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下料机构及其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750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下料机构,该机构至少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一内夹针和一外夹针,所述内夹针的固定端被固定地设置在一安装座上,所述外夹针被设置为受驱动靠近和远离所述内夹针。所述内夹针内沿其轴向开设一气流腔,所述内夹针的一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多个吹气孔,且所述内夹针的固定端开设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气流腔、多个吹气孔相互连通,从而可以通过吹气孔中向电芯内壁喷射的气流,这样能够在电芯下料过程中把电芯内圈隔膜保持在原位,避免抽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芯下料装置。电芯下料装置。电芯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下料机构及其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锂电池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锂电池电芯的卷绕生产过程中,如何将卷绕好的电芯从卷针上取下是非常重要的操作。本申请人于2021年12月28日提交的第CN202123335835.7号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芯下料机构,该技术方案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杆组件分别夹固电芯在同一直径上的两个位置的内壁和外壁,之后驱动卷针抽离电芯实现下料。
[0003]由于电芯的内圈隔膜与卷针表面之间是紧密接合的,当卷针抽离电芯时,若处理不好则会导致隔膜因受摩擦力而在受力方向上发生位移,进而出现褶皱、破损,甚至被带出电芯而造成一种被称为“抽芯”的产品缺陷,这在电芯生产过程中是不可接受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抽芯的电芯下料机构。
[0005]本技术提供的电芯下料机构至少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一内夹针和一外夹针,所述内夹针的固定端被固定地设置在一安装座上,所述外夹针被设置为受驱动靠近和远离所述内夹针;其特征是,所述内夹针内沿其轴向开设一气流腔,所述内夹针的一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多个吹气孔,且所述内夹针的固定端开设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气流腔、多个吹气孔相互连通。
[000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吹气孔设置在所述内夹针与所述电芯的内壁相接触的一侧。
[000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固定端的吹气孔垂直于所述内夹针的轴线设置,从而垂直于所述电芯的内壁吹气。r/>[000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吹气孔倾斜设置在所述内夹针的侧壁,从而朝向与所述内夹针的自由端吹气。
[000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设置的吹气孔为多个,且其倾斜的角度随其靠近所述自由端而逐渐增大。
[00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连接一离子风发生器,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中产生的离子风通过进气口进入所述气流腔并借由所述多个吹气孔向所述电芯吹气。
[00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夹针与电芯内壁的接触面的径向截面呈锐角。
[00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夹针与所述外夹针设置与靠近所述电芯的内圈隔膜的起始端。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包括两组所述电芯下料机构,这两组电芯下料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设置在一基板上,且所述两电芯下料机构被设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和远离。
[0014]在一电芯下料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板被设置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
内夹针轴线的方向运动。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电芯下料装置通过通过在内夹针上开设吹气孔,从而能在电芯下料过程中把电芯内圈隔膜保持在原位,可以避免内圈隔膜被卷针带出时出现的抽芯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电芯下料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电芯下料装置的正上方视角的视图;
[0018]图3是图1所示电芯下料机构夹紧一电芯时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实施例中内夹针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电芯下料装置100包括相同结构的两组电芯下料机构110,两组电芯下料机构110分别被设置在一滑动底板120上,从而能够在一驱动电缸130的作用下前后运动实现插入电芯或从电芯抽离的动作。两组滑动底板120分别通过一组导轨141安装在一基板140上,从而能够使两组电芯下料机构110能够互相远离实现电芯拉扁、并从所述电芯拉扁位置复原。基板140又设置在一升降电缸150的滑块上,从而能够把电芯从卷绕位转移到一传送带上。以上功能的具体实现结构在本申请人提交的第CN202123335835.7号技术专利中已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在重述。
[0022]本实施例的电芯下料机构110包括并排设置的内夹针111和外夹针112,所述内夹针111和外夹针112沿垂直于所述内夹针111轴向的方向设置,即与拉扁所述电芯的方向相同。内卷针111固定设置在一安装座113上,外夹针112通过一滑轨设置在所述内卷针111一侧,可以在一驱动机构(如气缸)的作用下靠近内夹针111从而夹紧电芯实现下料,也可以在下料完成后被驱动远离内夹针111从而释放电芯。在夹紧和释放电芯的过程中,内夹针111相对于电芯的位置保持固定,完全通过外夹针112的运动实现夹紧和释放操作。
[0023]如图3所示,内夹针111的径向截面呈扁平状,当它在驱动电缸130的作用下伸入第一卷针200A、第二卷针200B组成的卷针组中时,其与电芯的内壁相接触的位置呈锐角,从而能够在电芯拉扁的过程中避免内圈隔膜起皱。此外,电芯卷绕在卷针组上时,其内圈的隔膜被第一卷针200A、第二卷针200B的相对面夹紧,因此内夹针111最好选择在内圈隔膜的起始端(即靠近隔膜的自由端位置)附近夹固电芯,这样可以防止电芯内圈散开。
[0024]如图4所示,内夹针111通过其固定端1111的固定孔1112固定在安装座113上,可以在其表面涂覆铁氟龙以减小其表面与电芯内壁的摩擦力。为防止第一卷针200A、第二卷针200B抽离电芯时带出电芯内圈隔膜,本技术的内夹针111内部开设一气流腔1114,且在靠近固定端1111的位置开设一进气口1113、在其与电芯内壁接触的侧壁上开设多个吹气孔1115。所述多个吹气孔1115沿内夹针111的轴向设置。进气口1113设置一进气嘴,用以连接一外部的压缩气源,从而压缩空气能够从进气口1113进入内卷针111的气流腔1114,并从多个吹气孔1115中吹到电芯内壁。这样可以使电芯内层的隔膜更好地保持在原始位置,不至
于被卷针带出。
[0025]前述压缩气源最好连接一离子风发生器,这样可以使吹气孔1115中吹出离子风,从而消除电芯与卷针组之间的静电。
[0026]为增强内圈隔膜的保持效果,本实施例的吹气孔1115采用如下的开设方式:靠近内夹针111的固定端1111的吹气孔大致垂直向电芯内壁吹气,靠近内夹针111自由端的吹气孔倾斜设置,从而朝向所述自由端吹气。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其最大的倾斜角度与气流腔1114的夹角为45
°
。中间的吹气孔的倾斜角度随其靠近所述自由端而逐渐接近45
°
,这样可以防止气流淤积在电芯内部,也可以使内圈隔膜沿内夹针111的方向保持舒展。
[0027]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下料机构,至少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一内夹针和一外夹针,所述内夹针的固定端被固定地设置在一安装座上,所述外夹针被设置为受驱动靠近和远离所述内夹针;其特征是,所述内夹针内沿其轴向开设一气流腔,所述内夹针的一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多个吹气孔,且所述内夹针的固定端开设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气流腔、多个吹气孔相互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孔设置在所述内夹针与所述电芯的内壁相接触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固定端的吹气孔垂直于所述内夹针的轴线设置,从而垂直于所述电芯的内壁吹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吹气孔倾斜设置在所述内夹针的侧壁,从而朝向与所述内夹针的自由端吹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忠陈翠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