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86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属于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技术领域,该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包括路堤本体,抗浸透板,抗浸透板位于路堤本体的一侧端,抗浸透板于路堤本体相贴合,支撑钢板,支撑钢板固定连接于抗浸透板的两侧内壁之间,将混凝土注入抗浸透板的内部,可将支撑钢板和加固钢封起来,支撑钢板和加固钢的配合使用便可起到对混凝土进行加固的作用,水位蔓延过浸水挡墙时,便可通过抗浸透板对水源进行阻拦,防止路堤本体会被水位渗透,影响路基的稳定,在水位下降时,不会有过多的水源继续缠流在抗浸透板的表面,便可以最快的速度将水排出与外部,防止部分水会储存在防渗层上,对行人的安全进行保护。对行人的安全进行保护。对行人的安全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路基边坡防护
,具体涉及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浸水路堤是指路堤本体一侧或两侧经受长期或季节性浸水的路堤,浸水路堤除需要具有荷载的能力,还要受水位变化和水流及波浪的冲击作用,浸水地段经常会遇到路堤基底有透水层,当路堤本体作了不透水的全封闭防护时,若两侧水位的水头差较大,由于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贯穿基底透水层的渗流自下游坡脚附近向上冒出水流(称涌泉)。
[0003]授权公开号“CN214784031U”记载了“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涉及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
其包括路堤本体,所述路堤本体的截面呈梯形状结构且梯形的小端朝上,所述路堤本体邻水一侧设置有用于减少水向内渗透的浸水挡墙,所述浸水挡墙固定连接于地面,且浸水挡墙部分位于水中,所述路堤本体连接于浸水挡墙。本申请具有使山坡邻水一侧的浸水路堤不易发生滑坡迁移的情况的效果”。
[0004]上述专利可以使山坡邻水一侧的浸水路堤不易发生滑坡迁移的情况的效果,但是上述专利中在水位下降之后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将水排出于外部,这样便会导致部分水会储存在防渗层上,若是剩余的水不能够及时清理,这样便会对人员行走造成不方便,不易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水位下降之后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将水排出于外部,这样便会导致部分水会储存在防渗层上,若是剩余的水不能够及时清理,这样便会对人员行走造成不方便,不易进行清理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包括:
[0008]路堤本体;
[0009]抗浸透板,所述抗浸透板位于路堤本体的一侧端,所述抗浸透板于路堤本体相贴合;
[0010]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固定连接于抗浸透板的两侧内壁之间;
[0011]加固钢,所述加固钢固定连接于支撑钢板的上端;
[0012]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抗浸透板的一侧端;
[0013]浸水挡墙,所述浸水挡墙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一侧端;
[0014]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均固定连接于抗浸透板的一侧端;
[0015]引水板,所述引水板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上端。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抗浸透板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菱形防滑
板,所述菱形防滑板的厚度为2cm。
[001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抗浸透板的一侧端设有两个边坡护板。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边坡护板的一侧端均开设有两个圆形孔并贯穿抗浸透板。
[001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四个所述圆形孔内均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圆形孔相匹配。
[002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菱形防滑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菱形防滑板的表面涂有抗腐蚀材料。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方案中,将混凝土注入抗浸透板的内部,可将支撑钢板和加固钢封起来,支撑钢板和加固钢的配合使用便可起到对混凝土进行加固的作用,水位蔓延过浸水挡墙时,便可通过抗浸透板对水源进行阻拦,防止路堤本体会被水位渗透,影响路基的稳定,在水位下降时,不会有过多的水源继续缠流在抗浸透板的表面,便可以最快的速度将水排出与外部,防止部分水会储存在防渗层上,对行人的安全进行保护。
[0023]2、本方案中,人员需要下到路堤本体的坡下是,可通过设置为2cm的菱形防滑板便可为人员提供踮脚的地方,这样人员可踩在菱形防滑板的表面,然后借助菱形防滑板的支点便可保护人员顺利的到达路堤本体的坡下,且菱形防滑板的形状呈五边形,这样水源便不会缠流在菱形防滑板的表面,不影响水位的下降。
附图说明
[00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立体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爆炸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爆炸图。
[0030]图中:1、路堤本体;2、抗浸透板;3、固定板;4、浸水挡墙;5、菱形防滑板;6、边坡护板;7、引水板;8、支撑钢板;9、加固钢;10、支撑柱;11、圆形孔;12、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1
[0033]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34]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包括:
[0035]路堤本体1;
[0036]抗浸透板2,抗浸透板2位于路堤本体1的一侧端,抗浸透板2于路堤本体1相贴合;
[0037]支撑钢板8,支撑钢板8固定连接于抗浸透板2的两侧内壁之间;
[0038]加固钢9,加固钢9固定连接于支撑钢板8的上端;
[0039]固定板3,固定板3固定连接于抗浸透板2的一侧端;
[0040]浸水挡墙4,浸水挡墙4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的一侧端;
[0041]两个支撑柱10,两个支撑柱10均固定连接于抗浸透板2的一侧端;
[0042]引水板7,引水板7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的上端。
[0043]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事先将路堤本体1的倾斜面开出两个槽,然后再将支撑柱10插入槽内,这时抗浸透板2便会于路堤本体1的边坡贴合,由于抗浸透板2内部为空心,这时人员可将混凝土灌入抗浸透板2的内部来将抗浸透板2内部的空间完全封闭起来,支撑钢板8和加固钢9一共设有四组,在混凝土进行灌入抗浸透板2内至,便可将支撑钢板8和加固钢9封在抗浸透板2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支撑钢板8便可将抗浸透板2支撑稳定,防止抗浸透板2发生变形,加固钢9便可将灌入的混凝土进行加固,防止水源长时间的冲击将混凝土击打碎裂,当雨季来临下流水位开始上升蔓延时,便可通过浸水挡墙4来进行住当,若是水位瞒过浸水挡墙4的高度,则可通过抗浸透板2来对路堤本体1的底层进行保护,防止路堤本体1会被水位渗透,影响路基的稳定,当抗浸透板2在进行防护时,这时注入的混凝土便可起到将抗浸透板2的中心向下压的效果,保护抗浸透板2的稳定,当水位下降退去的时候,便可通过抗浸透板2的倾斜面下降,然后水源便会流向固定板3的上端,通过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堤本体(1);抗浸透板(2),所述抗浸透板(2)位于路堤本体(1)的一侧端,所述抗浸透板(2)与路堤本体(1)相贴合;支撑钢板(8),所述支撑钢板(8)固定连接于抗浸透板(2)的两侧内壁之间;加固钢(9),所述加固钢(9)固定连接于支撑钢板(8)的上端;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固定连接于抗浸透板(2)的一侧端;浸水挡墙(4),所述浸水挡墙(4)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的一侧端;两个支撑柱(10),两个所述支撑柱(10)均固定连接于抗浸透板(2)的一侧端;引水板(7),所述引水板(7)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路堤边坡抗渗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莉麻伟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