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738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氨酯注浆装置,其中,空压机具有空气出口;干燥器具有出气口和连通于空气出口的进气口;罐体A具有第一容腔且设有第一出浆管和连通于第一容腔的第一进口,第一进口位于第一容腔的上端并与出气口连通,第一出浆管的一端延伸并连通于第一容腔的下端;罐体B具有第二容腔且设有第二出浆管和连通于第二容腔的第二进口,第二进口位于第二容腔的上端并与出气口连通,第二出浆管的一端延伸并连通于第二容腔的下端;注浆管道具有进料口和注料口,第一出浆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出浆管的另一端均连通于进料口。利用气压将聚氨酯压出,并使用干燥器清除空气中的水分,避免组分A和组分B混合时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而造成注浆管道堵塞。注浆管道堵塞。注浆管道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注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注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聚氨酯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化学灌浆材料被用作地基加固、隧道顶板支撑、施工阻水帷幕隔断、破裂堤坝修补等。其中,聚氨酯灌浆材料是化学灌浆材料中的一种,因其性能优异,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双组份聚氨酯灌浆材料是由多异氰酸酯(也即组分B)和多羟基化合物(也即组分A)反应而成,在堵漏施工时,将组分A和组分B充分混合、反应,然后将其注入至待堵漏的位置。
[0003]申请号为202110924064.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压力式的轻便的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料喷涂设备,通过搅拌桨将位于喷涂上罐内的原料和位于喷涂下罐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以生成聚氨酯灌浆料;搅拌完毕,使用喷涂泵将聚氨酯灌浆料输送至出料喷头,并通过出料喷头将聚氨酯灌浆料注入至适当位置,以完成堵漏工作。可是,在使用上述喷涂设备来喷涂双组份聚氨酯灌浆料时,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喷涂泵容易出现堵塞,需要频繁维护,且严重的是喷涂泵遭受损坏,需要更换,因此,导致双组份聚氨酯灌浆工作效率低下,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注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注浆装置,包括:
[0007]空压机,其具有空气出口;
[0008]干燥器,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空气出口连通;
[0009]罐体A,其具有第一容腔,所述罐体A设有第一出浆管和连通于所述出气口以用于干燥压缩空气流进的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容腔的上端并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浆管的一端延伸并连通于所述第一容腔的下端;
[0010]罐体B,其具有第二容腔,所述罐体B设有第二出浆管和连通于所述出气口以用于干燥压缩空气流进的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容腔的上端并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浆管的一端延伸并连通于所述第二容腔的下端;
[0011]注浆管道,其具有进料口和注料口,所述第一出浆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出浆管的另一端均连通于所述进料口。
[0012]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由于罐体A的第一进口位于第一容腔的上端,第一出浆管的进口位于第一容腔的下端,罐体B的第二进口位于第二容腔的上端,第二出浆管的进口位于第二容腔的下端,在聚氨酯灌浆料的组分A和组分B分别对应存放于罐体A和罐体B时,启动空压机,将空气分别充入罐体A和罐体B,利用空气的压力作用,将组分A和
组分B分别压入第一出浆管和第二出浆管,并驱使它们流入注浆管道,在相互混合后从注浆管道的注料口喷出,完成聚氨酯注浆工作,无需设置输送泵来将聚氨酯灌浆料抽出,防止出现输送泵堵塞甚至损坏的情况;而且,空气在分别通入罐体A和罐体B前流经干燥器,能够将空气所含的水分过滤、清除,避免出现水分随空气流进罐体A和罐体B,从而导致组分A和组分B混合时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造成注浆管道发生堵塞的问题,有效提升注浆效率,保证注浆工作的连续性。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聚氨酯注浆装置还包括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具有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料口连通,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连通。在注浆管道的进料口处设置静态混合器,让分别从第一出浆管和第二出浆管流出的聚氨酯灌浆料的组分A和组分B统统流入静态混合器,保证两组分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满足使用性能。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浆管的管径比所述第二出浆管的管径大。将第一出浆管的管径设计得比第二出浆管的大,促使聚氨酯中的黏度大、流动性差的组分能顺利稳定地从第一出浆管流出,避免第一出浆管出现堵塞。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聚氨酯注浆装置还包括流量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出浆管和第二出浆管均设有所述流量调节组件。设置流量调节组件,以便控制第一出浆管和第二出浆管的出浆流量,从而达到聚氨酯灌浆料的组分A和组分B的不同配比调整的目的。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控制器、电磁阀和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利用流量计检测第一出浆管和第二出浆管的流量,并将流量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第一出浆管和第二出浆管的出浆流量。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量调节组件还包括显示器和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和显示器分别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人们可以使用输入装置给控制器输入流量设定值,且可以通过显示器直观获知当前的流量数据。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聚氨酯注浆装置还包括压力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均设有所述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控制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9]在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处设置压力调节组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罐体A和罐体B的内部气压,并将采集的气压数据发送至控制器,让控制器通过控制阀控制流入罐体A和罐体B的空气流量,进而控制罐体A和罐体B的内部气压,有助于控制罐体A和罐体B的出浆速度。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调节组件还包括压力表。设置压力表,便于直观观察罐体A和罐体B的内部气压情况。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A和所述罐体B分别设有两个。罐体A和罐体B的数量为两个,达到一用一备的目的,保证注浆工作能连续进行。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聚氨酯注浆装置还包括小车;所述小车的底部设有脚轮,所述罐体A、罐体B、空压机和干燥器均设在所述小车上。将罐体A、罐体B、空压机
和干燥器安装在带脚轮的小车上,方便人们推着小车,将该聚氨酯注浆装置快速移动至工作区域。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聚氨酯注浆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聚氨酯注浆装置的左视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聚氨酯注浆装置的俯视图。
[0027]附图中标记如下:100、空压机;200、干燥器;300、罐体A;400、罐体B;500、静态混合器;600、控制器;710、第一出浆管;720、第二出浆管;730、进气管;810、流量电磁阀;820、压力电磁阀;900、小车;910、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机,其具有空气出口;干燥器,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空气出口连通;罐体A,其具有第一容腔,所述罐体A设有第一出浆管和连通于所述出气口以用于干燥压缩空气流进的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容腔的上端并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浆管的一端延伸并连通于所述第一容腔的下端;罐体B,其具有第二容腔,所述罐体B设有第二出浆管和连通于所述出气口以用于干燥压缩空气流进的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容腔的上端并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浆管的一端延伸并连通于所述第二容腔的下端;注浆管道,其具有进料口和注料口,所述第一出浆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出浆管的另一端均连通于所述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具有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料口连通,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浆管的管径比所述第二出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忠李昌盛谭振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日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