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20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塑封电机包括塑封定子、转子、端盖和减震圈,转子嵌装在塑封定子的内部,端盖安装在塑封定子的顶部,端盖的中间位置向上凸出设置有用以安装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座,减震圈包括环形套筒和封闭于环形套筒的一端的端板,环形套筒套设在第一轴承座的外面,且端板遮盖第一轴承座的顶面,环形套筒的内壁上至少凹设有一个用以排气的导气槽,使得在安装减震圈时,环形套筒内部的气体可经导气槽排出,通过改变减震圈的结构,可对第一轴承座起到密封作用,降低第一轴承座被腐蚀的风险,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还可降低压装第一减震圈时所产生的压力,使得第一减震圈的安装变得更加轻松。得更加轻松。得更加轻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家用空调的壁挂机上一般使用的塑封电机,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塑封电机包括塑封定子1A、转子2A、端盖3A、转轴5A、第一轴承6A和第二轴承7A,塑封定子1A包括定子铁芯11A、轴承支架12A、线圈绕组13A、端部绝缘14A和塑封体15A,定子铁芯11A安装端部绝缘14A后卷绕线圈绕组13A,定子铁芯11A、轴承支架12A、线圈绕组13A和端部绝缘14A通过塑封体15A注塑成一个整体,轴承支架12A位于塑封体15A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塑封体15A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凸出设置有凸环17A,凸环17A包裹在所述轴承支架12A外面,端盖3A安装在塑封定子1A的塑封体15A的顶部,端盖3A的中间位置向上凸出设置有第一轴承座31A,第一轴承6A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31A里,轴承支架12A的中间位置往下凸出设置有第二轴承座16A,第二轴承7A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6A里,转轴5A支承在第一轴承6A和第二轴承7A之间,且转轴5A的一端伸出于塑封定子1A的端部,转子2A嵌装在塑封定子1A的内部并套设在转轴5A外面。
[0003]在设计时,为保护第一轴承6A和第二轴承7A、降低电机的噪音,一般都会在塑封体15A的凸环17A与端盖3A的第一轴承座31A的外面分别加装第一减震圈和第二减震圈4A,第一减震圈和第二减震圈4A都是采用压装的方式安装到塑封体15A的凸环17A与端盖3A的第一轴承座31A的外面的。r/>[0004]现有的塑封电机为减轻重量、减少体积,一般会将端盖3A设计成薄板状结构,为了确保端盖3A的强度,一般情况下端盖3A都是选用金属材料制造,具体地,端盖3A是选用钢板制造的,而安装在端盖3A的第一轴承座31A外面的第二减震圈4A包括环形套筒41A和设置在环形套筒41A的顶端的环形端板42A(参考图1至图3),将第二减震圈4A的端板设计成环形是为了在压装第二减震圈4A时,使环形套筒41A里的空气可以快速从环形端板42A的中心孔421A排出,以降低环形套筒41A里的空气在压装第二减震圈4A时所产生的压力,使得即使采用人工压装也能快速完成第二减震圈4A的安装,但由于第二减震圈4A的端板42A为环形设计,使得第二减震圈4A并不能对端盖3A的第一轴承座31A起到密封作用,即端盖3A的第一轴承座31A的端面会形成部分外露,加上现有的端盖3A多为钢板制造,若第二减震圈4A结构不能对端盖3A的第一轴承座31A起到密封作用,会使外界水气、液体等物质黏着端盖3A的表面,从而会对端盖3A的第一轴承座31A造成腐蚀,严重时,会对第一轴承6A造成伤害,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确保在安装减震圈时能有效排出减震圈的环形套筒里的空气,又能确保减震圈可对塑封电机的端盖的轴承座起到密封作用的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所述塑封电机包括塑封定子、转子、端盖和减震圈,转子嵌装在塑封定子的内部,端盖安装在塑封定子的顶部,端盖的中间位置向上凸出设置有用以安装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座,减震圈包括环形套筒和封闭于环形套筒的顶端的端板,环形套筒套设在第一轴承座的外面,且端板遮盖第一轴承座的顶面,环形套筒的内壁上至少凹设有一个用以排气的导气槽,使得在安装减震圈时,环形套筒内部的气体可经导气槽排出。
[0008]优选地,于所述环形套筒的底面上设置有集气槽,所述导气槽与集气槽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导气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气槽周向间隔分布在所述环形套筒的内壁上。
[0010]优选地,所述导气槽为沿所述环形套筒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条形槽。
[0011]优选地,所述导气槽为弧形槽或者方形槽或者燕尾槽。
[0012]优选地,所述塑封电机还包括转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里,所述塑封定子包括定子铁芯、轴承支架、线圈绕组、端部绝缘和塑封体,定子铁芯安装端部绝缘后卷绕线圈绕组,定子铁芯、轴承支架、线圈绕组和端部绝缘通过塑封体注塑成一个整体,轴承支架位于塑封体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轴承支架的中间位置往下凸出设置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里,所述端盖安装在塑封体的顶部,转轴支承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且转轴的一端伸出于塑封定子的端部,所述转子套设在转轴外面。
[0013]优选地,所述塑封体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凸出设置有凸环,凸环包裹在所述轴承支架外面。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0015]1)本技术提供的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通过改变减震圈的结构,使得减震圈的环形套筒的顶端用端板封闭,且在环形套筒的内壁上至少凹设有一个用以排气的导气槽,当将减震圈套装到端盖的第一轴承座的外面时,端板可遮盖第一轴承座的顶面,防止第一轴承座局部外露,对第一轴承座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端盖的第一轴承座,降低第一轴承座被腐蚀的风险,进而保护第一轴承座里的第一轴承,可更好地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另外,在环形套筒的内壁上凹设导气槽,使得在安装减震圈时,环形套筒内部的气体可经导气槽排出,从而更好地降低压装第一减震圈时所产生的压力,使得第一减震圈的安装变得更加轻松。
[0016]2)本技术的其它优点在实施例部分展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塑封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塑封电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为图2提供的A

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为本技术提供的塑封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为本技术提供的塑封电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为图5提供的B

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所述塑封电机包括塑封定子1、转子2、端盖3、减震圈4、转轴5、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塑封定子1包括定子铁芯11、轴承支架12、线圈绕组13、端部绝缘14和塑封体15,定子铁芯11安装端部绝缘14后卷绕线圈绕组13,定子铁芯11、轴承支架12、线圈绕组13和端部绝缘14通过塑封体15注塑成一个整体,轴承支架12位于塑封体15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塑封体15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凸出设置有凸环17,凸环17包裹在所述轴承支架12外面,端盖3安装在塑封定子1的塑封体15的顶部,端盖3的中间位置向上凸出设置有第一轴承座31,第一轴承6安装在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包括塑封定子(1)、转子(2)、端盖(3)和减震圈(4),转子(2)嵌装在塑封定子(1)的内部,端盖(3)安装在塑封定子(1)的顶部,端盖(3)的中间位置向上凸出设置有用以安装第一轴承(6)的第一轴承座(31),其特征在于:减震圈(4)包括环形套筒(41)和封闭于环形套筒(41)的顶端的端板(42),环形套筒(41)套设在第一轴承座(31)的外面,且端板(42)遮盖第一轴承座(31)的顶面,环形套筒(41)的内壁上至少凹设有一个用以排气的导气槽(43),使得在安装减震圈(4)时,环形套筒(41)内部的气体可经导气槽(43)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环形套筒(41)的底面上设置有集气槽(44),所述导气槽(43)与集气槽(4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4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气槽(43)周向间隔分布在所述环形套筒(41)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新型减震圈的塑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43)为沿所述环形套筒(4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条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乙彪王宗程谢绍保
申请(专利权)人:大洋电机武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