裤通常由能够站立但是年龄还未足以接受如厕训练的婴儿穿戴。尿布裤样式的吸收制品通常包括由位于非织造材料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弹力线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的腰部组件(其包括侧片)。弹力线通常通过粘合剂保持在适当位置。这些类型的腰部组件可包括包围腰区的20至40根高张力弹力线。尿布裤的侧片中使用弹力性允许该侧片成为高弹性的并且允许尿布裤可以穿着在更大范围内的体型上。弹性侧片还为穿着者提供贴身贴合。
[0003]传统尿布裤中这种弹性侧片在使用期间会对婴儿皮肤造成刺激。尿布裤的期望特征是具有柔软且舒适的腰带或者腰区,其不会对皮肤施加过分压力而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印。
[0004]因此,仍然需要一种具有腰带的尿布裤以提供“定制”贴合且在穿着期间是柔软且舒适的,从而减少或消除对穿着者皮肤的刺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衣物,它为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的更加舒适的腰带提供了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衣物具有纵向方向和侧向方向。侧向方向通常垂直于纵向方向并且用这些取向来描述吸收性衣物提高了对衣物的各部件彼此之间的理解。吸收性衣物还具有绕衣物10的中心沿侧向方向延伸的中心侧向轴线。吸收性衣物包括前区、后区和裆区,其中裆区布置在前区和后区之间。裆区包括吸收组件。吸收组件具有前边缘、后边缘和一对侧向相对的侧边缘(即,侧边缘在侧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吸收组件包括面向皮肤的衬里和吸收性复合材料。吸收性衣物还包括在前区的前片和在后区的后片。前片和后片均包括内层、外层、以及软化材料层。前片和后片还包括布置在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弹性区。前片和后片粘结或以其它方式接合在一起以形成吸收性衣物的侧接缝。前片和后片的一部分折叠,从而形成衣物的前腰部边缘和后腰部边缘。前片的折叠部分包括前折叠线,软化材料层的一部分折叠经过该前折叠线。前片的折叠部分包括第一附接区和第二附接区,第一附接区将外层粘结至面向皮肤的衬里,第二附接区将软化材料层粘结至外层。后片的折叠部分包括后折叠线,软化材料层的一部分折叠在后折叠线上。后片的折叠部分包括第三附接区和第四附接区,第三附接区将外层粘结至面向皮肤的衬里,第四附接区将软化材料层粘结至外层。
[0006]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其在前区具有前片并且在后区具有后片的。前片包括内层、外层、软化材料层以及布置在内层和外层之间弹性区。软化材料层布置在弹性区和外层之间。前片的一部分折叠,从而形成衣物的前腰边缘。前片包括第一附接区和第二附接
区,第一附接区将外层粘结至面向皮肤的衬里,第二附接区将软化材料层粘结至外层。后片包括内层、外层、软化材料层以及布置在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弹性区。软化材料层布置在弹性区和外层之间。后片的一部分折叠,从而形成衣服的后腰边缘。后片包括第三附接区和第四附接区,第三附接区将外层粘结至面向皮肤的衬里,第四附接区将软化材料层粘结至外层。
[0007]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其在前区具有前片并且在后区具有后片的。前片包括内层、外层、软化材料层以及布置在内层和外层之间弹性区。内层包括第一端,第一端包括软化材料层。包括软化材料层的第一端折叠在弹性区上,使得软化材料层形成布置在弹性区和外层之间的折叠部分。前片的一部分折叠,从而形成衣物前腰边缘。外层可以在第一附接区处附接至面向皮肤的衬里。后片包括包括内层、外层、软化材料层以及布置在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弹性区。内层包括第二端,第二端包括软化材料层。包括软化材料层的第二端折叠在弹性区上,使得软化材料层形成布置在弹性区和外层之间的折叠部分。后片的一部分折叠,从而形成衣物的后腰边缘。外层可以在第二附接区处附接至面向皮肤的衬里。
[0008]在参照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时,本公开将得到更全面的理解并且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0009]说明书的其余部分更具体地阐述了本公开的完整且可行的内容,包括参照附图,其中:
[0010]图1是未组装状态下的本公开的吸收性衣物的俯视图:
[0011]图2是图1的吸收性衣物在组装状态下的主视图;
[0012]图3是本公开的吸收性衣物的后区的俯视图;
[0013]图4是本公开的吸收性衣物的前区的俯视图;
[0014]图5是本公开的吸收性衣物的纵向截面视图;
[0015]图6是本公开的吸收性衣物的纵向截面视图;
[0016]图7是本公开的吸收性衣物的纵向截面视图;
[0017]图8是本公开的吸收性衣物的纵向截面视图;
[0018]图9是本公开的吸收性衣物的纵向截面视图;
[0019]图10是本公开的吸收性衣物的纵向截面视图。
[0020]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附图标记的重复使用旨在表示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或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本讨论仅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并且并非意图为限制本公开的更广泛的方面。
[0022]术语“吸收性衣物”或“吸收制品”在本文中是指可以放在穿着者身体上或接近穿着者身体(即与身体接触)的衣物以吸收和容纳从身体中排泄出的各种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分泌物。如本文所述的这种吸收制品旨在使用有限时段后丢弃而非清洗或以其它方式恢复以再次使用。可以理解,本公开适用于各种一次性吸收性衣物,包括但不限于,婴儿尿布裤、排便训练裤、青年裤、泳裤、女性卫生衣物和成人失禁衣物。术语“粘结的”在本文中是指两
个元件的接合、粘附、连接、附接等。当它们彼此直接地或彼此间接地接合、粘附、连接、附接等时,诸如当每个直接粘结到中间元件时,两个元件将被认为粘结在一起。
[0023]术语“梳理纤网”在本文中是指含有通常纤维长度小于100毫米的天然或合成短纤维的纤网。短纤维捆会经历开松工艺以将稍后被送往梳理工艺的纤维分离,梳理工艺分开并梳理纤维以在机器方向上对齐,然后将纤维沉积在移动的丝线上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这种纤网通常经历一些类型的粘结工艺,诸如使用热和/或压力的热粘结。另外的或替代的,纤维可以经历粘合工艺以诸如通过使用粉状粘合剂将纤维结合在一起。梳理纤网可以经历诸如水刺的流体缠结以进一步缠绕该纤维,从而提高梳理纤网的完整性。由于纤维在机器方向对齐,梳理纤网一旦粘结,通常机器方向强度将高于机器横向强度。
[0024]术语“膜”在本文中是指使用诸如流延膜或吹塑膜挤出工艺的挤出和/或成型工艺制成的热塑性膜。该术语包括穿孔膜,狭缝膜和构成液体转移膜的其它多孔膜,以及不能转移液体的膜,诸如但不限于阻隔膜、填充膜、透气膜和定向膜。
[0025]术语“液体不可渗透的”在本文中是指一层或多层层合物,其中在液体接触时,在大体上垂直于该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收性衣物,包括:纵向方向、侧向方向和中心侧向轴线;前区、后区、裆区,所述裆区布置在所述前区和所述后区之间,所述裆区包括吸收组件;所述吸收组件包括面向皮肤的衬里和吸收性复合材料,所述吸收组件还包括前边缘、后边缘和一对侧向相对的侧边缘;在所述前区中的前片,其中所述前片包括内层、外层、软化材料层和布置在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弹性区,所述前片的一部分折叠从而形成绕前折叠线的前腰边缘,其中所述软化材料的一部分折叠过所述前折叠线,其中所述前片的所述折叠部分包括将所述外层粘结至所述面向皮肤的衬里的第一附接区和将所述软化材料层粘结至所述外层的第二附接区;在所述后区中的后片,其中所述后片包括内层、外层、软化材料层和布置在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弹性区,所述后片的一部分折叠从而形成绕后折叠线的后腰边缘,其中所述软化材料的一部分折叠过所述后折叠线,其中所述后片的所述折叠部分包括将所述外层粘结至所述面向皮肤的衬里的第三附接区和将所述软化材料层粘结至所述外层的第四附接区;以及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彼此粘结以形成所述吸收性衣物的侧接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其中所述前片的折叠部分中软化材料层的部分具有端部,该端部相比于所述前片的折叠部分中所述外层的端部更靠近所述中心侧向轴线布置,并且其中所述后片的折叠部分中软化材料层的所述部分具有端部,该端部相比于所述后片的折叠部分中所述外层的端部更靠近所述中心侧向轴线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其中所述前片的折叠部分中所述外层的部分具有端部,该端部相比于所述前片的折叠部分中所述软化材料层的端部更靠近所述中心侧向轴线布置,并且其中所述后片的折叠部分中所述外层的所述部分具有端部,该端部相比于所述后片的折叠部分中所述软化材料层的端部更靠近所述中心侧向轴线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其中所述第二附接区和所述第四附接区包括用于将所述软化材料层粘结至所述外层的粘合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其中所述粘合剂包括由带有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的粘合剂制成的至少一条条带,其中所述纵向长度为约1毫米至约4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其中所述第一附接区和第三附接区包括用于将所述外层粘结至面向皮肤的衬里的粘合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其中所述第一附接区和所述第三附接区将所述软化材料层的一部分粘结至所述面向皮肤的衬里。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其中所述第一附接区或所述第三附接区的粘合剂不带与所述软化材料层接触的部分。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其中所述前片包括第五附接区,所述第五附接区将所述软化材料层粘结至所述前片与所述折叠部分相对的部分,并且后片包括第六附接区,所述第六附接区将所述软化材料层粘结至所述后片与所述折叠部分相对的部分。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其中所述第二附接区定位成距所述前腰边缘约10毫米至约40毫米,并且其中所述第四附接区定位成距所述后腰边缘约10毫米至约40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还包括第一长度的软化材料层,其在所述第二附接区和所述第五附接区之间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附接区和所述第五附接区之间未粘结,还包括第二长度的软化材料层,其在所述第四附接区和所述第六附接区之间延伸并且在所述第四附接区和所述第六附接区之间未粘结,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各自为约20毫米至约80毫米。12.一种吸收性衣物,包括:纵向方向和侧向方向;前区、后区、裆区,所述裆区布置在所述前区和所述后区之间,所述裆区包括吸收组件;所述吸收组件包括面向皮肤的衬里和吸收性复合材料,所述吸收组件还包括前边缘、后边缘和一对侧向相对的侧边缘;在所述前区中的前片,其中所述前片包括内层、外层、软化材料层和弹性区,其中所述弹性区布置在所述内层和软化材料层之间,其中所述软化材料层布置在所述外层和所述弹性区之间,所述前片的一部分折叠以形成前腰边缘,其中所述前片包括将所述外层粘结至所述面向皮肤的衬里的第一附接区和将所述软化材料层粘结至所述外层的第二附接区;在所述后区中的后片,其中所述后片包括内层、外层、软化材料层和弹性区,其中所述弹性区布置在所述内层和所述软化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凯张彤彤J
申请(专利权)人: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