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GF-β/VEGF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493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G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GF

β
/VEGF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融合蛋白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TGF

β/VEGF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

技术介绍

[0002]起因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的渗出型老化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在发达国家中是导致高度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得到的证据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在CNV的发生中扮演中心角色,抑制VEGF产生的化合物或抑制VEGF信号传导途径的化合物可以抑制CNV。近年来,与包含光线力学疗法在内的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抗VEGF抗体显示出更高的治疗有效性。抗VEGF药物已经成为针对CNV、AMD等药物疗法的主要选择。目前,已上市的主要抗VEGF药物给药频次为2

4周,多次反复进行玻璃体注射,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与生理负担。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更为长效的针对VEGF、并且能够用于治疗CNV,AMD等眼科疾病的药物。除此之外,VEGFs也在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种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如角膜碱烧伤)的策略是抑制VEGF活性。
[000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家族中,VEGF

A165(以下简称VEGF)是最丰富活跃的亚型。VEGF通过与II型受体VEGFR2结合,激活信号通路发生一系列级联反应,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维持其完整性。但I型受体VEGFR1与VEGF结合的能力远大于VEGFR2,发生作用部位主要是VEGFR1的胞外区D2结构域。VEGFR1

D2通过竞争结合VEGF,阻断VEGFR2与VEGF结合,从而阻断信号通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与血管生成。
[0004]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

β)属于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TGF

β超家族,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高水平的TGF

β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影响广泛,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和AMD等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TGF

β通过与其受体复合物结合传递信号,诱导了SMAD2和SMAD3的磷酸化,激活下游效应基因,其中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从而起到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此外,TGF

β促进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减弱视网膜屏障细胞连接的紧密性,增加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增强纤维性RPE细胞的收缩特性,导致视网膜脱离风险增强。
[0005]另一方面,VEGF信号通路与肿瘤新生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生存有关,在肿瘤周围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机体多种常见肿瘤的发病及肿瘤的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TGF

β信号可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一方面,分泌的TGF

β会抑制效应性T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NK)的细胞毒性,这就减弱了肿瘤微环境中固有免疫细胞的抗肿瘤能力;另外,TGF

β表达上调,也会促进VEGF

A等因子的分泌,刺激新生血管生成,从而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提供助力。近期的研究还表明,TGF

β信号通路还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相关。
[0006]因此,一种同时阻断VEGF和TGF

β信号通路的药物,在治疗CNV,PVR和AMD等眼科疾病,以及治疗肿瘤上具有临床潜力。亟待开发一种同时靶向VEGF和TGF

β的双功能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GF

β/VEGF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功能融合蛋白,所述双功能融合蛋白为两个单体形成的二聚体,每个单体包含:
[0009]第一结合结构域Z1;和
[0010]第二结合结构域Z2;
[0011]其中,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特异性结合靶分子TGF

β;
[0012]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特异性结合靶分子VEGF。
[001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Z1为特异性结合TGF

β的抗体或抗体片段。
[001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包括:动物源抗体(如鼠源抗体)、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
[001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片段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
[00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片段包含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双链可变区片段(dcFv)。
[00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Z2为特异性结合VEGF的多肽片段。
[001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VEGF的多肽片段衍生自VEGF受体。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Z2为I型VEGF受体(VEGFR1)的胞外区。
[00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Z1和所述Z2通过接头或肽键相连。
[00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接头为柔性接头。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柔性接头包括5

30个氨基酸,较佳地10

25个氨基酸。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柔性肽接头包括1

6个G4S。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Z1为抗体,且所述的接头为(G4S)
n
,其中,n为正整数(例如1、2、3、4、5或6),较佳地,n=2或4。
[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Z1为抗TGF

β单克隆抗体,并且Z2通过接头连接在Z1的选自下组的位置:重链的N端、重链的C端、轻链的N端、轻链的C端或其组合。
[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Z1为抗TGF

β单克隆抗体,并且Z2通过接头连接在Z1的重链恒定区末端。
[0027]在另一优选例中,Z1为抗TGF

β单克隆抗体,并且Z2通过接头连接在Z1的重链可变区末端。
[0028]在另一优选例中,Z1为抗TGF

β单克隆抗体,并且Z2通过接头连接在Z1的轻链恒定区末端。
[002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双功能融合蛋白中的每个单体从N端到C端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0030][0031]其中,
[0032]T1、T2、T3各自独立地为无或I型VEGF受体(VEGFR1)的胞外区,且至少一个不为无;
[0033]L1、L2、L3各自独立地为无或键或接头元件;
[0034]VL代表抗TGF

β抗体的轻链可变区;
[0035]CL代表抗TGF

β抗体的轻链恒定区;
[0036]VH代表抗TGF

β抗体的重链可变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功能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功能融合蛋白为两个单体形成的二聚体,每个单体包含:第一结合结构域Z1;和第二结合结构域Z2;其中,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特异性结合靶分子TGF

β;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特异性结合靶分子VEGF。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功能融合蛋白中的每个单体从N端到C端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T1、T2、T3各自独立地为无或I型VEGF受体(VEGFR1)的胞外区,且至少一个不为无;L1、L2、L3各自独立地为无或键或接头元件;VL代表抗TGF

β抗体的轻链可变区;CL代表抗TGF

β抗体的轻链恒定区;VH代表抗TGF

β抗体的重链可变区;CH代表抗TGF

β抗体的重链恒定区;“~”代表二硫键或共价键;
“‑”
代表肽键;其中,所述双功能融合蛋白具有同时结合VEGF以及结合TGF

β的活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功能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蛋白选自下组:(1)所述融合蛋白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融合蛋白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2)所述融合蛋白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融合蛋白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3)所述融合蛋白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融合蛋白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4)所述融合蛋白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所述融合蛋白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旻邓岚朱祯平刘利芬
申请(专利权)人:丹生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