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纺织废水是纺织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由于所加工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加工的工艺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废水的组成和性质变化也很大,这类废水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成分复杂,有害物质含量高,对水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只是单纯经沉淀池,和过滤净化排出,投入沉淀的药剂反应时间长,扩散混合不均匀,处理的效果不佳,且沉淀池内的杂质容易跟排出的水一起流出,造成二次污染,还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污水处理,排渣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沉淀池、二次沉淀池、过滤池和消毒池,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有初级过滤装置,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沉淀池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转轴和所述搅拌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与所述转轴连通,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出液孔;所述转轴的顶部连接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外侧壁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沉淀池和所述二次沉淀池的底部呈锥形底结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和所述二次沉淀池的顶部通过溢液口一连通,所述溢液口一设置有次级过滤装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次级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和所述二次沉淀池之间的隔墙顶部的U型结构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插设有次级过滤网,所述次级过滤网贯穿所述主体的顶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次级过滤网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密封件和底密封件。
[0008]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二次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与所述药液箱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与所述集液管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的顶部内侧竖直设置有固定墙,所述固定墙与所述过滤池的内壁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过滤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的顶部设置有水泵一,所述水泵一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回流管一和回流管二,所述回流管一贯穿所述过滤池并延伸至所述过滤池底部,所述回流管二贯穿所述二次沉淀池并延伸至所述二次沉淀池内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池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多个紫外灯,所述紫外灯的外侧罩设有防水罩。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的顶部外侧设置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面固定有过滤网袋,所述固定环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提手。
[0013]有益效果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药液箱、计量泵、集液管、转轴、搅拌杆、出液孔、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使絮凝剂由计量泵抽取依次进入集液管、转轴、搅拌杆和出液孔,排出至沉淀池内,并与污水搅拌混合均匀,解决了药剂扩散混合不均的问题,药剂投放便利。沉淀池内的水经过次级过滤装置的过滤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本技术装置污水经过两次沉淀,且经过初次过滤装置、次级过滤装置和过滤器的过滤,过滤充分,杂质祛除彻底,并经紫外光的消毒,达到对污水高效处理,且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沉淀室和二次沉淀室的底部呈锥形底结构,使沉淀物排出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初级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搅拌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次级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注:1
‑
主体;2
‑
沉淀池;3
‑
二次沉淀池;4
‑
过滤池;5
‑
消毒池;6
‑
支撑脚;7
‑
污水管;8
‑
净水管;9
‑
初级过滤装置;90
‑
过滤网袋;91
‑
固定环;92
‑
提手;10
‑
电机;11
‑
集液管;110
‑
倾斜面;12
‑
转轴;13
‑
搅拌杆;14
‑
固定板;15
‑
出液孔;16
‑
进水口;17
‑
防水罩;18
‑
主动齿轮;19
‑
被动齿轮;20
‑
传动带;21
‑
药液箱;210
‑
入液管;22
‑
第一输液管;23
‑
计量泵;24
‑
第二输液管;25
‑
隔墙;26
‑
锥形底;27
‑
排污管;28
‑
溢液口一;29
‑
次级过滤装置;29
‑
安装块;291
‑
底密封件;292
‑
次级过滤网;293
‑
顶密封件;294
‑
拉手;30
‑
溢液口二;31
‑
过滤网;310
‑
纤维过滤网;311
‑
生物膜过滤网;312
‑
活性炭过滤网;32
‑
固定墙;33
‑
支撑块;34
‑
回流管一;35
‑
水泵一;36
‑
回流管二;37
‑
抽水管一;38
‑
水泵二;39
‑
抽水管二;40
‑
紫外灯;41
‑
溢液口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沉淀池、二次沉淀池、过滤池和消毒池,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有初级过滤装置,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沉淀池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转轴和所述搅拌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与所述转轴连通,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出液孔;所述转轴的顶部连接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外侧壁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沉淀池和所述二次沉淀池的底部呈锥形底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和所述二次沉淀池的顶部通过溢液口一连通,所述溢液口一设置有次级过滤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和所述二次沉淀池之间的隔墙顶部的U型结构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插设有次级过滤网,所述次级过滤网贯穿所述主体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过滤网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佩瑶,陈鸿翔,侯建龙,朱安国,宗国祥,倪斌生,
申请(专利权)人:冠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