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48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水泥搅拌墙、水平钢支撑和高压旋喷桩组成:水泥搅拌桩设置于基坑两侧,若干水泥搅拌桩紧密排列形成水泥搅拌墙,水泥搅拌墙对应内侧设置喷射混凝土面层,水泥搅拌墙顶部沿水泥搅拌桩长度方向设置冠梁;两侧冠梁间设置水平钢支撑;基坑底部埋设高压旋喷桩。该支护结构可以避免开挖工程中出现侧壁流砂、坑底管涌、基坑变形大及桩身受力大等不良现象,便于施工机械在基坑上方作业。业。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土基坑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
,具体为一种软土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软土地基呈流塑状,具有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灵敏性高等特点,工程性质极差;土方开挖时,淤泥容易出现滑坡,滑坡推力往往会超出现有支护结构最大允许水平推力,导致基坑变形;另外,在软土地基土方开挖时,施工机械产生的动荷载作用于软土地基容易产生土体侧压过大造成已完成的支护管桩偏位或断桩,导致软土地基开挖施工工期缓慢,亟需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本技术的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搅拌墙、水平钢支撑和高压旋喷桩组成:水泥搅拌桩设置于基坑两侧,若干水泥搅拌桩紧密排列形成水泥搅拌墙,水泥搅拌墙对应内侧设置喷射混凝土面层,水泥搅拌墙顶部沿水泥搅拌桩长度方向设置冠梁;两侧冠梁间设置水平钢支撑;基坑底部埋设高压旋喷桩。
[0004]所述水泥土搅拌墙插入H型钢,所述H型钢在距顶端30cm处的腹板两侧焊接加强钢板,所述腹板中心和加强钢板中心开对应的圆孔,所述H型钢顶端高出水泥搅拌桩及冠梁;所述H型钢上铺设钢板,所述H型钢与钢板焊接,用于支撑工程机械在基坑上方进行挖掘和清淤作业。工程后期切割H型钢与钢板的焊接位置,移去钢板,采用吊装机械将H型钢拨出并填充水泥浆密实空隙。
[0005]本技术的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可以避免开挖工程中出现侧壁流砂、坑底管涌、基坑变形大及桩身受力大等不良现象,便于施工机械在基坑上方作业,该支护结构特别适合大深度的软土地基的基坑开挖作业。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07]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视图。
[0008]其中,水泥搅拌墙1,喷射混凝土面层2,冠梁3,水平钢支撑4,高压旋喷桩5,H型钢6,钢板7。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搅拌墙1、水平钢支撑4和高压旋喷桩5组成:水泥搅拌桩设置于基坑两侧,若干水泥搅拌桩紧密排列形成水泥搅拌墙1,水泥搅拌墙1对应内侧设置喷射混凝土面层2,水泥搅拌墙1顶部沿水泥搅拌桩长度方向设置冠梁3;两侧冠梁3间设置水平钢支撑4;基坑底部设置高压旋喷桩5。水泥土搅拌墙插入H型钢6,所述H型钢6在距顶端30cm处的腹板两侧焊接加强钢板7,所述腹板中心和加强钢板7中
心开对应的圆孔,所述H型钢6顶端高出冠梁3;所述H型钢6上铺设钢板7,所述H型钢6与钢板7焊接,用于支撑4工程机械在基坑上方进行挖掘和清淤作业。工程后期切割H型钢6与钢板7的焊接位置,移去钢板7,采用吊装机械将H型钢6拨出并填充水泥浆密实空隙。
[0010]软土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步骤为:止水桩采用水泥搅拌桩,为了经济合理地确定水泥的品种、水泥标号、水泥掺入比等技术参数,需进行水泥的室内配比试验。作为优选方案,桩身材料为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掺入比暂定为20%,每立方米被搅拌土体中水泥掺量为360Kg,水泥土的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1.0Mpa,抗拉强度0.07MPa,抗剪强度0.3Pa,抗渗系数K≤1
×
10

7cm/s。水泥搅拌桩紧密排列形成水泥搅拌墙1,在水泥搅拌墙1对应内侧设置喷射混凝土面层2,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宜取80mm

100mm,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喷射混凝土面层中应配置钢筋网,设置通长的加强钢筋。在水泥搅拌墙1内插入H型钢6,H型钢6桩使用前,在距型钢顶端30cm处腹板开中心圆孔,孔径约5~8cm,并在此型钢两面加焊≥12mm厚的加强钢板7,加强钢板7开孔中心应与型钢开孔中心对齐, 使用前需在H型钢6表面涂刷减摩剂,以便于后期拨出;开挖基坑后浇筑冠梁3,冠梁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保护层为35m。在冠梁3间设置水平钢支撑4,水平钢支撑4定位必须精确控制其平直度,以保证其轴线受压。H型钢6应高出冠梁30.5m,因此可以在H型钢6上设置钢板7,便于工程机械驶入基坑区域进行挖掘及清淤作业。开挖完成后,在基坑底部埋设高压旋喷桩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搅拌墙(1)、水平钢支撑(4)和高压旋喷桩(5)组成:水泥搅拌桩设置于基坑两侧,若干水泥搅拌桩紧密排列形成水泥搅拌墙(1),水泥搅拌墙(1)对应内侧设置喷射混凝土面层(2),水泥搅拌墙(1)顶部沿水泥搅拌桩长度方向设置冠梁(3);两侧冠梁(3)间设置水平钢支撑(4);基坑底部埋设高压旋喷桩(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鹏张磊马康云杨敏熊磊柯继武龙湖寸代奖卢昱霏赵常俊浦世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