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诱导固相制备非金属掺杂多孔石墨烯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836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诱导固相制备非金属掺杂多孔石墨烯材料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粉体与非金属元素无机盐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样品;将混合样品转移至安瓿瓶中并固定在旋转电机上,在安瓿瓶内通入氩气/氢气混合气并置于激光器下,用激光扫描安瓿瓶中的混合样品。用酸性溶液浸泡激光处理后的样品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冷冻干燥后得到非金属掺杂多孔石墨烯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工艺方法实现了激光对粉体材料的均一表面处理和改性,方案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制备周期短,工艺简便,易于大规模生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的氮掺杂石墨烯材料催化、储能性能高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诱导固相制备非金属掺杂多孔石墨烯材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电池器件用的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激光诱导固相制备非金属掺杂多孔石墨烯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化石能源危机的到来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作为清洁能源的电能也不例外,碳基复合材料是实现微型、柔性超级电容器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电极材料。但是石墨烯作为储能电极材料存在电化学活性较低的缺陷。因此,提高石墨烯的电化学活性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引入非金属杂原子、改变石墨烯的空间结构,可以大幅改善石墨烯的导电性、催化活性和储能活性。作为与C相邻的N,更容易与石墨烯的C原子作用,取代原来C原子的位置,从而改变石墨烯的微观结构,进而提高其电化学活性、催化活性及储能活性。
[0003]非金属掺杂石墨烯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科学和应用意义,目前制备氮掺杂石墨烯材料的方法主要有高温还原法、溶剂热法、微波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激光法等。例如公开号为CN11093173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水热法制备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方法,其中要求水热反应温度为160

200℃,反应时间为12

24h,退火温度为600

800℃,退火时间为600

800℃,该方法能源消耗较高且制备周期较长。公开号为CN11347987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采用一步水热法,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用过氧化氢对石墨烯进行预处理,利用较高的温度达到掺杂的目的,操作相对较为繁琐且最终获得的产物为水凝胶。公开号为CN11436092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微波法制备氮掺杂层状石墨烯电极的方法,微波功率为600

1000W,在制备过程中将样品混合后,需要对样品进行干燥,时间为48h,耗时较长。
[0004]激光法被应用于制备石墨烯基复合材料。例如公告号为CN104058389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激光法制备硼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利用激光掺杂设备工艺简单,但在制备过程中反应在液相中进行,而且需要用到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以及质量分数为65%的浓硝酸,故此危险系数较大,对环境的危害也很严重,同时溶液中样品对激光也会造成激光功率的浪费。对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掺杂石墨烯而言,实验过程对设备要求较高,不适宜大规模制备且能耗较高。
[0005]通过激光法也可以制备石墨烯与金属盐的复合材料。例如公开号为CN11058615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激光辐照合成介孔氮掺杂石墨烯负载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先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无水乙醇中用激光脉冲处理20

30min,并进行冷冻干燥,用N,N

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氮源掺杂,并混入四硫代钼酸采用水热法反应12

16h后再次冷冻干燥得到产品。制备过程需要在溶液中对样品激光处理,能量损耗严重,且进行两次冷冻干燥,操作繁琐。公开号为CN11422914A的专利公开一种激光诱导石墨烯负载铁掺杂二硫化钴的制备方法,先对实验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对石墨烯的激光处理和Fe

CoS2的预处理,再采用水热还原法得到产物。步骤较多对样品的处理较为繁琐,且对样品要求较高。公告号为CN109289892B
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锰基莫来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含氧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对莫来石悬浮液进行激光预处理,干燥后与氧化石墨烯和碳酸氢铵混合,水热反应10

15h后的液体再次干燥,对再次干燥的样品分散在去离子水中进行二次激光处理,洗涤干燥后可得到产品。制备过程需要两次激光处理样品悬液且水热法耗时较长,不适宜大规模生产。
[0006]另外激光法也被用在石墨烯与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例如公告号为CN109590008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激光合成空位可调四氧化三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同样先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并添加其他原料,再经过80℃油浴10h,水热反应3h后进行冷冻干燥,冷冻干燥后的样品溶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激光处理,再次对样品进行冷冻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制备过程中需要两次冷冻干燥,对溶液中样品进行激光处理时能耗高,实验周期较长。为了实现激光和物质的均一作用,大部分现存工艺都是在溶液中进行复合或者掺杂,这样基于溶液的方案不仅不利于石墨烯对激光能量的吸收,同时过程中有机溶剂的挥发会造成环境负担。
[0007]公开号为CN11409368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激光硫掺杂石墨烯/MnO

Mn3O4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先将原料制成氧化石墨烯/硫酸锰涂料,涂敷在PI基底上,室温干燥后激光处理即可得到产物硫掺杂石墨烯/MnO

Mn3O4复合电极材料。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操作繁琐,实验周期较长。公开号为CN11409368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石墨烯/Co

CoO复合电极材料的激光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与乙酸钴制成涂料,涂敷在PI基底上室温干燥后激光处理即可得到产品。公开号为CN10968287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激光诱导二氧化钛/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光电极的制备方法,以4,4

二氨基二苯醚、N,N

二甲基甲酰胺、均苯四甲酸酐和钛源混合制成涂料,涂敷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脱水制成钛离子掺杂聚酰亚胺膜,再进行激光处理直接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表面生成二氧化钛/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光电极。
[0008]公开号为CN10460940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太阳光、激光还原制备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太阳光、激光对石墨烯块体材料进行处理,激光法加热具有不均一性,故此对块体材料加热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太阳光、激光对块体材料的内部和外部的均一加热,另外对于块体材料而言,由于其材料激光加热的不均一性,使得并不能实现材料快速、均一地制备。该专利文献中提到了利用激光对石墨烯氧化物块体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或者掺杂处理,但是由于石墨烯块体材料内部并不能直接接受到太阳光、激光的辐照能量,故无法得到均一掺杂的石墨烯材料。该类方案主要针对是具有一定宏观形状的材料的处理,无法实现激光对固态粉体材料的均一制备或者处理。
[0009]此外,申请公布号为CN102191485A的专利,指出了一种激光生长石墨烯的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102502613A,提出了一种采用激光辐照碳化硅直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该类方法虽然都涉及了激光法,但是该方案仅仅是石墨烯的生长方式,而不涉及已成型石墨烯的结构和组成调控。
[0010]综上所述,目前虽然有通过液相手段制备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方案被提出,但是尚无激光诱导固相反应制备粉体非金属掺杂石墨烯材料的相关报道。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工艺方案,不但实现了固相条件下激光法高效制备非金属掺杂石墨烯材料,同时解决了激光处理中对粉体材料处理不均一这一难题,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诱导固相制备非金属掺杂多孔石墨烯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步骤S1,将氧化石墨烯粉体与非金属元素无机盐类化合物混合,加入无水乙醇并研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样品,密封保存备用,其中非金属元素无机盐类为氟化铵、硫脲、硝酸铵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样品转移至安瓿瓶中,再将安瓿瓶固定在旋转电机上,安瓿瓶瓶口端通入氩气/氢气混合气,混合气的流速控制为10

15mL/min;步骤S3,将安瓿瓶置于激光发射器下,控制旋转电机转速为10

30rpm,调节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功率为1

10W,用激光照射安瓿瓶中的混合样品,扫描5

10min后停止激光处理;步骤S4,取下安瓿瓶用酸性溶液浸泡激光处理后的样品,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冷冻干燥后得到非金属掺杂多孔石墨烯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萌萌祝田田白鑫刚黄珂欣牛秉轩金彩霞朱凯博焦云娟赵繁荣武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