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34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转移印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墨槽本体,墨槽本体包括顺次设置的印刷槽和溢流槽,导向板设置于印刷槽与溢流槽的侧面,导向板的一端设置于印刷槽最低处的侧面,导向板的另一端设置于溢流槽末端的侧面,导向板上设置有位于印刷槽与溢流槽连接处侧面的挡板,挡板与导向板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墨槽本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导向板末端的接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印刷槽设置为弧型槽,较单一的矩型槽或梯型槽,油墨的流动性更强,在印刷槽一侧设置溢流槽,便于接收生产过程中多余的油墨,生产结束后多余的油墨能够沿导向板流至接墨槽内,方便回收油墨,减少了资源浪费。减少了资源浪费。减少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


[0001]本技术涉及转移印花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

技术介绍

[0002]转移印花是目前纺织行业最常用的一种印花方式,一般是通过凹版印刷机将油墨印刷到原纸上,然后在高温高压下将纸张上的花型转移到织物或装饰品上。现有的转印设备通常是在机架上安装印刷辊和墨槽,传统的墨槽通常设置为单一的矩型或梯型,需要向墨槽内注入大量的油墨进行印刷,生产成本高,且生产过程中,油墨辊及墨槽内壁面会附着大量油墨,多余油墨不方便回收,油墨的利用率不高,会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包括墨槽本体,墨槽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放置印刷辊的弧形安装口,所述墨槽本体包括顺次设置的印刷槽和溢流槽,印刷槽用于上辊、油墨印刷,导向板设置于所述印刷槽与所述溢流槽的侧面,所述导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印刷槽最低处的侧面,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溢流槽末端的侧面,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印刷槽与所述溢流槽连接处侧面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导向板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墨槽本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导向板末端的接墨槽。
[0006]所述印刷槽设置为弧型槽,所述溢流槽与印刷槽连接的壁面设置为侧板,侧板竖直设置时溢流槽为矩型槽,侧板倾斜设置时溢流槽为梯型槽。
[0007]所述接墨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用于连接回收管。
[0008]所述导向板为水平设置或向接墨槽处向下倾斜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印刷槽最高处的高度,所述印刷槽最高处的高度高于所述溢流槽的水平面高度,溢流槽的高度不低于导向板的高度。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在印刷槽一侧设置溢流槽,便于接收生产过程中多余的油墨,生产结束后多余的油墨能够沿导向板流至接墨槽内,有效提高了油墨回收效率。
[0012]2.本技术将印刷槽设置为弧型槽,较单一的矩型槽或梯型槽,油墨的流动性更强,不易附着在油墨辊及墨槽内壁面,方便回收油墨,减少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包括墨槽本体1,墨槽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放置印刷辊的弧形安装口2,墨槽本体1包括顺次设置的印刷槽3和溢流槽4,印刷槽3设置为便于油墨流动的弧型槽,印刷槽3用于上辊、油墨印刷,溢流槽4便于接收生产过程中多余的油墨。
[0021]墨槽本体1内还设置有导向板5,墨槽本体1还包括有沿导向板5末端向外延伸的接墨槽7,导向板5的前端设置于印刷槽3最低处的侧面,导向板5的末端设置于溢流槽4末端的侧面,印刷过程中,印刷槽3内过量的油墨溢流至溢流槽4内,溢流槽4内的油墨经导向板5流入接墨槽7内。
[0022]溢流槽4包括有与印刷槽3外壁面接触的侧板8,挡板6通过安装件卡接在导向板5上,位于侧板8侧面的挡板6与导向板5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拆卸挡板6后,印刷槽3内多余的油墨经导向板5流入接墨槽7内,接墨槽7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回收管的连接孔9,便于及时回收油墨,提高回收效率。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向板5为水平设置,侧板8为竖直设置,此时溢流槽4为矩型槽,弧型的印刷槽3与矩形的溢流槽4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油墨的流动性,方便回收油墨,减少资源浪费,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25]实施例3:
[0026]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向板5向接墨槽7处向下倾斜设置,侧板8与导向板5的倾斜方向一致,此时溢流槽4为梯型槽,便于油墨流至溢流槽4内,进一步提高了回收效率,其余均与实施例2一致。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印刷辊连同转轴设置在弧形安装口2处,将挡板6卡接在导向板5上,向印刷槽3内添加油墨,利用印刷辊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少量的油墨溢至溢流槽4内,由于溢流槽4的高度不低于导向板5的高度,溢流槽4的油墨能够直接流入接墨槽7内,印刷槽3内的油墨在挡板6的阻挡下;
[0028]生产结束后,拆卸挡板6,多余的油墨在无遮挡的情况下沿导向板5流入接墨槽7内,由于挡板6、印刷槽3最高处、溢流槽4、导向板5的高度依次减低,便于回收油墨。
[0029]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包括墨槽本体,墨槽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放置印刷辊的弧形安装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槽本体包括顺次设置的印刷槽和溢流槽,导向板设置于所述印刷槽与所述溢流槽的侧面,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印刷槽与所述溢流槽连接处侧面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导向板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墨槽本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导向板末端的接墨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回收油墨的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槽设置为弧型槽,所述溢流槽设置为矩型槽或梯型槽。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丽强转移印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