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99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模具,包括模具框、聚氨酯硬泡、热交换管和随型面层,所述模具框具有开口,所述聚氨酯硬泡自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模具框内,所述聚氨酯硬泡朝向所述开口的一面为第一随型面,所述第一随型面的形状与所述模具的内腔的腔面一致,所述第一随型面上设有热交换槽,所述热交换管布置于所述热交换槽内,所述随型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随型面上,且所述随型面层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随型面贴合,所述随型面的外表面构成所述模具的腔面;所述随型面层包括多层粘接层,任意相邻的两层粘接层之间设置有玻纤布层;所述随型面层通过其最内侧的粘接层与所述第一随型面贴合粘接。能够加强随型面层的结构强度,以能够大规模制备被加工物。备被加工物。备被加工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是一种汽车内饰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CN207972214U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饰件软膜,但软膜的结构强度较低,只能适用于小规模制备被加工物,而不能大规模制备被加工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模具,能够加强随型面层的结构强度,以能够大规模制备被加工物。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汽车内饰模具,包括模具框、聚氨酯硬泡、热交换管和随型面层,
[0006]所述模具框具有开口,所述聚氨酯硬泡自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模具框内,所述聚氨酯硬泡朝向所述开口的一面为第一随型面,所述第一随型面的形状与所述模具的内腔的腔面一致,所述第一随型面上设有热交换槽,所述热交换管布置于所述热交换槽内,所述随型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随型面上,且所述随型面层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随型面贴合,所述随型面的外表面构成所述模具的腔面;
[0007]所述随型面层包括多层粘接层,任意相邻的两层粘接层之间设置有玻纤布层;所述随型面层通过其最内侧的粘接层与所述第一随型面贴合粘接。
[0008]优选地,所述粘接层的层数至少为4层。
[0009]优选地,所述热交换槽内设置有隔热层。
[0010]优选地,所述随型面层的厚度为5

15mm。
[0011]优选地,所述热交换槽呈蛇形布置。
[0012]优选地,所述粘接层由树脂与铝粉和铝粒搅拌而成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随型面层通过粘接层和玻纤布层形成,能够明显增强随型面层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模具能够大规模地制备被加工物。
附图说明
[001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汽车内饰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随型面层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中:1、模具框;2、聚氨酯硬泡;3、随型面层;
[0019]31、粘接层;32、玻纤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0021]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22]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模具,应用于汽车领域,例如可以利用模具制备隔音绵、地毯、饰板等。包括模具框1、聚氨酯硬泡2、热交换管和随型面层3。
[0025]所述模具框1具有开口,所述聚氨酯硬泡2自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模具框1内,所述聚氨酯硬泡2朝向所述开口的一面为第一随型面,所述第一随型面的形状与所述模具的内腔的腔面一致,所述第一随型面上设有热交换槽,所述热交换管布置于所述热交换槽内,所述随型面层3设置在所述第一随型面上,且所述随型面层3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随型面贴合,所述随型面的外表面构成所述模具的腔面。
[0026]所述随型面层3包括多层粘接层31,任意相邻的两层粘接层31之间设置有玻纤布层32;所述随型面层3通过其最内侧的粘接层31与所述第一随型面贴合粘接。
[0027]本技术中的随型面层3由粘接层31和玻纤布层32组成,两个粘接层31之间为一层玻纤布层32,从而提升随型面层3的结构强度。
[0028]粘接层31可以由树脂形成,可在第一随型面上涂刷树脂形成最内侧的粘接层31,然后在最内侧的粘接层31上设置玻纤布,形成玻纤布层32,再在玻纤布的外侧涂刷树脂形成粘接层31,以此分别形成粘接层31和玻纤布层32,并形成随型面层3。进一步地,树脂内可掺有铝粉和铝粒,以提升随型面层的结构强度和导热性能。树脂可以为191树脂或SW907树脂。
[0029]在利用内饰模具制备被加工物时,热交换管内可流经介质,能够与被加工物进行热交换,以对被加工物进行加热或降温。
[0030]所述粘接层31的层数至少为4层。在粘接层31的层数为4层时,玻纤布层32为3层。最外侧的一层为粘接层31。
[0031]所述热交换槽内设置有隔热层。以避免热交换管影响聚氨酯硬泡2。
[0032]优选地,所述随型面层3的厚度为5

15mm。能够确保随型面层3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而且也能使得热交换管与被加工物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可根据随型面层3的实际需求的厚度确定粘接层31的层数,厚度越大,粘接层31的层数越大。
[0033]优选地,所述热交换槽呈蛇形布置。使得热交换管也呈蛇形布置,便于充分地对被加工物进行加热或降温。
[0034]模具框内还可以设有分离薄膜,聚氨酯硬泡2与模具框1之间通过分离薄膜隔开,
方便后续容易的将聚氨酯硬泡2与模具框1分开,以使得模具框1能够重复利用形成形状不同(随型面层3)的模具。
[0035]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框、聚氨酯硬泡、热交换管和随型面层,所述模具框具有开口,所述聚氨酯硬泡自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模具框内,所述聚氨酯硬泡朝向所述开口的一面为第一随型面,所述第一随型面的形状与所述模具的内腔的腔面一致,所述第一随型面上设有热交换槽,所述热交换管布置于所述热交换槽内,所述随型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随型面上,且所述随型面层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随型面贴合,所述随型面的外表面构成所述模具的腔面;所述随型面层包括多层粘接层,任意相邻的两层粘接层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科振邦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