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属于铜线技术领域,该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和过滤机构,所述安装架前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导向辊相连,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水泵、过滤箱、过滤件、水箱与循环管,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基座顶部,所述水泵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导流管和通管,所述通管位于所述漏斗上方,所述过滤箱与所述水箱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下方,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所述循环管与所述防氧化管底部连通,所述循环管、所述过滤箱、所述水箱与水泵输入端依次连通,该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以便对裸铜线进行防氧化处理。便对裸铜线进行防氧化处理。便对裸铜线进行防氧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铜丝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铜丝在受到牵引拉伸,扭曲卷绕时,其内部会产生内应力,并且局部会发硬甚至氧化,铜绞线的内应力和预应力得到了很好的消除,软化后的铜绞线即可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处理,且在退火过程中有了氮气的保护,铜绞线不会发生氧化反应。传统退火冷却采用的是自来水质和自然冷却沉淀,而在铜线的表面会附带部分的水分残留,通过传输转运,铜线表面会出现局部氧化,影响铜线的使用性能。
[0003]引证申请号为201821800896.1、名称为一种便于维护的铜线防氧化装置的一件中国专利申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铜线防氧化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架,底轮,挡板,通孔,传输架结构,防氧化除水管结构,除水架结构,水箱,观察窗,L型吸水管,进水管,抽水泵,L型导水管,固定架,出水管,漏水管,吸水开关和传输开关。本技术中上夹板,除水块和下夹板的设置,有利于当铜线穿过时,能够清除铜线上水分,防止水中的氧气将铜线氧化;抽水泵、L型吸水管、L型导水管、出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将水箱内的防氧液形成水循环,加强铜线在防氧液中的浸泡效果;伸缩管、伸缩杆和调节螺栓的设置,有利于能够调节除水块与除水块之间的距离,使用者方便将铜线在除水块之间穿过。
[0004]上述专利申请在铜线穿过通孔后,使得铜线穿过两侧的除水块,利用除水块与铜线相接触以吸收铜线上的水分,而在装置长时间的实用后,除水块将附着较多的水分,不利于后续铜线的除水工作,上述专利申请除水块不能够拆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上述专利申请采用放氧液对防氧化除水管结构内部的铜丝进行浸泡处理,以完成铜丝的防氧化工作,而在放氧液浸泡铜丝后,放氧液将掺杂铜丝表面的铜屑,采用抽水泵对浸泡铜丝后的放氧液进行回收,从而以便再次对防氧化除水管结构内部的铜丝进行循环浸泡处理,由于放氧液内部掺杂铜丝表面的铜屑,将影响铜丝的浸泡效果,进而影响铜丝的防氧化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旨在改善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和过滤机构,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立板、框体、防氧化管、安装架与锁紧件,所述立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框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框体内侧滑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框体顶部设置有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驱动件,所述升降板与所述支撑板相对一端均通过所述锁紧件活动安装有吸水海绵垫,所述防氧化管一侧顶部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顶部设置有漏斗,所述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压辊和导向辊,所述安装架前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导向辊相连,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水泵、过滤箱、过滤件、水箱与循环管,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基座顶部,所述水泵输出
端依次连接有导流管和通管,所述通管位于所述漏斗上方,所述过滤箱与所述水箱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下方,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所述循环管与所述防氧化管底部连通,所述循环管、所述过滤箱、所述水箱与水泵输入端依次连通。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吸水海绵垫相背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柱和螺母,所述升降板与所述支撑板相对一端均设置有所述螺柱,两侧的所述螺柱分别活动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螺母螺纹套接于所述螺柱。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设置为电动推杆,所述驱动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件输出轴均贯穿所述框体且与所述升降板顶部相连。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氧化管包括直管部与弯管部,所述弯管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弯管部分别与所述直管部两端连通,所述循环管顶部与所述直管部一侧底部连通。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顶部分别与所述直管部底部两侧相连。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与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网孔由上而下依次减小。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水箱顶部一侧设置有加液管。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使用时,将退火后的铜线穿过立板上的通孔,再依次穿过两个吸水海绵垫之间区域、防氧化管与压辊和导向辊之间的区域,通过驱动件以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铜线与上下两侧的吸水海绵垫相接触,启动电机以带动导向辊转动,从而使得铜线从右向左进行移动,通过吸水海绵垫以便吸收铜线上的水分,因为升降板与支撑板相对一端均通过锁紧件活动安装有吸水海绵垫,所以通过锁紧件以便取下上下两侧的吸水海绵垫,进而以便取下吸水海绵垫以挤出其内部的水分,将防氧液加入水箱,启动水泵,通过水泵的压力,以使得防氧液依次进入导流管和通管,并落下以进入漏斗,从而通过注液管进入防氧化管,以便对防氧化管内部的铜丝进行浸泡处理,以完成铜丝的防氧化处理过程,对铜丝浸泡后的防氧液可通过循环管进入过滤箱,通过过滤箱内部的过滤件以进行过滤处理,并最终进入水箱内部,从而以便使用过滤后的防氧液循环对防氧化管内部的铜丝进行浸泡工作,以较好的完成铜丝的防氧化工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框体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图中:100
‑
基座;110
‑
立板;111
‑
通孔;120
‑
框体;121
‑
支撑板;122
‑
升降板;123
‑
驱动件;124
‑
吸水海绵垫;125
‑
第一安装板;126
‑
第二安装板;130
‑
防氧化管;131
‑
注液管;132
‑
漏斗;133
‑
直管部;134
‑
弯管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所述基座(100)顶部设置有立板(110)、框体(120)、防氧化管(130)、安装架(140)与锁紧件(150),所述立板(110)上设置有通孔(111),所述框体(120)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21),所述框体(120)内侧滑动设置有升降板(122),所述框体(120)顶部设置有驱动所述升降板(122)升降的驱动件(123),所述升降板(122)与所述支撑板(121)相对一端均通过所述锁紧件(150)活动安装有吸水海绵垫(124),所述防氧化管(130)一侧顶部设置有注液管(131),所述注液管(131)顶部设置有漏斗(132),所述安装架(140)上转动安装有压辊(141)和导向辊(142),所述安装架(140)前端设置有电机(143),所述电机(143)输出轴与所述导向辊(142)相连;过滤机构(200),所述过滤机构(200)包括水泵(210)、过滤箱(220)、过滤件(230)、水箱(240)与循环管(250),所述水泵(210)设置于所述基座(100)顶部,所述水泵(210)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导流管(211)和通管(212),所述通管(212)位于所述漏斗(132)上方,所述过滤箱(220)与所述水箱(240)均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下方,所述过滤件(230)设置于所述过滤箱(220)内部,所述循环管(250)与所述防氧化管(130)底部连通,所述循环管(250)、所述过滤箱(220)、所述水箱(240)与水泵(210)输入端依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铜线铸造防氧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吸水海绵垫(124)相背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25)和第二安装板(126),所述锁紧件(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欢,谢旭东,梁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灏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