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479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9
本申请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该后备电源包括设置在风电机组轮毂内的充电支路、电容支路和单向导通支路;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入端连接于交流电源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交流电源提供的电能;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入端还连接于电压检测点,用于对所述电容支路的电压进行检测;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支路,用于在电网正常供电时向所述电容支路充电;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单向导通支路与变桨系统的母线连接;所述电容支路用于在电网非正常供电时向所述变桨系统提供电量。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变桨系统无法获得能量的情况下,可以使变桨系统正常顺桨。可以使变桨系统正常顺桨。可以使变桨系统正常顺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


[0001]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变桨系统是风电机组中重要的执行机构。变桨系统以变桨电动机为工作动力,通过变桨驱动器来控制电动机带动桨叶进行变桨。
[0003]在现有技术中,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一般由铅酸电池组成,放置于机舱内。但是,铅酸电池存在工作寿命短、保养维护复杂、充放电性能差等缺点。另外,由于铅酸电池放置于机舱内,所以当滑环出现故障时,变桨系统由于无法获得能量而不能正常的顺桨,这样会导致风电机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不仅可以提高后备电源的工作寿命,还可以使变桨系统在无法获得能量的情况下正常顺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包括:设置在风电机组轮毂内的充电支路、电容支路和单向导通支路;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入端连接于交流电源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交流电源提供的电能;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入端还连接于电压检测点,用于对所述电容支路的电压进行检测;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支路,用于在电网正常供电时向所述电容支路充电;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单向导通支路与变桨系统的母线连接;所述电容支路用于在电网非正常供电时向所述变桨系统提供电量。
[0006]由上,在电网正常供电时,通过充电支路向电容支路充电;在电网非正常供电时,通过电容支路的放电来使变桨系统安全顺桨,保证了风电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另外,本申请提供的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具有寿命长,充点电简单等优点。除此之外,本方面提供的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还提供了电容支路电压检测功能,从而方便对该后备电源的检测,保证该后备电源的正常工作。
[0007]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充电支路包括:空气开关、充电器、继电器和线缆连接装置;所述空气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空气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零线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充电器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充电器的负向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充电器的正向输出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充电器的负向输出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四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四连接端口还与所述变桨系统母线的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点连接,所述继
电器的常开端与所述电容支路连接。
[0008]由上,本方面提供的充电支路不仅可以实现对电容支路的充电,还可以实现对电容支路电压的检测,从而保证后备电源的正常工作。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电容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电容组,所述电容组中包括多个串联的电容;所述电容组中任意两个电容中间的连接点之一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端连接。
[0009]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电容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电容组,所述电容组中包括多个串联的电容;所述电容组中任意两个电容中间的连接点之一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端连接。
[0010]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所述电容支路包括多个电容组时,所述多个电容组之间并联连接。
[0011]由上,通过设置多个电容组可以合理利用轮毂内的空间。
[0012]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单向导通支路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变桨系统母线的正极连接。
[0013]由上,通过单向导通支路阻挡了母线电压向该后备电源的回流,从而保证该后备电源的正常工作。
[0014]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电容支路的总电压低于所述变桨系统的母线电压。
[0015]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变桨系统包括:变桨驱动器和变桨电机;所述变桨驱动器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变桨系统母线的正极连接,所述变桨驱动器的负向输入端与所述变桨系统母线的负极连接;所述变桨驱动器与所述变桨电机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变桨电机。
[001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的检测方法,包括:在非巡检模式时:控制充电支路中的空气开关、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以及继电器的常闭端导通,控制充电支路中继电器的常开端断开,在电压检测点处获取第一电压值;当所述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时,控制风电机组停机。
[0017]作为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在对电容支路的电压进行巡检时:控制充电支路中的空气开关、和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断开,且控制继电器的常闭端和常开端之间导通,在电压检测点处获取第二电压值;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值判断所述电容支路中的电容的电压是否存在故障。
[0018]作为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在对电容支路的能量进行巡检时:获取所述非巡检模式下的电容支路的电压值;控制桨叶开桨的角度为0
°
;控制充电支路中的空气开关、继电器的常开端、以及变桨系统母线电源断开,控制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以及继电器的常闭端导通;所述电容支路向所述变桨系统供电使所述桨叶开桨的角度从0
°
顺桨到90
°
,并获取所述桨叶开桨的角度为90
°
时所述电容支路的第三电压值;根据所述电容支路的电压值和所述第三电压值的差值与第二预设电压值的大小关系,判断所述电容支路的能量是否存在异常。
[0019]由上,通过本方面提供的检测方法,可以在日常巡检和非日常巡检时对后备电源进行检测,在日常巡检时,还提供了对电容支路的电压和能量的巡检,从而从多方面保证了
该后备电源的可靠性。
[0020]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的结构性示意性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性示意性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性示意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词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模块A、模块B、模块C等类似用语,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5]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表示步骤的标号,如S110、S120
……
等,并不表示一定会按此步骤执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前后步骤的顺序,或同时执行。
[0026]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风电机组轮毂内的充电支路、电容支路和单向导通支路;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入端连接于交流电源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交流电源提供的电能;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入端还连接于电压检测点,用于对所述电容支路的电压进行检测;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支路,用于在电网正常供电时向所述电容支路充电;所述充电支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单向导通支路与变桨系统的母线连接;所述电容支路用于在电网非正常供电时向所述变桨系统提供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支路包括:空气开关、充电器、继电器和线缆连接装置;所述空气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空气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零线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充电器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充电器的负向输入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充电器的正向输出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充电器的负向输出端与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四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线缆连接装置的第四连接端口还与所述变桨系统母线的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河田月葆刘志管宇李磊赵明政
申请(专利权)人: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