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的室内岩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712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勘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的室内岩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升降电缸,所述升降电缸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面成型有上夹样器,所述下底座的上端面还设置有试验台,所述试验台的上端面设置有下夹样器,所述下夹样器上设置有聚集筒件,所述上支撑板和下底座之间设置有隔热组件。本新型设置有侧壁隔热复合层和顶底隔热层,以及设置有耐高温防爆的玻璃门,进而可以实现实验环境的缩小,且空间密封,保证了不受风、外界温度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的室内岩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勘察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的室内岩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对岩土体导热系数的测试,研究影响地热能交换系统换热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提高地埋管周围岩土体的传热性能,提高节能的效果。
[0003]但是目前的测试存在以下问题:
[0004](1)根据规范要求,试验应在室内环境温度为25℃
±
2℃条件下进行,正常室温在20℃左右,试验前需要借助空调等加热设备提前加热,但由于试验室操作间空间较大,且相对开放,温度恒定在25℃
±
2℃条件下很难控制,且达到要求的温度时间很长。浪费资源、时间长、效率低。
[0005](2)根据规范要求用不透水圆板将土样从环刀中推出,在两试样平面中间放置探头。用塑料薄膜将试样包裹并置于夹样器内,旋转夹样器使得土样与探头密贴。将试样、探头在无电流、无风、温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静置约20min,使试样与探头温度趋于一致。目前试样夹在试样器上,试验时直接置于空气中,试样与探头温度很难趋于一致,测试时不易判稳,试验反复多次才能判稳,数据不稳定且效率很低,而且在岩土试样的夹样固定过程中岩土容易发生破碎,造成试验台的污染,以及多次重复取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的室内岩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它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实现空间密封,保证了不受风、外界温度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避免对试验台的污染。
[0007]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的室内岩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升降电缸,所述升降电缸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面成型有上夹样器,所述下底座的上端面还设置有试验台,所述试验台的上端面设置有下夹样器,所述下夹样器上设置有聚集筒件,所述上支撑板和下底座之间设置有隔热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下夹样器为两级圆台结构体,包括上圆台和下圆台,且下圆台的直径大于上圆台,所述上圆台和上夹样器的直径相同,所述上圆台的侧面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接槽。
[0010]优选的,所述聚集筒件为一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体,所述聚集筒件的侧壁下端设置有两个与卡接槽配合的弹簧钮。
[0011]优选的,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侧壁隔热复合层和顶底隔热层,所述侧壁隔热复合层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绝热层、内绝热层、加热丝层和保温层,且前端铰接有耐高温防
爆的玻璃门,所述顶底隔热层包括设置有设置在侧壁隔热复合层内腔上部的上绝热层,和设置在侧壁隔热复合层与试验台之间的下绝热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新型设置有侧壁隔热复合层和顶底隔热层,以及设置有耐高温防爆的玻璃门,进而可以实现实验环境的缩小,且空间密封,保证了不受风、外界温度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
[0014]2.本新型设置有聚集筒件,可以很好的对岩土试样包围,避免岩土试样在夹持的过程中发生破碎造成实验台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聚集筒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下夹样器的主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隔热组件的俯视图。
[0022]其中:1.下底座,2.立柱,3.固定槽,4.橡胶吸引头,5.保温层,6.加热丝层,7.上支撑板,8.升降电缸,9.升降杆,10.上绝热层,11.上夹样器,12.下夹样器,121.上圆台,122.下圆台,123.卡接槽,13.聚集筒件,14.温度显示器,15.下绝热层,16.加热棒,17.弹簧钮,18.弹簧,19.限位环,20.探头槽,21.玻璃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实施例:
[0025]参照附图1

5,一种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的室内岩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包括下底座1,所述下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支撑7板,所述上支撑7板上固定设置有升降电缸8,升降电缸8的外壁设置有保护罩,所述升降电缸8的下端为一体连接的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的下端面成型有上夹样器11,所述下底座1的上端面还设置有试验台22,所述试验台22上设置有加热棒16,所述试验台22的外表面设置有温度显示器14,所述试验台2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加热棒16和温度显示器14的温控系统,通过温控系统达到25℃
±
2℃的要求,该温控系统为现有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0026]所述试验台22的上端面设置有下夹样器12,所述下夹样器12上可拆卸设置有聚集筒件13,所述上支撑7板和下底座1之间设置有隔热组件,可以实现测试环境的空间密封,进而达到温度的恒定,保证了不受风、外界温度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
[0027]所述下夹样器12为两级圆台结构体,包括上圆台121和下圆台122,且下圆台122的
直径大于上圆台121,所述上圆台121和上夹样器11的直径相同,所述上圆台121的侧面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接槽123。
[0028]所述聚集筒件13为一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体,所述聚集筒件13的侧壁下端设置有两个与卡接槽123配合的弹簧钮17,所述弹簧钮17位于聚集筒件13内部的部分固定设置有限位环19,防止弹簧钮17从聚集筒件13的侧壁脱出,所述限位环19和聚集筒件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8,弹簧18正常为伸长态,所述聚集筒件13的侧壁开设有与上端部贯通的探头槽20,使用时可以根据探头进行不同高度的移动。
[0029]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侧壁隔热复合层和顶底隔热层,所述侧壁隔热复合层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绝热层3、内绝热层4、加热丝层6和保温层5,且前端铰接有耐高温防爆的玻璃门23,所述顶底隔热层包括设置有设置在侧壁隔热复合层内腔上部的上绝热层10,和设置在侧壁隔热复合层与试验台22之间的下绝热层15,通过设置侧壁隔热复合层和顶底隔热层,实现将整个测试环境的密封,保证了不受风、外界温度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
[0030]本实施例原理和使用流程:
[0031]测试时,根据规范要求首先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的室内岩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包括下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上支撑板(7),所述上支撑板(7)上设置有升降电缸(8),所述升降电缸(8)连接有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的下端面成型有上夹样器(11),所述下底座(1)的上端面还设置有试验台(22),所述试验台(22)的上端面设置有下夹样器(12),所述下夹样器(12)上设置有聚集筒件(13),所述上支撑板(7)和下底座(1)之间设置有隔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的室内岩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样器(12)为两级圆台结构体,包括上圆台(121)和下圆台(122),且下圆台(122)的直径大于上圆台(121),所述上圆台(1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彪王永安郑复鹏张超穆伟李海滨徐霄杜磊张海鹏李海龙柴毓帆刘佩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铁一院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