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面模拟能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38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底面模拟能源,包括:冷却器和变向机构,所述冷却器包括壳体和冷却管,所述壳体内具有冷却腔,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冷却腔接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一接口,所述冷却管设于所述冷却腔内,且所述冷却管设为“S”型管,所述冷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变向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用于改变液压油在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之间的流动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来回切换油液在冷却器中的流动方向,避免了油液中的杂质堆积在冷却管背离油液流动方向的一侧,提高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面模拟能源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的
,尤其涉及一种底面模拟能源。

技术介绍

[0002]底面模拟能源主要功能是提供高压大流量液压油源,液压油在向油箱回油过程中,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因此在向油箱回流时需要对液压油进行冷却降温。
[0003]目前采用管式冷却器对液压油进行降温,高温油液通过冷却器的进油端进入冷却器,并通过冷却器的出油端流出,在高温液压油由进油端与出油端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冷却管对油液进行降温冷却,但是油液的在经过冷却管时,冷却管背向油液流向的一侧会出现油液中的杂质附着的现象,长期会导致杂质堆积冷却管,使冷却管对油液的冷却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液压油冷却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活性好、冷却效果高的底面模拟能源。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底面模拟能源,包括:冷却器和变向机构,所述冷却器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冷却腔,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冷却腔接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一接口;
[0008]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于所述冷却腔内,且所述冷却管设为“S”型管,所述冷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0009]所述变向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用于改变液压油在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之间的流动方向。
[0010]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变向机构包括:
[0011]机壳,所述机壳内具有容置空间;r/>[0012]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转动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之间区域形成密封的第一腔室,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二腔室;
[0013]所述集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接通的进油嘴、与所述第二腔室接通的出口嘴,所述机壳上还设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板的两侧;
[0014]当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时,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当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时,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0015]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
[0016]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变向机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
所述转动板传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转动板转动。
[0017]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容置空间内壁上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均与所述环形限位槽连通,所述环形限位槽的槽底设为第一弧面,所述转动板设为圆盘型结构,且所述转动板的外圆周面设为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相匹配。
[0018]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进油嘴连接有进油管道,所述进油管上还安装有缓冲器,用于缓冲所述进油管道出口的液压油的压力。
[0019]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出油嘴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出口连通油箱。
[0020]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回油管上还设有测温器,用于测量所述回油管内的液压油温。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22](1)本技术中高温油液由第一接口流入冷却腔内通过冷却管进行降温冷却,并由第二接口流出,在冷却器工作一端时间后,变向机构使高温油液由第二接口流入,并由第一接口流出,使冷却腔内的油液反向流动,通过来回更改冷却腔内的油液的流动方向,起到对冷却管反向冲洗的作用,避免了油液中杂质堆积在冷却管背离油液流动方向的一侧,提高了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0023](2)本技术进油管上安装有缓冲器,用于缓冲进油管道出口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进入冷却器的高温油液的流动速度,提高油液在冷却器内的冷却时长。
[0024](3)本技术回油管设有测温器,通过测温架测出冷却器出口油温,如油温过高,一方面可通过变向结构以使冷却器内油液的反向流动达到对冷却管外壁上杂质的冲洗效果,提高冷却器的冷却效果,另一方面可调节冷却液进口的冷却液流速,提高对油液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底面模拟能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种底面模拟能源的变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种底面模拟能源的变向机构的剖视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种底面模拟能源的机壳的剖视图;
[0029]附图中:1、油箱;2、冷却器;3、变向机构;4、缓冲器;5、测温器; 6、进油管;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回油管;21、第二接口;22、第一接口;23、冷却液进口;24、冷却液出口;25、冷却管;31、机壳;32、进油嘴;33、出油嘴;34、第三接口;35、第四接口;36、驱动件;37、转动板;38、容置空间;381、第一腔室;382、第二腔室;383、环形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31]图1为本技术一种底面模拟能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底面模拟能源的变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底面模拟能源的变向机构的剖视
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底面模拟能源的机壳的剖视图,如图1

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底面模拟能源,包括:冷却器2和变向机构3,冷却器2包括壳体和冷却管25,壳体内具有冷却腔,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冷却腔接通的第一接口22和第一接口22,冷却管25 设于冷却腔内,且冷却管25设为“S”型管,冷却管25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进口23和冷却液出口24,变向机构3设于第一接口22和第二接口21 之间,用于改变液压油在第一接口22与第二接口21之间的流动方向。
[0032]高温油液由第一接口22流入冷却腔内通过冷却管25进行降温冷却,并由第二接口21流出,在冷却器2工作一端时间后,变向机构3使高温油液由第二接口21流入,并由第一接口22流出,使冷却腔内的油液反向流动,通过来回更改冷却腔内的油液的流动方向,起到对冷却管25反向冲洗的作用,避免了油液中杂质堆积在冷却管25背离油液流动方向的一侧,提高了冷却器2的冷却效果。
[0033]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变向机构3包括:
[0034]机壳31,机壳31内具有容置空间38;
[0035]转动板37,转动板37转动设于容置空间38内,转动板37与容置空间 38的顶部之间区域形成密封的第一腔室381,转动板37与容置空间38的底部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二腔室382;
[0036]集壳上设有与第一腔室381接通的进油嘴32、与第二腔室382接通的出口嘴,机壳31上还设有第三接口34和第四接口35,第三接口34与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面模拟能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和变向机构,所述冷却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冷却腔,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冷却腔接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于所述冷却腔内,且所述冷却管设为“S”型管,所述冷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变向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用于改变液压油在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之间的流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面模拟能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机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具有容置空间;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转动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之间区域形成密封的第一腔室,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二腔室;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接通的进油嘴、与所述第二腔室接通的出油嘴,所述机壳上还设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板的两侧;当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时,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当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时,所述第四接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宇刘富陈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深拓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