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罐循环水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488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酵罐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沉淀池、增压泵、板式热交换器、冷却水圈和回流装置,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包括交换器本体、第一介质入水口、第一介质出水口、第二介质入水口和第二介质出水口,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入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冷却水圈与所述第一介质出水口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回流装置一端可收集喷淋液,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沉淀池内,有益效果:有效形成喷淋循环,同时对循环喷淋液进行有效换热,一方面保证喷淋效果,另一方面形成循环,更加节约能源;(2)自动加液,自动喷淋,更为节约人工。更为节约人工。更为节约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罐循环水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相关
,具体为一种发酵罐循环水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0003]发酵罐是食用菌、酿造和生物医药等行业普遍使用的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通过发酵罐,更多的无菌操作得以更好实现,大大加快了操作的标准化、无菌化和现代化进程。
[0004]发酵罐在使用前往往要经过高温灭菌处理,以祛除罐内杂菌,利于所需微生物生长,灭菌后的降温也是重要的一个步骤,而水淋降温是目前各行业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降温方式。
[0005]传统的发酵罐冷却都是冷水直接喷淋,喷淋后的喷淋液直接排出,较为浪费资源,同时降温的效率比较低下,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发酵罐冷却都是冷水直接喷淋,喷淋后的喷淋液直接排出,较为浪费资源,同时降温的效率比较低下,成本较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罐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沉淀池、增压泵、板式热交换器、冷却水圈和回流装置,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包括交换器本体、第一介质入水口、第一介质出水口、第二介质入水口和第二介质出水口,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入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冷却水圈与所述第一介质出水口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回流装置一端可收集喷淋液,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沉淀池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一端设有第一水泵,另一端设有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开关与所述第一水泵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侧边设有溢水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泵的入水口处设有过滤袋。
[0013]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污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圈为多组,且多组所述冷却水圈相互并联。
[001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冷却水圈上均设有球阀开关。
[0016]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启停开关和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二介质入水口上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启停开关与所述增压泵第二水泵和时间继电器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圈为一环形水圈,所述冷却水圈下部等角度设有喷淋口。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有效形成喷淋循环,同时对循环喷淋液进行有效换热,一方面保证喷淋效果,另一方面形成循环,更加节约能源;
[0021](2)自动加液,自动喷淋,更为节约人工;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系统图;
[0024]图3为冷却水圈使用示意图;
[0025]图中:1

进水管、2

沉淀池、3

增压泵、4

板式热交换器、5

冷却水圈、6

回流装置、7

第一水泵、8

液位开关、9

过滤袋、10

排污口、11

球阀开关、12

启停开关、13

时间继电器、14

第二水泵;
[0026]4a

交换器本体、4b

第一介质入水口、4c

第一介质出水口、4d

第二介质入水口、4e

第二介质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发酵罐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1、沉淀池2、增压泵3、板式热交换器4、冷却水圈5和回流装置6,增压泵3设于沉淀池2内,板式热交换器4包括交换器本体4a、第一介质入水口4b、第一介质出水口4c、第二介质入水口4d和第二介质出水口4e,增压泵3的出水口与第一介质入水口4b通过水管连接,冷却水圈5与第一介质出水口4c通过水管相连接,回流装置6一端可收集喷淋液,另一端连接于沉淀池2内。
[0029]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冷却水圈套5在发酵罐上部,然后打开增压泵3,将沉淀池2内的喷淋液吸入并经过换热器降温后喷淋到发酵罐上,完成对发酵罐的降温作业,同时,喷淋液经过回流装置6可以回收至沉淀池内进行二次使用,实际作业中,发酵罐是在喷淋房进行喷淋降温,沉淀池高度低于喷淋房地面高度,回流装置6为一条明沟,此时喷淋液经过喷淋后经过明沟可直接回流到沉淀池内,也可用集水槽对对喷淋液进行收集后通过水泵注入沉淀池内。
[0030]进一步的,进水管1一端设有第一水泵7,另一端设有液位开关8,液位开关8与第一水泵7电性连接,当液面较低时,浮球开关8可以控制第一水泵7进行加液,当液位较高时,停止加液,自动加液更为便捷;沉淀池2侧边设有溢水口,如浮球开关8突发性故障,多余补给水可通过溢水口排出沉淀池,防止出现水漫出冷却室的问题。
[0031]进一步的,增压泵3的入水口处设有过滤袋9,便于过滤水中杂质,以解决发酵罐长时间使用积累水垢的问题;沉淀池2底部设有排污口10,当循环水使用时间较长,通过排水口10可实现轻松换水,方便沉淀池内卫生清理。
[0032]进一步的,冷却水圈5为多组,且多组冷却水圈5相互并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0033]进一步的,每个冷却水圈5上均设有球阀开关11,球阀开关11的闭合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独立控制冷却水圈内水流大小,减小不同发酵罐之间温度差异。
[0034]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启停开关12和时间继电器13,第二介质入水口上连接有第二水泵14,启停开关12与增压泵3第二水泵14和时间继电器13电性连接,当需要喷淋时,启停开关12控制增压泵3和第二水泵14作业,第二水泵14将温度较低的介质送入板式热交换器4内对喷淋液进行降温,增压泵3将喷淋液送入冷却水圈5进行喷淋降温,当不需要喷淋时,停止作业,更加节能。
[0035]进一步的,冷却水圈5为一环形水圈,冷却水圈下部等角度设有喷淋口,周边同时喷淋,有效提高降温效率和保证降温的均一性。
[00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罐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沉淀池(2)、增压泵(3)、板式热交换器(4)、冷却水圈(5)和回流装置(6),所述增压泵(3)设于所述沉淀池(2)内,所述板式热交换器(4)包括交换器本体(4a)、第一介质入水口(4b)、第一介质出水口(4c)、第二介质入水口(4d)和第二介质出水口(4e),所述增压泵(3)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入水口(4b)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冷却水圈(5)与所述第一介质出水口(4c)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回流装置(6)一端可收集喷淋液,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沉淀池(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罐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一端设有第一水泵(7),另一端设有液位开关(8),所述液位开关(8)与所述第一水泵(7)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罐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侧边设有溢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创余养朝郑列宜冯占李兵敬胡明
申请(专利权)人:泗阳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