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用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12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管用校直装置,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壳体,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供铜管进入的进料口,壳体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机架,第一机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机架;第一机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第二机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杆以及第四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以及第四转动杆上均转动设置有导轮,导轮能够抵接于铜管;第一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转动杆以及第四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于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强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用校直装置


[0001]本技术涉校直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铜管用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无缝铜管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当铜管因各种原因发生弯折时,通常需要一种校直装置对铜管进行校直工作。
[0003]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300193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铜管用校直装置,包括第一调直装置以及第二调直装置,第一调直装置包括壳体、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多根电动转辊、可在壳体内上下移动的滑动板、以及与滑动板转动连接的多根转轴;其中,每根电动转辊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每根转轴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第二调直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多块放置块、以及与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铜管通过的进料口,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用于铜管通过的出料口。
[0004]但是,当铜管通过进料口送入壳体内进行校直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驱动铜管对准多个从动轮之间,由于铜管重量较大,这样操作可能会增大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铜管用校直装置,能够便于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铜管用校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铜管用校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供铜管进入的进料口,所述壳体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机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杆以及第四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以及所述第四转动杆上均转动设置有导轮,所述导轮能够抵接于铜管;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杆以及所述第二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转动杆以及所述第四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操作人员将铜管通过进料口送入壳体中时,先将铜管放置于第三转动杆以及第四转动杆上的导轮上,此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三驱动杆以及第四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同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驱动杆以及第二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当第一驱动杆以及第二驱动杆上的导轮抵接于铜管时,此时手动推动铜管穿过进料口,从而能够便于铜管对准多个从动轮之间,进而能够便于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机架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能够便于驱动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杆,所述第四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转动杆;所述第二机架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四齿轮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第三转动杆以及第四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驱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能够便于驱动第三转动杆以及第四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机架移动的驱动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校直的铜管弯曲程度较大,难以通过进料口并对准多个从动轮之间时,将待校直铜管弯折处朝下放置于第三驱动杆以及第四驱动杆的导轮上,此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三驱动杆以及第四驱动杆做相对运动,使第三驱动杆以及第四驱动杆的导轮抵接于待校直铜管的弯折处,此时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二机架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当待校直铜管抵接于第一驱动杆以及第二驱动杆的导轮时,继续驱动第二机架向上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将待校直铜管进行预校直处理,进而能够便于待校直铜管通过进料口。
[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第二机架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时,通过液压缸的设置,从而能够便于驱动第二机架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机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第二机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时,通过导向组件的设置,能够便于降低第二机架发生偏移的可能性,从而能够便于第二机架做平移运动。
[0019]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架的一侧,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能够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第二机架进行导向时,通过导向块以及导向槽的设置,从而能够便于对第二机架起到导向作用。
[0021]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铜管进行校直工作时,通过防护网的设置,能够便于降低杂物落入壳体内的可能性,从而能够便于降低杂物对装置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当需要操作人员将铜管通过进料口送入壳体中时,先将铜管放置于第三转动杆以及第四转动杆上的导轮上,此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三驱动杆以及第四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同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驱动杆以及第二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当第一驱动杆以及第二驱动杆上的导轮抵接于铜管时,此时手动推动铜管穿过进料口,从而能够便于铜管对准多个从动轮之间,进而能够便于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5]2.当需要驱动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
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能够便于驱动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发生相对转动;
[0026]3.当待校直的铜管弯曲程度较大,难以通过进料口并对准多个从动轮之间时,将待校直铜管弯折处朝下放置于第三驱动杆以及第四驱动杆的导轮上,此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三驱动杆以及第四驱动杆做相对运动,使第三驱动杆以及第四驱动杆的导轮抵接于待校直铜管的弯折处,此时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二机架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当待校直铜管抵接于第一驱动杆以及第二驱动杆的导轮时,继续驱动第二机架向上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将待校直铜管进行预校直处理,进而能够便于待校直铜管通过进料口。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用校直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供铜管进入的进料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靠近进料口(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机架(22),所述第一机架(2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机架(23);所述第一机架(22)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24)以及第二转动杆(25),所述第二机架(23)上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杆(26)以及第四转动杆(27),所述第一转动杆(24)、所述第二转动杆(25)、所述第三转动杆(26)以及所述第四转动杆(27)上均转动设置有导轮(28),所述导轮(28)能够抵接于铜管;所述第一机架(2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杆(24)以及所述第二转动杆(25)发生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所述第二机架(2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转动杆(26)以及所述第四转动杆(27)发生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齿轮(31)以及第二齿轮(32),所述第一齿轮(31)以及所述第二齿轮(32)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22)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31)与所述第二齿轮(32)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4),所述第二齿轮(3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杆(25);所述第一机架(22)上安装有第一电机(33),所述第一电机(33)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32)固定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举王晓磊王锋王健凯马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