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710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设有观察窗,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提手,所述箱体的正面插接连接有插框,所述插框的内侧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插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在箱体内插接插框,然后在插框上设置滤网,利用滤网上的插块插接入引诱松木,通过两侧的引入孔可以方便对白蚁进行诱捕,利用箱体中的水泵通过输入端上的连接管连接药剂池,可以将药剂池中的灭杀药剂通过软管向分水器进行输送,分水器分成多个喷洒水道通过喷头进行喷洒,喷洒后白蚁尸体被滤网过滤后,药剂进入到药剂池中可以回收利用避免浪费。回收利用避免浪费。回收利用避免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白蚁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蚁,亦称虫尉。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是一种半变态完全社会性昆虫。地球陆地2/3面积上有白蚁分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各大洲中仅南极洲尚未发现白蚁活动的痕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净初级生产量占到陆地生态系统的50

60%。白蚁巢群中具有多种不同品级的个体,各品级白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白蚁的品级包括繁殖蚁、兵蚁、工蚁和若蚁,繁殖蚁又有原始型繁殖蚁和补充型繁殖蚁之分。原始型繁殖蚁是从母巢中分飞出来的长翅型繁殖蚁,后配对脱翅建立巢群,当巢内原始蚁王蚁后衰老或死亡后,补充型繁殖蚁就会补充或替代有蚁王蚁后进行繁殖以保持巢群稳定。
[0003]然而,在对白蚁进行防治诱捕的过程中,目前市场上的白蚁诱捕装置,一般是在盒体或者箱体上设置浸泡引诱药剂的木料对白蚁进行诱捕,然后每隔一段时间根据观察对诱捕的白蚁进行喷药灭杀,但是这种喷药方式一方面会造成药剂的浪费另一方面人工喷药均匀度欠缺,影响对白蚁的诱捕灭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白蚁诱捕装置人工灭杀喷药均匀度不好和药剂浪费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设有观察窗,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提手,所述箱体的正面插接连接有插框,所述插框的内侧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上端插接连接有引诱松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引入孔,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内侧设有喷药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内插接插框,然后在插框上设置滤网,利用滤网上的插块插接入引诱松木,通过两侧的引入孔可以方便对白蚁进行诱捕,同时在箱体正面的箱门上设置条式观察窗,经过观察后,可以通过移动机构和喷药机构,可以对引诱松木上的白蚁群进行均匀喷洒,同时药剂经过滤网过滤后可以回收利用。
[000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形状呈锥台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下端设置锥台状的底座,可以方便白蚁攀爬进入到箱体内部。
[00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入孔的形状呈喇叭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引入孔设计呈喇叭状,可以方便引诱松木的气味
扩散。
[00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插槽,所述插框通过插槽和箱体插接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正面设置插槽,可以方便插框和箱体进行插接,方便对白蚁尸体进行清理。
[001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块的上端设有定位槽,所述引诱松木通过定位槽和插块插接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插块上设置定位槽,可以方便引诱松木进行插接。
[001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凹架,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左侧,所述凹架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箱体侧壁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凹架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移块,所述移块螺纹连接在螺杆的外部,所述喷药机构设在支架的内侧。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利用电机输出端带动螺杆在箱体内转动,而凹架正面通过安装滑动的支架,支架背面通过安装移块,移块设在螺杆外部,螺杆的转动,使得支架来回移动,可以方便喷药机构进行均匀喷药。
[001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形状呈L形。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架形状设计呈L形,可以方便喷药机构进行喷药。
[002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架的正面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支架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在凹架的正面。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凹架正面设置滑槽,可以方便支架稳定滑动。
[002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药机构包括药剂池,所述药剂池设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药剂池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设在箱体的背面,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下端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软管和分水器固定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喷药机构,利用箱体中的水泵通过输入端上的连接管连接药剂池,可以将药剂池中的灭杀药剂通过软管向分水器进行输送,分水器通过分成多个喷洒水道通过喷头进行喷洒。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第一、在箱体内插接插框,然后在插框上设置滤网,利用滤网上的插块插接入引诱松木,通过两侧的引入孔可以方便对白蚁进行诱捕,利用箱体中的水泵通过输入端上的连接管连接药剂池,可以将药剂池中的灭杀药剂通过软管向分水器进行输送,分水器分成多个喷洒水道通过喷头进行喷洒,喷洒后白蚁尸体被滤网过滤后,药剂进入到药剂池中可以回收利用避免浪费;
[0026]第二、在喷洒过程中,利用电机输出端带动螺杆在箱体内转动,而凹架正面通过安装滑动的支架,支架背面通过安装移块,移块设在螺杆外部,螺杆的转动,使得支架来回移动,可以方便喷药机构进行均匀喷药,避免出现遗漏,从而提升了白蚁的灭杀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8]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的箱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的支架侧视图。
[0031]附图标记:1、箱体,2、底座,3、喷药机构,301、喷头,302、分水器,303、水泵,304、药剂池,305、连接管,4、引入孔,5、插框,6、滤网,7、插块,8、引诱松木,9、移动机构,901、凹架,902、电机,903、螺杆,904、支架,905、移块,10、定位槽,11、滑槽,12、插槽,13、提手,14、箱门,15、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1
[0034]参考图1

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有箱门(14),所述箱门(14)的正面设有观察窗(15),所述箱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提手(13),所述箱体(1)的正面插接连接有插框(5),所述插框(5)的内侧设有滤网(6),所述滤网(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插块(7),所述插块(7)的上端插接连接有引诱松木(8),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引入孔(4),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9),所述移动机构(9)的内侧设有喷药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形状呈锥台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孔(4)的形状呈喇叭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有插槽(12),所述插框(5)通过插槽(12)和箱体(1)插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7)的上端设有定位槽(10),所述引诱松木(8)通过定位槽(10)和插块(7)插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白蚁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9)包括电机(902)和凹架(901),所述电机(902)固定安装在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蒂锦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