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剂量可抛弃型粉雾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4394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2
一种单剂量可抛弃型粉雾剂装置,属医疗器械领域。由底盖、吸嘴和滑盖组成;吸嘴和滑盖装配在底盖的一侧;吸嘴装配在底盖的前半部分,滑盖装配在底盖的后半部分;在底盖上设置有依次贯通的进气口、药坑、进药通道和涡旋腔;在涡旋腔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侧进气口;在吸嘴本体中设置有依次贯通的上升气道和出药口;在底盖、吸嘴和滑盖装配为一体后,进气口、药坑、进药通道、涡旋腔、上升气道和出药口,构成一个完整的流道腔体;其通过滑开滑盖,装入药粉,关上滑盖三个步骤,来实现药坑中药粉的灌装操作。其采用滑盖结构,便于内置药物粉末的灌装操作或补充,可在一次性使用型和重复使用型之间进行切换。可广泛用于吸入式给药装置的设计制造领域。领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剂量可抛弃型粉雾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药物输入人体内或输到人体上的吸入式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于肺部给药(或者吸入给药)具有起效快、低毒副作用以及无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该给药方式成为了治疗哮喘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0003]而在众多吸入制剂的剂型中,粉雾剂和其他剂型的吸入制剂相比(如气雾剂、雾化吸入溶液以及雾化吸入混悬液),具有以下优点:
[0004]1)不含抛射剂,对环境友好;
[0005]2)体积小,便于患者携带使用;
[0006]3)药物浪费相对较少等优势和特点。
[0007]因此,粉雾剂逐渐成为国际上一些研究吸入制剂的制药公司及研究机构的研究重点。
[0008]和一般传统的粉雾剂装置相比(如胶囊粉雾剂、囊泡型粉雾剂以及储库型粉雾剂),单剂量抛弃型粉雾剂装置的特点是患者用完单吸药物之后,装置直接被丢弃不再使用,一般而言这类装置的内部结构较为的简单(较胶囊、储库以及囊泡型装置),制造成本较为低廉。
[0009]目前,这类装置已经开始应用于疫苗以及其他大分子药物的递送。传统的疫苗给药方式为注射,因而存在针头感染的风险(对于欠发达地区)。而采用吸入给药的方式,不仅可避免上述风险,也可以使得药物起效变快。
[0010]国内目前关于可抛弃型粉雾剂装置的设计以及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这方面的产品(装置产品)。2010年,以Hovione公司研制的作为载药装置,产品在日本上市。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商业获批的抛弃型粉雾剂装置产品。
[0011]装置通过狭小的进气口,加速通过的气流,从而使得气流在流道内部的湍流程度加剧,加速颗粒和装置壁面之间的碰撞;该装置在使用时的药物分散过程会产生相对较高的流阻,而较高的流阻可能会造成患者吸入药物比较困难,影响患者吸入体验,带来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影响最终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此外,装置的药粉是灌装在其装置的移动药仓之内,移动药仓上下皆有通孔,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灌装设备来进行灌装,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通用型灌装设备更高。
[0012]相比于另外一款抛弃型粉雾剂装置Cyclops在吸入药物时流阻更低,但是Cyclops装置有三个零部件,灌装时先要将粉末灌装至铝箔泡罩内,然后将铝箔泡罩安装至对应的位置,然后将三个零件进行安装,在工业化生产的灌装环节依然不方便,不适用于需要调整粉雾剂装置的吸入产品的早期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剂量可抛弃型粉雾剂装置。其通过模块化结构设计模式,采用滑盖形式的设计结构,便于内置药物粉末的灌装操作;在维持流道主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装置本身可在一次性使用型和重复使用型之间进行切换,以满足不同的处方需求;装置本身结构简单,零件数量简化至最小(仅3个部件),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剂量可抛弃型粉雾剂装置,其特征是:
[0015]粉雾剂装置由底盖、吸嘴和滑盖三部分组成;
[0016]所述的吸嘴和滑盖分别装配在所述底盖的一侧;
[0017]其中,所述的吸嘴装配在所述的底盖的前半部分;所述的滑盖装配在所述的底盖的后半部分;
[0018]在所述的底盖上,沿着底盖的纵向轴线,设置有依次贯通的进气口、药坑、进药通道和涡旋腔;
[0019]在涡旋腔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侧进气口;
[0020]在所述吸嘴的本体中,沿着吸嘴的纵向轴线,设置有依次贯通的上升气道和出药口;
[0021]在所述滑盖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弯曲突出,用于将进气口进入的气流导入药坑内,以方便协助带走药坑中的药粉;
[0022]在所述的底盖、吸嘴和滑盖装配为一体后,所述的进气口、药坑、进药通道、涡旋腔、上升气道和出药口,构成一个完整的流道腔体;
[0023]所述的粉雾剂装置,通过滑开滑盖,装入药粉,关上滑盖三个步骤,来实现药坑中药粉的灌装操作。
[0024]具体的,在所述的底盖上设置有滑道,所述的滑盖可沿滑道滑动开、合。
[0025]进一步的,所述的粉雾剂装置采用滑盖的可滑动开、合设计结构,来便于药坑中药粉的灌装操作或补充。
[0026]进一步的,在涡旋腔的侧面,设置有两个侧进气口;
[0027]所述的两个侧进气口,以进药通道的纵向轴心线为对称轴线,轴向对称或镜像对称地设置在涡旋腔的两侧;
[0028]或者,所述的两个侧进气口,以涡旋腔的中心为轴心,与进气口旋转对称地设置在涡旋腔的两侧。
[0029]进一步的,所述上升气道的进口端,设置在涡旋腔的上方,所述上升气道的出口端,与出药口相接。
[0030]具体的,在所述底盖与滑盖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突出插销结构和对应的插销孔结构,在滑盖与吸嘴的接触面上,同样也分别设置有突出插销结构和对应的插销孔结构;
[0031]当滑盖沿滑道向前滑动到位后,相应的突出插销结构卡入对应的插销孔内,使得滑盖与底盖之间,以及滑盖与吸嘴之间,固接为一体,底盖、吸嘴和滑盖三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式结构。
[0032]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粉雾剂装置,在不改变装置内部的流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药粉的充填方式,进而实现整个装置的使用在单剂量重复使用型和单剂量可抛弃型之间任意切换。
[0033]进一步的,所述药粉的充填方式包括事先将药粉灌装入含一个个小剂量的铝箔板上,在用的时候掰下一小剂量,装入装置的药坑内,然后拔开铝箔条,即可实现药粉的单次填充功能,进而实现整个装置的单剂量重复使用型功能。
[0034]进一步的,所述药粉的充填方式包括直接将药粉灌装入装置的药坑内,然后使用铝箔将药坑封上,完成药粉的一次性填充功能,进而实现整个装置的单剂量可抛弃型功能。
[0035]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36]1.本装置内置药物粉末的灌装部分,用了滑盖结构的设计形式,便于粉末灌装操作或补充;
[0037]2.装置的整体采用模块化定制的结构设计,使得吸嘴和底盖内部的腔道形状均可以根据药物处方的特点单独进行设计;
[0038]3.由于采用了滑盖结构,使得内置药物粉末的灌装或补充的模式易于改变,与吸嘴和底盖内部的腔道形状无关,在维持内部的主要结构(即流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装置本身可在抛弃型和重复使用型之间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0039]图1a是本专利技术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b是底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1]图2a是本专利技术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b是吸嘴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3]图3a是本专利技术滑盖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3b是滑盖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5]图4是本专利技术吸入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6]图5是本专利技术吸入装置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剂量可抛弃型粉雾剂装置,其特征是:粉雾剂装置由底盖、吸嘴和滑盖三部分组成;所述的吸嘴和滑盖分别装配在所述底盖的一侧;其中,所述的吸嘴装配在所述的底盖的前半部分;所述的滑盖装配在所述的底盖的后半部分;在所述的底盖上,沿着底盖的纵向轴线,设置有依次贯通的进气口、药坑、进药通道和涡旋腔;在涡旋腔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侧进气口;在所述吸嘴的本体中,沿着吸嘴的纵向轴线,设置有依次贯通的上升气道和出药口;在所述滑盖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弯曲突出,用于将进气口进入的气流导入药坑内,以方便协助带走药坑中的药粉;在所述的底盖、吸嘴和滑盖装配为一体后,所述的进气口、药坑、进药通道、涡旋腔、上升气道和出药口,构成一个完整的流道腔体;所述的粉雾剂装置,通过滑开滑盖,装入药粉,关上滑盖三个步骤,来实现药坑中药粉的灌装操作。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剂量可抛弃型粉雾剂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底盖上设置有滑道,所述的滑盖可沿滑道滑动开、合。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剂量可抛弃型粉雾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粉雾剂装置采用滑盖的可滑动开、合设计结构,来便于药坑中药粉的灌装操作或补充。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剂量可抛弃型粉雾剂装置,其特征是在涡旋腔的侧面,设置有两个侧进气口;所述的两个侧进气口,以进药通道的纵向轴心线为对称轴线,轴向对称或镜像对称地设置在涡旋腔的两侧;或者,所述的两个侧进气口,以涡旋腔的中心为轴心,与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胡齐谭中华罗国军杜狄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臣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