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83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取暖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该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包括:蜗壳和发热体,发热体设置在蜗壳内,蜗壳上还设置有限温组件,并且限温组件串联连接于发热体的工作电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能保证电器安全和使用安全,减少电器过温损坏,提高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取暖装置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

技术介绍

[0002]踢脚线式电暖器是一种采用热超导体材料为基本加热单元,外型类似于踢脚线形式的取暖装置。这种踢脚线式电暖器既不占用过多空间又能达到取暖的目的,踢脚线电暖器利用热循环的原理,沿房间四周加热、散热,温度均匀,房间各点温差小,而且安装非常简单,移动方便。
[0003]踢脚线式电暖器在使用时,热风从出风口排出,由于热空气比较轻,热量将向上聚集,并集中在出风口的上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风口特别是出风口的上部被衣物等物品遮挡,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容易导致电器元件因过热而损坏,甚至会引发火灾,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踢脚线式电暖器如果出风口被遮挡,容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保证电器安全和使用安全的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包括:蜗壳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上还设置有限温组件,并且所述限温组件串联连接于所述发热体的工作电路中。
[0006]作为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温组件包括第一限温器和第二限温器,在所述踢脚线式电暖器处于立式状态时,所述第一限温器的设置位置在所述发热体的上方,所述踢脚线式电暖器处于卧式状态时,所述第二限温器的设置位置在所述发热体中部位置的正上方或斜上方。<br/>[0007]作为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温器、所述第二限温器与所述蜗壳均通过间隙连接结构可拆装连接。
[0008]作为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间隙连接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蜗壳上的安装孔,所述第一限温器、所述第二限温器的形变部置于所述安装孔中,并且所述形变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限温器、所述第二限温器的连接部与所述蜗壳表面连接。
[0009]作为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间隙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筋条,所述连接筋条设置在所述蜗壳的表面并靠近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筋条置于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与所述蜗壳的表面之间。
[0010]作为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筋条与所述蜗壳的表面螺纹紧固连接。
[0011]作为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筋条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筋条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对称设置。
[0012]作为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间隙连接结构还包括安装筋条,所述安装筋条设置在所述蜗壳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其中之一与所述蜗壳的表面螺纹紧固连接,其中另一与所述安装筋条卡接配合。
[0013]作为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形变部为金属片。
[0014]作为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温器和所述第二限温器均为自动复位限温器。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本技术提供的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包括蜗壳和发热体,发热体设置在蜗壳内,蜗壳上还设置有限温组件,并且限温组件串联连接于发热体的工作电路中,当温度超过限温组件的最高温度时(如有衣物等物品遮挡出风口),限温组件会自动跳断,切断发热体的工作电路,防止电器元件过热损坏,保护电暖器的使用安全。
[0017](2)本技术提供的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限温组件包括第一限温器和第二限温器,在踢脚线式电暖器处于立式状态时,第一限温器的设置位置在发热体的上方,踢脚线式电暖器处于卧式状态时,第二限温器的设置位置在发热体中部位置的正上方或斜上方。由于高温度的空气质量更轻,整机上方的温度会更高,而且由于本技术的踢脚线式电暖器具有立式和卧式两种使用状态,因此设置两个限温器,第一限温器能保证立式状态时电暖器的使用安全,而第二限温器能保证卧式状态时电暖器的使用安全,从而确保电器安全。
[0018](3)本技术提供的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第一限温器、第二限温器与蜗壳均通过间隙连接结构可拆装连接,间隙连接结构包括成型在蜗壳上的安装孔,第二限温器的形变部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在电暖器工作时,发热体产生的热风能通过该间隙吹出,使限温器能更直接的接触高温空气,使限温器的电器保护灵敏度更高,进一步保证电器安全。
[0019](4)本技术提供的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其中第一限温器和第二限温器均为自动复位限温器,当温度过高时,第一限温器和第二限温器的形变部产生形变,使发热体的工作电路切断,发热体不再工作,当温度降低后,第一限温器和第二限温器的形变部能自动恢复初始状态,恢复发热体工作电路的接通状态,使电暖器仍能继续使用,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立式状态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卧式状态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中间隙连接机构的剖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中间隙连接机构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中蜗壳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中限温器安装到蜗壳后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蜗壳;2、发热体;3、第一限温器;4、第二限温器;5、安装孔;6、形变部;7、连接部;701、第一连接部;702、第二连接部;8、连接筋条;9、安装筋条;10、蜗舌;11、安装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和发热体(2),所述发热体(2)设置在所述蜗壳(1)内,所述蜗壳(1)上还设置有限温组件,并且所述限温组件串联连接于所述发热体(2)的工作电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温组件包括第一限温器(3)和第二限温器(4),在所述踢脚线式电暖器处于立式状态时,所述第一限温器(3)的设置位置在所述发热体(2)的上方,所述踢脚线式电暖器处于卧式状态时,所述第二限温器(4)的设置位置在所述发热体(2)中部位置的正上方或斜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温器(3)、所述第二限温器(4)与所述蜗壳(1)均通过间隙连接结构可拆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连接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蜗壳(1)上的安装孔(5),所述第一限温器(3)、所述第二限温器(4)的形变部(6)置于所述安装孔(5)中,并且所述形变部(6)与所述安装孔(5)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限温器(3)、所述第二限温器(4)的连接部(7)与所述蜗壳(1)表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卧两用踢脚线式电暖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凯亮陈佳兵陶文杰李勇文彬周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