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67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06
一种电池,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电芯,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定义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为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第一电芯包括朝向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一封装面,所述第二电芯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封装面的第二封装面。所述第一封装面和所述第二封装面部分连接且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电池还包括粘接件,所述粘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凹部中和/或所述第二凹部中。本申请还提供包括上述电池的用电设备。上述电池和用电设备能够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和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终端和消费者对电池的长续航以及轻薄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现有的电池结构中,多个电芯需要通过胶框和胶纸连接。胶框和胶纸的重量和体积相较于电池的总重量和体积占比较大,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能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电芯,第一方向垂直于电芯的厚度方向。定义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芯为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第一电芯包括朝向第二电芯的第一封装面,第二电芯包括朝向第一封装面的第二封装面。第一封装面和第二封装面部分连接且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电池还包括粘接件,粘接件设于第一凹部中和/或第二凹部中。
[0005]上述电池中,第一封装面和第二封装面部分连接且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粘接件设于第一凹部中和/或第二凹部中,用以粘接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相对于传统的通过胶框和胶纸连接电芯的方式相比,第一方面,第一封装面和第二封装面部分连接即可形成容纳粘接件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无需使用间隔件或其他装置设于相邻两个电芯之间限定出填充胶水的间隙,能够节省间隔件或其他装置体积占用的空间和重量,进而减轻电池的重量并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能够简化工艺步骤,缩短生产周期;第二方面,第一封装面和第二封装面部分连接能够限缩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用于容纳粘接件的空间,进而形成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通过将粘接件设于第一凹部和/或第二凹部中,能够减少粘接件的用量以及粘接件位于电芯外的体积,进而减轻电池的重量并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装面设有第一封装折边,第二封装面设有第二封装折边。第一封装折边和第二封装折边连接形成连接部,沿电芯的厚度方向,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形成于连接部的两侧,以便于粘接件包覆第一封装折边和第二封装折边,降低第一封装折边和第二封装折边与空气接触老化导致封装不良的风险。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装折边和第二封装折边接触连接,即第一封装折边和第二封装折边相邻的两侧之间的间隙为0,以使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通过连接部间隔设置且互不连通。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第一胶体,第一胶体连接于第一封装折边和第二封装折边之间,第一封装折边、第二封装折边和第一胶体形成连接部,且第一胶体与粘接件配合粘接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以提高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连接强度。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第二胶体和第三胶体。第二胶体连接于第一
封装折边和第一封装面之间,以提高第一封装折边和第一封装面之间的封装强度。第三胶体连接于第二封装折边和第二封装面之间,以提高第二封装折边和第二封装面之间的封装强度。粘接件包覆第二胶体、第三胶体、第一封装折边和第二封装折边,以进一步降低第一封装折边和第二封装折边与空气接触老化导致封装不良的风险。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包括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电芯的厚度方向,粘接件包括与第一表面同侧设置的第一面和/或与第二表面同侧设置的第二面,第一面低于第一表面、或与第一表面平齐、或高出第一表面且不超过电芯厚度的5%;第二面低于第二表面、或与第二表面平齐、或高出第二表面且不超过电芯厚度的5%。当第一面低于第一表面时,能够减少粘接件的用量以及粘接件的体积,进而减轻电池的重量并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当第一面与第一表面平齐时,能够提高多个电芯的平整度。当第一面高出第一表面且不超过电芯厚度的5%时,能够提高粘接件和电芯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电芯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能够利用电池仓中预留电芯在后续使用中膨胀的厚度膨胀空间,降低粘接件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占用过多的空间从而影响电池在电池仓中安装的风险。第二面在各位置的作用和第一面大致相同。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还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电芯的厚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分别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00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粘接件在第一凹部中和/或第二凹部中连续设置,用以提高粘接件和电芯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电芯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粘接件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分体,能够减少粘接件的用量以及粘接件的体积,进而减轻电池的重量并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能够提高在第一凹部中和/或第二凹部中注入粘接件的效率。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电路板组件、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电路板组件电连接于多个电芯且与第三表面相邻设置,第一保护件包裹固定电路板组件和多个电芯,第二保护件包裹多个电芯的第四表面。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用于提高多个电芯的连接强度且提高电池在第二方向两端的绝缘性能。
[0015]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用电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电池电连接于用电主体。
[0016]本申请的电池和用电设备中,第一封装面和第二封装面部分连接且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粘接件设于第一凹部中和/或第二凹部中,用以粘接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相对于传统的通过胶框和胶纸连接电芯的方式相比,第一封装面和第二封装面部分连接能够限缩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用于容纳粘接件的空间,进而形成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通过将粘接件设于第一凹部和/或第二凹部中,能够减少粘接件的用量以及粘接件位于电芯外的体积,进而减轻电池的重量并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沿剖面线A

A的剖视图。
[0019]图3是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单折边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第一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第二胶体和第三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双折边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图1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电路板组件、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是图13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电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电芯,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定义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为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第一电芯包括朝向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一封装面,所述第二电芯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封装面的第二封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面和所述第二封装面部分连接且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电池还包括粘接件,所述粘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凹部中和/或所述第二凹部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面设有第一封装折边,所述第二封装面设有第二封装折边,所述第一封装折边和所述第二封装折边连接形成连接部,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折边和所述第二封装折边接触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一胶体,所述第一胶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封装折边和所述第二封装折边之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胶体和第三胶体,所述第二胶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封装折边和所述第一封装面之间,所述第三胶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封装折边和所述第二封装面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胜陈新欢王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