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脚烫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697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屠宰加工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猪脚烫洗装置,包括壳体和搅拌组件,还包括有滤水组件,滤水组件安装在壳体的尾端,搅拌组件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的底部和左右两侧壁内均安装有加热器,所述上壳体前端的顶部设置进料仓,进料仓内设置进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以往的螺旋烫猪脚机,增加了滤水组件,滤水组件可以将猪脚携带的水分进行过滤收集,防止大量水分污染工作环境,壳体的侧壁和底壁内设置加热器,提高水体的加热效率。高水体的加热效率。高水体的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猪脚烫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屠宰加工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猪脚烫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猪蹄是指猪的脚部(蹄)和小腿,在中国又叫元蹄,在华人世界中,猪蹄是猪常被人食用的部位之一,有多种不同的烹调作法。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它能防治皮肤干瘪起皱、增强皮肤弹性和韧性,对延缓衰老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都具有特殊意义。为此,人们把猪蹄称为“美容食品”和“类似于熊掌的美味佳肴”。
[0003]对猪蹄使用前需要对猪蹄进行浸烫、脱毛后进行初加工。由于我国屠宰加工设备制造行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同类设备相比较比较落后。对猪蹄浸烫处理,以往的方式是采取在锅中或池槽子内用水加热浸烫,并人工捞取,此种操作方法费工费时,效率低下,劳动强度特别大,而且温度难以控制,对猪蹄的浸烫程度也难以掌握,往往取决于人工对在热水中猪蹄搅拌的程度和浸烫火候的判断,否则就会造成底层猪蹄与上层猪蹄浸烫效果差异大,而影响下道工序猪蹄脱毛效果,另外这种方式作业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大,作业环境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效率低不适合流水线生产作业,更不利于猪蹄浸烫的批量化和自动化生产。
[0004]CN111685152 A公开了一种生猪蹄螺旋烫蹄机,通过在壳体底部安装加热器对壳体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转轴和螺旋叶片对壳体内的猪蹄进行搅拌和输送,减少了人工捞取猪蹄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该设计中壳体内的猪蹄排出时携带大量水分,携带的水分容易造成工作地面潮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06]一种猪脚烫洗装置,包括壳体和搅拌组件,还包括有滤水组件,滤水组件安装在壳体的尾端,搅拌组件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的底部和左右两侧壁内均安装有加热器,所述上壳体前端的顶部设置进料仓,进料仓底部设置进水器,提高水体的加热效率,同时使水体加热的更为均匀,进水器可以让水较为均匀的进入壳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底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座,前后两端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与支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活动链接,下壳体顶部的前后两端安装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限位块,下壳体尾端的底部设置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开关阀,下壳体尾端的顶部设置有出料下滑板,下壳体底部设置呈矩形分布且位于竖直方向的四个第一支脚,设置支撑杆,可以方便壳体的清理,防止上壳体闭合夹伤操作人员。
[000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杆和螺旋叶片,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安装在下壳体前端的侧壁上,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杆的一端连接,搅拌杆另一端与下壳
体尾端侧壁连接,螺旋叶片设置在搅拌杆的外周,螺旋叶片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水孔,对猪脚进行搅拌冲洗,同时螺旋叶片可以对猪脚进行输送,减少了人工捞取的劳动力。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滤水组件包括滤水架、过滤网、传动棍和输送电机,所述滤水架的底部设置呈矩形分布且位于竖直方向的四个第二支脚,第二支脚的顶部设置有集水仓,所述集水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过滤网位于集水仓的顶部,过滤网上设置有许多均匀分布的过滤孔,过滤网的前端与出料下滑板的底部抵接,滤水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挡板,左右端挡板之间安装有若干传动棍,输送电机安装在挡板上,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棍连接,可以通过滤水组件清理猪脚清洗完后携带的大量水分,防止水分掉落地面影响工作环境。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棍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传动齿组,传动齿的顶部设有倾斜的尖刺,将猪脚向前传动运输。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器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第二开关阀,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环形分流管,环形分流管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喷头,可以使水体均匀的进入壳体,并与猪脚混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弧形壁和前后两侧壁内均设置有第一保温层,下壳体的侧壁和底壁内均设置有第二保温层,热量损失少,连续自动化生产作业产量高。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内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外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显示器,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显示器通过导线连接,避免水体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猪脚清洗效果。
[0014]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5]1、本技术相较于以往的螺旋烫猪脚机,增加了滤水组件,滤水组件可以将猪脚携带的水分进行过滤收集,防止大量水分污染工作环境,同时防止猪脚在水中浸泡太久影响品质;
[0016]2、本技术在壳体的侧壁和底壁内设置加热器,提高水体的加热效率,同时使水体加热的更为均匀,同时,上壳体的弧形壁和前后两侧壁内均设置有第一保温层,下壳体的侧壁和底壁内均设置有第二保温层,壳体只有进料仓和出料下滑板与外界相通,并且开口尺寸较小,相对于传统的猪蹄浸烫方式,热量损失少,连续自动化生产作业产量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猪脚烫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猪脚烫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为本技术中下壳体的剖面图一;
[0020]图4为本技术中下壳体的剖面图二;
[0021]图5为本技术中上壳体的剖面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中进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中搅拌杆和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中滤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中传动棍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壳体,2、搅拌组件,3、滤水组件,
[0030]11、上壳体,12、下壳体,
[0031]111、进料仓,112、进水器,113、第一固定座,114、连接座,115、支撑杆,116、第一保温层,121、加热器,122、第二固定座,123、限位槽,124、温度传感器,125、第一出水管,126、第二保温层,127、温度传感器显示器,128、出料下滑板,129、第一支脚,
[0032]1121、进水管,1122、第二开关阀,1123、环形分流管,1124、喷头,1231、限位块,1251、第一开关阀,
[0033]21、搅拌电机,22、搅拌杆,23、螺旋叶片,
[0034]231、过水孔,
[0035]31、滤水架,32、过滤网,33、传动棍,34、输送电机,
[0036]311、第二支脚,312、集水仓,313、第二出水管,314、挡板,321、过滤孔,331、传动轴,332、传动齿组,
[0037]3321、传动齿,3322、尖刺。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脚烫洗装置,包括壳体(1)和搅拌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滤水组件(3),滤水组件(3)安装在壳体(1)的尾端,搅拌组件(2)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下壳体(12)的底部和左右两侧壁内均安装有加热器(121),所述上壳体(11)前端的顶部设置进料仓(111),进料仓(111)底部设置进水器(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猪脚烫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底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13),前后两端安装有连接座(114),连接座(114)与支撑杆(1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12)的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座(122),所述第一固定座(113)与第二固定座(122)活动链接,下壳体(12)顶部的前后两端安装有限位槽(123),限位槽(123)内设置限位块(1231),下壳体(12)尾端的底部设置第一出水管(125),所述第一出水管(125)上设置第一开关阀(1251),下壳体(12)尾端的顶部设置有出料下滑板(128),下壳体(12)底部设置呈矩形分布且位于竖直方向的四个第一支脚(1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猪脚烫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电机(21)、搅拌杆(22)和螺旋叶片(23),所述搅拌电机(21)固定安装在下壳体(12)前端的侧壁上,搅拌电机(21)的输出端与搅拌杆(22)的一端连接,搅拌杆(22)另一端与下壳体(12)尾端侧壁连接,螺旋叶片(23)设置在搅拌杆(22)的外周,螺旋叶片(2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水孔(23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猪脚烫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组件(3)包括滤水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敬业孙士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晟翔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