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制动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36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制动阻尼器,包括:气缸,储存有工作流体;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侧插入结合于所述气缸的内部空间;导杆,结合于所述气缸的一侧,所述活塞杆贯通所述导杆;回弹弹簧,以围绕位于所述气缸的内部空间的所述活塞杆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回弹弹簧的一侧结合于所述导杆;以及冲击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导杆和所述回弹弹簧之间,当所述活塞杆进行回弹冲程时,所述冲击缓冲单元的一侧通过被压缩的所述回弹弹簧来插入所述导杆,以通过所述工作流体的液压产生阻尼力。作流体的液压产生阻尼力。作流体的液压产生阻尼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制动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制动阻尼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在车辆经过颠簸和凹凸不平路时因回弹弹簧的碰撞而产生的噪音的液压制动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车辆用减震器的两端部固定于车身和车轮上。车辆用减震器在行驶中迅速吸收从与路面接触的车轮传递而至的各种振动或冲击,由此防止这些振动传递到车身,从而实现了乘坐舒适性和驾驶稳定性的提升。
[0003]当活塞杆进行上下的压缩(compression)和回弹(rebound)冲程时,这种减震器向上部侧和下部侧移动工作流体,从而获得所需的阻尼力特性。
[0004]另一方面,在所述活塞杆设置有回弹弹簧,利用所述回弹弹簧的阻尼力来控制活塞杆向上部侧伸长。据此,能够有效地控制车辆转弯时的侧倾(roll)特性,并且行驶在一般道路上时能够确保最佳乘坐舒适性。
[0005]然而,回弹弹簧持续地增大弹簧系数,以提高侧倾(roll)控制性能。随着弹簧系数的增大,当通过颠簸和凹凸不平路时,在压缩后的回弹冲程中,回弹弹簧与导杆发生接触而产生的接触噪音的产生频率逐渐增加。
[0006]在开发过程中通过车辆的评估防止这种现象,但是,由于车辆的状况(速度和重量)、颠簸和凹凸不平路的状况、以及随着阻尼力而产生的频率、速度等要素各异,因此很难防止发生上述现象。
[0007]尤其,如果确定量产后检测到噪音,则需要放弃车辆的侧倾(roll)控制性能并减少回弹弹簧的长度,进而改善噪音。但是,这仅仅是调整产生噪音的时间点,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噪音,因此在其他路面的条件或速度、车辆的重量下可能会产生噪音。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韩国公开专利第10

2005

0031519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车辆通过颠簸和凹凸不平路时因回弹弹簧的碰撞而产生的噪音的液压制动阻尼器。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液压制动阻尼器,其包括:气缸,其储存有工作流体;活塞杆,其一侧插入结合于所述气缸的内部空间;导杆,所述活塞杆贯通所述导杆,所述导杆结合于所述气缸的一侧;回弹弹簧,其以围绕位于所述气缸的内部空间的所述活塞杆的方式设置,所述回弹弹簧的一侧结合于所述导杆;以及冲击缓冲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导杆和所述回弹弹簧之间,并且在所述活塞杆进行回弹冲程时,所述冲击缓冲单元的一侧通过被压
缩的所述回弹弹簧插入所述导杆,以通过所述工作流体的液压产生阻尼力。
[0015]并且,所述冲击缓冲单元包括:腔室,其形成于所述导杆的下侧;以及第一弹簧引导件,其结合于所述回弹弹簧的一侧,并且在所述活塞杆进行回弹冲程时所述第一弹簧引导件的上侧(上端)插入到所述腔室。
[0016]并且,所述导杆包括:本体部,其插入于所述气缸的内部;以及第一卡止部,其从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延伸形成,并且卡止在所述气缸,使得所述本体部无法以设定长度以上插入到所述气缸。
[0017]并且,所述腔室形成为沿着从所述本体部的下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卡止部的上表面的方向以设定深度凹陷而成的凹槽的形态。
[0018]并且,所述第一弹簧引导件包括:插入部,其插入于所述回弹弹簧的内部;以及第二卡止部,其从所述插入部的上表面延伸,并且形成为具有比所述插入部的外径大的外径,以卡止在所述回弹弹簧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止部插入于所述腔室。
[0019]并且,所述第二卡止部形成为其外径小于所述腔室的内径,以在所述第二卡止部插入于所述腔室时,在所述第二卡止部的外周面和所述腔室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
[0020]并且,所述腔室包括:第一槽部,其沿着从所述本体部的下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卡止部的上表面的方向以设定深度凹陷形成;以及第二槽部,其沿着从所述第一槽部朝向所述第一卡止部的上表面的方向以设定深度凹陷形成。
[0021]并且,所述第二卡止部插入于所述第一槽部时所形成的第一间隔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止部插入于所述第二槽部时所形成的第二间隔空间的宽度。
[0022]并且,所述腔室的内侧面形成为从所述腔室的下侧向上侧逐渐变小的锥形,以对所述第二卡止部的插入进行引导。
[0023]并且,随着所述第二卡止部插入到所述腔室的内侧,在所述第二卡止部和所述腔室之间的间隔空间中所形成的液压逐渐增加。并且,所述第二卡止部的外周面形成为所述第二卡止部的外径从上侧向下侧逐渐变大的锥形。
[0024]并且,随着所述第二卡止部插入到所述腔室的内侧,在所述第二卡止部和所述腔室之间的间隔空间中所形成的液压逐渐减少。
[0025]并且,包括:保持器,其设置于位于所述气缸的内部空间的所述活塞杆并与所述导杆的下部连接,在所述保持器的下侧形成有腔室;以及第一弹簧引导件,其结合于所述回弹弹簧的一侧,并且在所述活塞杆进行回弹冲程时插入于所述腔室。
[0026]并且,所述保持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为具有中空部的圆柱形形状,所述活塞杆贯通所述本体,所述腔室形成为沿着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朝向上表面的方向以设定深度凹陷而成的凹槽形态。
[0027]并且,所述第一弹簧引导件包括:插入部,其插入于所述回弹弹簧的内部;以及卡止部,其从所述插入部的上表面延伸,并且形成为具有比所述插入部的外径大的外径,以卡止在所述回弹弹簧的一侧,所述卡止部插入于所述腔室。
[0028]并且,所述卡止部形成为其外径小于所述腔室的内径,以在所述卡止部插入于所述腔室时,在所述卡止部的外周面和所述腔室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
[0029]并且,所述腔室的内侧面形成为从所述腔室的下侧向上侧逐渐变小的锥形,以对所述卡止部的插入进行引导。
[0030]并且,随着所述卡止部插入到所述腔室的内侧,在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腔室之间的间隔空间中所形成的液压逐渐增加。
[0031]并且,所述卡止部的外周面形成为所述卡止部的外径从上侧向下侧逐渐变大的锥形。
[0032]并且,随着所述卡止部插入到所述腔室的内侧,在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腔室之间的间隔空间中所形成的液压逐渐减小。
[0033]其他实施例中的具体细节包括在详细说明和附图中。
[0034]专利技术效果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制动阻尼器,具有以下效果。
[0036]第一、通过使冲击缓冲单元产生阻尼力来吸收回弹弹簧与导杆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噪音,从而能够防止产生噪音。
[0037]第二、通过对产生阻尼力的第一弹簧引导件和腔室之间的间隔空间的宽度进行调节来能够调整阻尼力的大小,并且对应于回弹弹簧的弹簧系数而能够调整阻尼力的大小。
[0038]尤其,随着间隔空间的宽度增大,能够充分地利用回弹弹簧的功能或回弹弹簧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功能,同时只有在施加有速度较快的大冲击量时才能防止产生噪音,并且随着间隔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制动阻尼器,其中,包括:气缸,储存有工作流体;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侧插入结合于所述气缸的内部空间;导杆,结合于所述气缸的一侧,所述活塞杆贯通所述导杆;回弹弹簧,以围绕位于所述气缸的内部空间的所述活塞杆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回弹弹簧的一侧结合于所述导杆;以及冲击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导杆和所述回弹弹簧之间,当所述活塞杆进行回弹冲程时,所述冲击缓冲单元的一侧通过被压缩的所述回弹弹簧来插入所述导杆,以通过所述工作流体的液压产生阻尼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制动阻尼器,其中,所述冲击缓冲单元包括:腔室,形成于所述导杆的下侧;以及第一弹簧引导件,结合于所述回弹弹簧的一侧,当所述活塞杆进行回弹冲程时,所述第一弹簧引导件的上侧插入所述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制动阻尼器,其中,所述导杆包括:本体部,插入所述气缸的内部空间;以及第一卡止部,从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卡止部卡止于所述气缸,使得所述本体部无法以设定长度以上插入所述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制动阻尼器,其中,所述腔室形成为沿着从所述本体部的下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卡止部的上表面的方向以设定深度凹陷而成的凹槽形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制动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引导件包括:插入部,插入所述回弹弹簧的内部;以及第二卡止部,从所述插入部的上表面延伸形成,并且形成为具有比所述插入部的外径大的外径,使得所述第二卡止部卡止在所述回弹弹簧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止部插入所述腔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制动阻尼器,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二卡止部的外径形成为小于所述腔室的内径,当所述第二卡止部插入所述腔室时,在所述第二卡止部的外周面和所述腔室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制动阻尼器,其中,所述腔室包括:第一槽部,沿着从所述本体部的下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卡止部的上表面的方向以设定深度凹陷形成;以及第二槽部,沿着从所述第一槽部朝向所述第一卡止部的上表面的方向以设定深度凹陷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制动阻尼器,其中,在所述第二卡止部插入所述第一槽部时形成的第一间隔空间的宽度大于在所述第二
卡止部插入所述第二槽部时形成的第二间隔空间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制动阻尼器,其中,所述腔室的内侧面形成为从所述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恩中
申请(专利权)人:汉拿万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