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包,包括壳体和极片组件;极片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极片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与正极片电连接的正极耳以及与负极片电连接的负极耳,正极耳为多个,多个正极耳均与正极片电连接,和/或,负极耳为多个,多个负极耳均与负极片电连接;正极耳和负极耳均为片状层叠结构,壳体上设有与正极耳数量同的正极柱,每一正极柱分别与一正极耳电连接;壳体上设有与负极耳数量相同的负极柱,每一负极柱分别与一负极耳电连接。上述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电芯整体加热,而非局部受热,电芯受热更均匀;电芯快速可以实现温升,提高加热效率。提高加热效率。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和电池包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改善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困难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通过改善电解液的添加剂,提高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改善的效果有限,其次增加电芯的成本;另一种是在电芯表面贴置加热垫,通过外界输入热量,使得电芯处在一个较高温度环境中,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但此方法只对电芯某个面加热,使得电芯受热不均匀,后期电芯使用易出现安全隐患;还一种方法是利用脉冲方式,电芯在脉冲条件下自产热,此方法虽然可操作性强,但受制于脉冲时间及脉冲电流,导电芯实际温升小,效果不佳;综上可知,现有的这几种技术还存在许多缺点,还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低温环境下的技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解决现有的电芯加热存在成本高、加热不均匀,以及加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而导致的锂离子电池低温环境充放电难的问题。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和极片组件;
[0006]所述极片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极片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与所述正极片电连接的正极耳以及与所述负极片电连接的负极耳;
[0007]所述正极耳为多个,多个所述正极耳均与所述正极片电连接,和/或,所述负极耳为多个,多个所述负极耳均与所述负极片电连接;
[0008]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为片状层叠结构;
[0009]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正极耳数量相同的正极柱,每一所述正极柱分别与一所述正极耳电连接;
[0010]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负极耳数量相同的负极柱,每一所述负极柱分别与一所述负极耳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正极耳沿着所述正极片的卷绕方向等间隔设置;和/或,多个所述负极耳沿着所述负极片的卷绕方向等间隔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顶盖,所述本体包括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极片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0013]多个所述正极耳设于所述正极片靠近所述顶盖的一侧,和/或,多个所述负极耳设于所述负极片靠近所述顶盖的一侧;
[0014]所述正极柱设置在所述顶盖上与所述正极耳的位置对应处;
[0015]所述负极柱设置在所述顶盖上与所述负极耳的位置对应处。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耳的宽度为6
‑
8mm,所述负极耳的宽度为6
‑
8mm。
[0017]进一步的,相邻的两所述正极柱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12mm;相邻的两所述负极柱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12mm;所述正极柱与所述负极柱之间的间隔大于12mm。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耳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所述顶盖上与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耳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第一正极柱和第二正极柱,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一正极柱焊接,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柱焊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耳还包括第三正极耳,所述顶盖上与所述第三正极耳位置对应处设有第三正极柱,所述第三正极耳与所述第三正极柱焊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负极耳为两个,所述顶盖上与所述两个所述负极耳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一个负极柱,每个所述负极耳分别与其位置对应所述一个负极柱焊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负极耳为三个,所述顶盖上与三个所述负极耳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一个负极柱,每个所述负极耳分别与其位置对应所述一个负极柱焊接。
[0022]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设有注液孔。
[0023]进一步的,所述极片组件包括绝缘膜,所述正极片被所述绝缘膜包裹,所述负极片被所述绝缘膜包裹。
[0024]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的电连接处设有绝缘胶层;所述负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的电连接处设有绝缘胶层。
[002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铝壳。
[0026]进一步的,所述铝壳的厚度为0.2mm~1.2mm。
[0027]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所述的锂离子电池。
[0028]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9]1)相比于传统加热垫加热技术,本技术中通过外部电源连接多个正极柱(或多个负极柱),通电后,电流流过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形成阻抗产生热量,因此实现电芯整体加热,而非局部受热,电芯受热更均匀;另外,电芯内外每层正极极片(或每层负极片)都通过电流同时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是卷芯可以实现快速温升,提高加热效率;
[0030]2)相比于传统的脉冲加热技术,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可以通过控制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流的大小以及,阻抗加热的时间,因此加热功率及加热时间更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003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32]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0037]1‑
壳体、2
‑
顶盖、3
‑
第一正极柱、4
‑
第二正极柱、5
‑
第三正极柱、6
‑
负极柱、7
‑
注液口、8
‑
正极片、9
‑
第一正极耳、10
‑
第二正极耳、11
‑
第三正极耳、12
‑
负极片、13
‑
负极耳、14
‑
隔膜、15
‑
聚酯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极片组件;所述极片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极片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与所述正极片电连接的正极耳以及与所述负极片电连接的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为多个,多个所述正极耳均与所述正极片电连接,和/或,所述负极耳为多个,多个所述负极耳均与所述负极片电连接;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为片状层叠结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正极耳数量相同的正极柱,每一所述正极柱分别与一所述正极耳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负极耳数量相同的负极柱,每一所述负极柱分别与一所述负极耳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正极耳沿着所述正极片的卷绕方向等间隔设置;和/或,多个所述负极耳沿着所述负极片的卷绕方向等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顶盖,所述本体包括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极片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正极耳设于所述正极片靠近所述顶盖的一侧,和/或,多个所述负极耳设于所述负极片靠近所述顶盖的一侧;所述正极柱设置在所述顶盖上与所述正极耳的位置对应处;所述负极柱设置在所述顶盖上与所述负极耳的位置对应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健,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