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自卸式装载车的污泥接收及密封除尘装置,包括接受污泥的接收仓、所述接收仓上部设置有接收仓密封罩,所述接收仓密封罩顶部设有密封罩顶抽风装置,所述接收仓底部与板带输送机密封连接,所述板带输送机靠近接收仓的位置设置有板带机抽风装置,所述板带输送机与污泥处置计量装置连接,所述板带输送机与污泥处置计量装置的连接处设有板带机头抽风装置,所述密封罩顶抽风装置与除尘器入口连接,所述板带输送机上板带机抽风装置处通过管道与除尘器连接,本装置较传统储坑式接收设计,占地面积小,布置更加灵活,针对粉尘类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扬尘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实现更好的密封除尘效果。实现更好的密封除尘效果。实现更好的密封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自卸式装载车的污泥接收及密封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卸式装载车的污泥接收及密封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过干化处理的市政污泥不同于原始的市政污泥,其污泥主要为细小颗粒状,有一定流动性,易扬尘,且仍具有较强异味。经过干化的市政污泥运至污泥最终处置单位多采取自卸式卡车进行运输,如何在确保快速卸车的同时降低污泥扬尘,减少异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污泥处置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0003]目前针对各类废弃物处置过程中接收系统主要为在系统内设置一个或多个专用的垃圾储坑,储坑上建设车间厂房,确保储坑内及储坑上部空间整体密闭,储坑外设置密封门,卸料时密封门开启,车辆通过密封门洞进行卸料。相关恶臭控制措施主要为利用对储坑的整体抽风实现微负压降低恶臭外溢。中国专利技术公开说明书CN107716505A公开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系统垃圾储存车间废气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系统垃圾储存车间废气处理装置的垃圾储存车间(1)内设置多个垃圾储坑(2),垃圾储存车间(1)上设置垃圾卸载门(4)和抽风机(5),抽风机(5)与控制部件(6)连接,抽风机(5)与篦冷机(7)的冷却腔连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系统垃圾储存车间废气处理装置,对封闭的垃圾存储车间抽取真空,形成负压,以保证废气不外泄,并利用水泥生产的工艺特点,将废气引入燃烧系统,最终实现废气的无害化处理。但是上述技术适用于处置大批量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种类比较杂,无法通过单套系统设备实现稳定接收,因此设置较大的垃圾接收坑,为确保有效防止异味外溢,只能对整个厂房进行抽风并处理,对整个储坑进行抽风风量大,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上述技术未考虑扬尘处理问题:干化污泥为细小颗粒状,极易产生扬尘,且降尘时间长,对环境污染大,如无法有效控制卸料过程中的扬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于上述技术主要针对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不具备很强的易扬尘特性,因此项目未考虑卸车过程中的扬尘控制问题,密封门在卸料过程中完全开启无法有效控制粉尘外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卸式装载车的污泥接收及密封除尘装置,通过一套针对性设计的卸料系统解决干化污泥卸料过程中的扬尘及恶臭控制问题;解决不同规格卸料车辆的适应性问题;实现快速卸料快速倒运过程,减少卸料坑占地面积实现连续化生产。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适用于自卸式装载车的污泥接收及密封除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尘器、内密封门、密封罩顶抽风装置、接收仓密封罩、接收仓、板带输送机及污泥计量处理装置,所述接收仓设置于卸料平台下方,开口处与平台平齐;所述接收仓上方设置
有接收仓密封罩,所述接收仓密封罩左侧设置有内密封门,所述接收仓密封罩顶部设置有密封罩顶抽风装置,所述密封罩顶抽风装置通过管道连接顶部的除尘器;所述接收仓下部通过管道连接板带输送机,所述板带输送机靠近接收仓的位置通过管道连通除尘器,所述板带输送机出料口位置的上下通过管道分别与除尘器、污泥计量处理装置连接。
[0007]所述接收仓内底面设置有仓底格栅。
[0008]所述板带输送机在靠近接收仓位置的管道处设置有板带机抽风装置,所述板带输送机出料口的管道处设置有板带机头抽风装置。
[0009]所述内密封门包括软性升降帘和软性侧挡帘。
[0010]所述的仓底格栅为抽拉钢筋式。
[0011]所述板带输送机外设置有密封罩。
[0012]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0013]所述内密封门的左侧为卸料口。
[0014]所述接收仓为倒梯台结构。
[00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0016](1)大幅降低抽风量,减少尾气处理难度;
[0017](2)针对粉尘类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扬尘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实现更好的密封除尘效果;
[0018](3)较传统储坑式接收设计,占地面积小,布置更加灵活;
[0019](4)接收装置与计量输送装置联动,无需二次倒运,提高接收中转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
内密封门,2
‑
密封罩顶抽风装置,3
‑
接收仓密封罩,4
‑
接收仓,5
‑
仓底格栅,6
‑
板带输送机,7
‑
板带机抽风装置,8
‑
板带机头抽风装置,9
‑
污泥计量处理装置,10
‑
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一种适用于自卸式装载车的污泥接收及密封除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尘器10、内密封门1、密封罩顶抽风装置2、接收仓密封罩3、接收仓4、板带输送机6及污泥计量处理装置9,所述接收仓4设置于卸料平台下方,开口处与平台平齐;所述接收仓4上方设置有接收仓密封罩3,所述接收仓密封罩3左侧设置有内密封门1,所述接收仓密封罩3顶部设置有密封罩顶抽风装置2,所述密封罩顶抽风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顶部的除尘器10;所述接收仓4下部通过管道连接板带输送机6,所述板带输送机6靠近接收仓4的位置通过管道连通除尘器10,所述板带输送机6出料口位置的上下通过管道分别与除尘器10、污泥计量处理装置9连接。
[002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仓4内底面设置有仓底格栅5。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板带输送机6在靠近接收仓4位置的管道处设置有板带机抽风装置7,所述板带输送机6出料口的管道处设置有板带机头抽风装置8。
[002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密封门1包括软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自卸式装载车的污泥接收及密封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尘器(10)、内密封门(1)、密封罩顶抽风装置(2)、接收仓密封罩(3)、接收仓(4)、板带输送机(6)及污泥计量处理装置(9),所述接收仓(4)设置于卸料平台下方,开口处与平台平齐;所述接收仓(4)上方设置有接收仓密封罩(3),所述接收仓密封罩(3)左侧设置有内密封门(1),所述接收仓密封罩(3)顶部设置有密封罩顶抽风装置(2),所述密封罩顶抽风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顶部的除尘器(10);所述接收仓(4)下部通过管道连接板带输送机(6),所述板带输送机(6)靠近接收仓(4)的位置通过管道连通除尘器(10),所述板带输送机(6)出料口位置的上下通过管道分别与除尘器(10)、污泥计量处理装置(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卸式装载车的污泥接收及密封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仓(4)内底面设置有仓底格栅(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卸式装载车的污泥接收及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陈锐章,沈序辉,赵必胜,罗辉,刁宇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水泥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