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38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均设有放置腔,两个放置腔组成加热腔,上壳体和下壳体于加热腔处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设置有电池,电池和第一加热件以及第二加热件通过导线连接,上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屏,上壳体于显示屏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开关键和调温键,开关键和调温键分别与显示屏、第一加热件、第二加热件以及电池均电连接,用来解决市面上常见的电加热装置通常是带有电线和插头的,在门诊输液使用时,需要插接在电源上,且不能移动,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输液是常见的医疗手段之一,在冬季或温度低的环境输液时,由于药液、血液以及营养液温度较低,进入人体血管后,容易引发寒颤、全身痉挛、尿频、手臂冰凉发痛等不良症状,使虚弱的患者更加痛苦,为了提高低温环境下输液的液体温度,避免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一般采用加热装置对输液管路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0003]目前,在对输液管加热的时候,一般是通过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市面上常见的电加热装置通常是带有电线和插头的,在门诊输液使用时,需要插接在电源上,且不能移动,存在使用不方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用来解决市面上常见的电加热装置通常是带有电线和插头的,在门诊输液使用时,需要插接在电源上,且不能移动,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均设有放置腔,两个所述放置腔组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呈U形,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于加热腔处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安装块固定设置在上壳体内,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块上,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设置在下壳体内,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在第二安装块上,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和第一加热件以及第二加热件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上壳体于显示屏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开关键和调温键,所述开关键和调温键分别与显示屏、第一加热件、第二加热件以及电池均电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加热块、隔热板和限位块,所述隔热板设置在第一安装块上,所述加热块设置在隔热板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第一安装块上,并与加热块相抵,所述加热块与电池电连接,这样设置,能够快速对药液等加热。
[0008]进一步,所述限位块呈弧形,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多个线槽,所述限位块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这样设置,便于加热块与电池连接,且在任何情况下,加热块不会松动。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构成U形加热板,所述U形加热板的一端位于上壳体内,另一端位于下壳体内,所述U形加热板与电池电连接,这样设置,在保证加热效果的同时,节省装置成本。
[0010]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下壳体内,所述第一挡块的截面呈L形,所述第二挡块设置在上壳体内,所述第二挡块与第一挡块之间插设有固定块,这样设置,将电池的位置固定,且不会阻挡电池和加热板以及加热块之间的连接导线。
[0011]进一步,所述加热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摩擦板,这样设置,增强输液管在加热腔内的稳定性。
[0012]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这样设置,使整个装置在充电时,能够更好的稳定在充电装置内。
[0013]进一步,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接触式充电孔,所述下壳体于接触式充电孔的一侧设置有插口,这样设置,一方面,使整个装置能够在不使用时,进入充电宝式充电器内充电,另一方面,在加热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充电,使整个装置能够持续加热。
[0014]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密封式壳体内设置可充电电池,使整个装置随时随地可使用,避免插接在固定位置的电源上,不能移动的麻烦,使儿童输液更方便,且减轻了门诊输液时,人多插孔少,导致不能及时输液的情况;通过在密封式壳体的一侧设置加热腔,加热腔与加热块或U形加热板对应,增加了加热面积,使升温更快速,同时,热量损失更小,持续加热时间更长;整个装置密封设置,便于消毒、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中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中实施例一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中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中实施例二的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上壳体1、显示屏11、开关键12、调温键13、下壳体2、接触式充电孔21、插口22、放置腔23、摩擦板231、卡槽24、电池3、第一挡块4、第二挡块41、固定块411、第二安装块43、第一安装块44、隔热板45、加热块46、限位块47、连接板471、线槽472、螺纹孔473、U形加热板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一,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便于整个装置的消毒。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一侧均设有放置腔23,两个放置腔23组成加热腔,加热腔呈U形,使输液管能够夹持在U形的加热腔内。加热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摩擦板231,通过摩擦板231
的设置,增强输液管在加热腔内的稳定性。
[0024]上壳体1和下壳体2于加热腔处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44、第二安装块43、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第一安装块44固定设置在上壳体1内,第一加热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块44上,第二安装块43固定设置在下壳体2内,第二加热件设置在第二安装块43上,当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工作时,能够对加热腔内的输液管快速加热。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设置有电池3,电池3为可充电式锂电池,用于提供电能。电池3和第一加热件以及第二加热件通过导线连接,使电池3能够为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供电。上壳体1上设置有显示屏11,用于显示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加热温度。上壳体1于显示屏1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开关键12和调温键13,开关键12和调温键13分别与显示屏11、第一加热件、第二加热件以及电池3均通过导线连接,开关键12用于开启或关闭整个装置,调温键13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加热温度。
[0025]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结构相同,第一加热件包括加热块46、隔热板45和限位块47,隔热板45设置在第一安装块44上,加热块46设置在隔热板45上,当加热块46工作时,隔热板45能够避免加热块46向第一安装块44传递热量,减少热量散失,使升温更快速。限位块47设置在第一安装块44上,并与加热块46相抵,用于将加热块4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均设有放置腔,两个所述放置腔组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呈U形,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于加热腔处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安装块固定设置在上壳体内,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块上,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设置在下壳体内,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在第二安装块上,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和第一加热件以及第二加热件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上壳体于显示屏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开关键和调温键,所述开关键和调温键分别与显示屏、第一加热件、第二加热件以及电池均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调温输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加热块、隔热板和限位块,所述隔热板设置在第一安装块上,所述加热块设置在隔热板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第一安装块上,并与加热块相抵,所述加热块与电池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汪云悠宋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纬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