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09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一种端盖组件包括盖体、连接件及电极端子,连接件设置于盖体上,电极端子沿盖体的厚度方向穿设于盖体及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及连接于第一连接段的倾斜段,倾斜段在相交于盖体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延伸,倾斜段抵接于盖体上;第一连接段在垂直于盖体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延伸,电极端子的一端穿设于连接件且与第一连接段铆接配合,电极端子的另一端与盖体铆接配合。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及上述端盖组件,壳体具有开口,盖体盖设于开口。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或上述的电池。上述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连接件在压铆时不易变形。铆时不易变形。铆时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充放电性能、续航能力等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动力电池为一种可充电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0003]现有的电池端盖的电极端子与铝压块焊接,以使电极端子固定在盖体上。铝压块可以为开设有通孔的环形结构件,其也可以简称为抵接件或者连接件。为保证焊接质量,铝压块需要一定的厚度。后来提出了电极端子与铝压块铆接的方式来固定其在盖体上的位置,但在铆接过程中极易变形,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电池端盖在铆接过程中连接件极易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5]一种端盖组件包括盖体、连接件及电极端子,连接件设置于盖体上,电极端子沿盖体的厚度方向穿设于盖体及连接件;其中,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及连接于第一连接段的倾斜段,倾斜段在相交于盖体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延伸,倾斜段抵接于盖体上;第一连接段在垂直于盖体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延伸,电极端子的一端穿设于连接件且与第一连接段铆接配合,电极端子的另一端与盖体铆接配合。上述的端盖组件,连接件的倾斜段抵接于盖体上,电极端子的一端穿过连接件且与第一连接段铆接配合,压铆时使连接件仅受沿盖体的厚度方向的应力,以缓解铆接时连接件因受其他方向应力而出现上翘变形的情况。
[000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分别设于倾斜段的两端,第二连接段在垂直于盖体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延伸,第二连接段搭接于盖体上。如此,电极端子的一端穿过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段且与第一连接段铆接配合,倾斜段和第二连接段搭接于盖体上,增大连接件与盖体的搭接面积,进而增大受力面积,将压铆压力传递到盖体上,有利于提升连接件的抗变形能力。
[000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由倾斜段连接第一连接段的一端到倾斜段连接第二连接段的一端,倾斜段向远离盖体的方向倾斜。如此,电极端子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铆接配合时,倾斜段不会对电机端子的一端压铆变形产生干涉。
[000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盖体的厚度方向上,连接件远离盖体的一端不超过电极端子穿设于连接件的一端。如此,在连接件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上,限制连接件在盖体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缓解电池单体的整体厚度过大而浪费过多空间。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端子包括本体及固定于本体的极柱,本体抵接于盖体背离连接件的一端上,极柱穿设于盖体及连接件,且极柱穿设于盖体及连接件的一端与第
一连接段铆接配合。如此,极柱的端部仅铆接于第一连接段,连接件仅受沿盖体的厚度方向的应力,缓解压铆时连接件受其他方向应力而上翘变形。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极柱包括相连的第一极柱部及第二极柱部,第二极柱部的直径大于第一极柱部,第一极柱部的一端连接于本体,第一极柱部的另一端穿过盖体及第一连接段并与第二极柱部连接,第二极柱部压铆于第一连接段背离盖体的一侧。如此,通过挤压极柱,进而使得极柱受压变形而产生直径大于第一极柱部的第二极柱部,第二极柱部压铆于第一连接段,顺畅地实现连接件与电极端子固定,结构简单,无需焊接。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盖体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段未连接倾斜段的一端伸入到第一安装孔中。如此,第一连接段未连接倾斜段的一端伸入到第一安装孔中,为电极端子穿过第一连接段的一端提供更多铆接位置,结构稳定。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倾斜段的横截断面呈波浪状。如此,波浪状使得连接件结构更为稳定,进一步提升连接件的机械强度,减少连接件在压铆时发生形变。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设于连接件及盖体之间。如此,实现连接件与盖体绝缘,同时限定连接件的位置,进一步提高铆接位置的结构可靠性。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盖体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绝缘件至少部分容置第一凹槽内以限位第一绝缘件。如此,使第一绝缘件与盖体限位配合,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固性。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件,第二绝缘件设于盖体背离连接件的一侧,第二绝缘件背离盖体的一侧与电极端子背离连接件的一侧铆接配合。如此,实现盖体及电极端子绝缘,同时第二绝缘件背离盖体的一侧与电极端子背离连接件的一侧铆接配合,也限定了第二绝缘件的位置,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固性。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端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夹设于电极端子与盖体之间。如此,通过密封件隔绝极柱及盖体,提高结构密封性。
[0017]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及上述端盖组件,壳体具有开口,盖体盖设于开口。上述的电池单体,其端盖组件的连接件在压铆时不易变形。
[0018]一种电池包括箱体和上述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设置于箱体内。上述的电池单体的端盖组件的连接件在压铆时不易变形。
[0019]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或者包括上述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上述的用电设备,其包含的电池单体的端盖组件的连接件在压铆时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实施例中车辆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实施例中电池的示意图;
[0022]图3为一实施例中电池单体的示意图;
[0023]图4为一实施例中端盖组件的爆炸图;
[0024]图5为图4所示端盖组件的俯视图;
[0025]图6为图5所示端盖组件A

A面剖视图;
[0026]图7为图5所示端盖组件中盖体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车辆;11、控制器;12、马达;20、电池;21、箱体;21a、第一部分;21b、第二部分;22、电池单体;23、壳体;23a、开口;24、电极组件;25、端盖组件;100、盖体;101、第一安装孔;102、第一凹槽;103、倒角部;104、第二凹槽;200、连接件;201、第二安装孔;210、第一连接段;220、倾斜段;230、第二连接段;300、电极端子;310、本体;320、极柱;321、第一极柱部;322、第二极柱部;400、第一绝缘件;410、容置槽;420、台阶部;500、第二绝缘件;60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组件(25),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00);连接件(200),设置于所述盖体(100)上;电极端子(300),沿所述盖体(100)的厚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盖体(100)及所述连接件(200);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210)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倾斜段(220),所述倾斜段(220)在相交于所述盖体(10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延伸,所述倾斜段(220)抵接于所述盖体(100)上;所述第一连接段(210)在垂直于所述盖体(10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延伸,所述电极端子(30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连接件(200)且仅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铆接配合,所述电极端子(300)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100)铆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2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0)还包括第二连接段(230),所述第二连接段(230)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分别设于所述倾斜段(220)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段(230)在垂直于所述盖体(10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段(230)搭接于所述盖体(10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25),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倾斜段(22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一端到所述倾斜段(22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230)的一端,所述倾斜段(220)向远离所述盖体(100)的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2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连接件(200)远离所述盖体(100)的一端不超过所述电极端子(300)穿设于所述连接件(200)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2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300) 包括本体(310)及固定于所述本体(310)的极柱(320),所述本体(310)抵接于所述盖体(100)背离所述连接件(200)的一端上,所述极柱(320)穿设于所述盖体(100)及所述连接件(200),且所述极柱(320)穿过所述盖体(100)及所述连接件(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铆接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盖组件(25),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320)包括相连的第一极柱部(321)及第二极柱部(322),所述第二极柱部(3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极柱部(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