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沥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668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材料的制造技术,具体是一种环保型沥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针入度为10-300(1/10mm)的沥青原料,在加热罐中或通过换热器加热至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型沥青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材料的制造技术,具体是一种环保型沥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油进厂、连续生产装置封闭连续加工、规模化仓储,在沥青中不可避免残留部分可挥发性组分,因此,在沥青的标准(GB/T15180)中,允许不同针入度范围的沥青中含有0.3

1.2%不等的可挥发性组分。
[0003]随着人们对环境友好意识的日益加强和基础设施建设低碳环保的要求,对作为重要道路材料的沥青使用过程的环保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连续生产装置生产的含有较多可挥发性组分的沥青进行气提,降低沥青中的可挥发性组分,进而减少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环保型沥青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环保型沥青的制备方法是:将针入度为10-300(1/10mm)的沥青原料,在加热罐中或通过换热器加热至120

280℃,以流量1200

3600l/小时通入气流气提2-8小时。
[0006]优选的,气提时通入的气体为空气、氮气、水蒸汽中的一种。
[0007]优选的,所述沥青原料的针入度为10

140(1/10mm),加热温度为160

250℃。
[0008]优选的,所述沥青原料的针入度为70

140(1/10mm),加热温度为140

160℃。
[0009]优选的,所述沥青原料的针入度为150

200(1/10mm),加热温度为120

130℃。
[0010]本专利技术降低了沥青中可挥发性组分的含量,处理后的沥青采用薄膜烘箱(GB/T5304)测定的质量变化比GB/T15180的指标降低了80%以上,有效降低了道路施工条件下的沥青的烟气,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摊铺过程中的环保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对不同针入度的沥青原料进行处理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一:针入度为70(1/10mm)的沥青10吨,在沥青罐中用导热油盘管加热到160℃,维温采用空气气提,空气流量为2000l/小时,气提时间4小时,处理后产品代号为P1。
[0012]实施例二:针入度为130(1/10mm)的沥青10吨,先在 沥青罐中用导热油盘管加热到120℃,然后泵送循环通过换热器加热到220℃,维温采用氮气气提,氮气流量为1500l/小时,气提时间6小时,产品代号为P2。
[0013]实施例三:针入度为200(1/10mm)的沥青10吨,在 加热罐中加热到120℃,维温采用空气气提,空气流量为2500l/小时,气提时间5小时,产品代号为P3。
[0014]实施例四:针入度为20(1/10mm)的沥青10吨,在加热罐中加热到180℃,维温采用蒸汽气提,蒸汽流量为3500l/小时,气提时间3小时,产品代号为P4。
[0015]实施例五:针入度为10(1/10mm)的沥青10吨,先在 加热罐中加热到130℃,再泵送
通过换热器加热到250℃倒入另一个罐中,维温采用氮气气提,氮气流量为1500l/小时,气提时间3小时,产品代号为P5。
[0016]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得到的样品采用GB/T5304测定的质量变化如表1。样品号气提前(%)气提后(%)P10.50.08P21.10.15P31.60.27P40.30.01P50.20.01
[0017]检测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气提后的沥青,可挥发组分降低了80%以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针入度为10-300(1/10mm)的沥青原料,在加热罐中或通过换热器加热至120

280℃,以流量1200

3600l/小时通入气流气提2-8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气提时通入的气体为空气、氮气、水蒸汽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保型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沥青原料的针入度为10

1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兆民张玉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诺道路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