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71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6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可以光线复杂的环境中,也能实现准确的火灾报警,同时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复杂光路对探测器烟雾的影响,提高了火灾探测器的稳定性。本申请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中,光电发光管、光电接收管设置于探测器本体内腔中在同一长度位置上,使探测器本体的每个横截面上,红外光和蓝光都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同一光路上,通过散射遮光片和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构成迷宫腔,由内圈反光板和外圈反光板构成的L型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将光电发光管、光电接收管围在探测器本体内腔中。测器本体内腔中。测器本体内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0001]本申请涉及火灾探测器
,具体为一种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是比较常用的火灾报警器。可安装建筑物各层的办公室、客厅、大厅、走道、计算机房、仓库、变压器室、开关控制室及船舶的走廊、客房等位置。探测器根据预先设定的烟雾域值,对火灾烟雾自动进行火警判别。但是,因为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是通过对空气中颗粒的散射光波的强度识别来判断火警的,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探测器使用环境中,会出现比较复杂的环境光,导致背景折射光对发光管到接收管光路之间的光路发生干扰,导致误报火警。同时,现有的火灾报警器因为光路的结构较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振动、晃动等原因容易导致发光端和接收端结构变化,进而导致探测器灵敏度下降或升高,对火灾报警产生很高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因背景折射光造成的生火警误报,以及报警器中发光端和接收端的结构较复杂导致容易因意外而出现的火灾报警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可以光线复杂的环境中,也能实现准确的火灾报警,同时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复杂光路对探测器烟雾的影响,提高了火灾探测器的稳定性。
[0004]本申请的结构是这样的:一种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包括:管状的探测器本体,安装在所述探测器本体内腔的红外光和蓝光双波长的光电发光管、光电接收管和散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光路散射用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
[0005]所述散射遮光片和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在探测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平行地设置于所述探测器本体内腔中,且所述散射遮光片和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的长度相同;所述光电发光管、所述光电接收管设置在在探测器本体的内腔中同一个长度位置处;
[0006]所述散射遮光片设置于所述光电发光管、所述光电接收管之间的内腔中,位于所述光电发光管、所述光电接收管的光路与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内腔侧壁之间的位置;
[0007]所述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设置于所述光电发光管、所述光电接收管之间的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内腔侧壁上;所述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包括:内圈反光板和外圈反光板;
[0008]所有的所述外圈反光板以预设的外圈板倾斜倾角方向固定于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内腔侧壁上,构成外圈反光板阵列结构;
[0009]所述内圈反光板以垂直于所述外圈反光板的方向固定于所述外圈反光板远离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内腔侧壁的一端上,所述外圈反光板和所述内圈反光板构成L型结构;所有的所述内圈反光板同方向设置,构成内圈反光板阵列结构;
[0010]所述内圈反光板远离所述外圈反光板的一端的端面设置为45度的反光面。
[0011]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2]所述散射遮光片为八字型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和所述第二遮光片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八字形开口端朝向所述光电发光管;
[0013]所述第一遮光片和所述第二遮光片的八字形开口端的端面设置为45度的反光面;
[0014]所述外圈板倾斜倾角为所述外圈反光板与其在所述探测器本体上固定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
[0015]所述外圈板倾斜倾角范围为30度~35度;
[0016]所述外圈反光板固定在所述探测器本体上内腔侧壁时,相邻的所述固定点之间的间距为5cm~6cm;相邻的所述反光面之间的距离为4cm~5cm;
[0017]所述探测器本体外部设置防虫网。
[001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光电发光管、光电接收管设置于探测器本体内腔中在同一长度位置上,使探测器本体的每个横截面上,红外光和蓝光都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同一光路上,光路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复杂光路对探测器烟雾的影响,降低了在使用中因意外导致探测器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通过散射遮光片和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构成迷宫腔,通过散射遮光片、内圈反光板、外圈反光板和反光面的设置,使从发光管到接收管光路的背景折射光更为稳定,降低背景折射光对散射光探测烟雾的干扰,确保实现准确的火灾报警;由内圈反光板和外圈反光板构成的L型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将光电发光管、光电接收管围在探测器本体内腔中,不但能增强了散射光对于接收管光强的变化,同时遮挡外部各类光线进入迷宫腔,提高报警可靠性和灵敏度,进一步降低背景折射光对散射光探测烟雾的干扰,确保实现准确的火灾报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中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光电发光管、光电接收管和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火灾探测器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如图1所示,本申请包括一种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包括:管状的探测器本体1,安装在探测器本体1内腔的红外光和蓝光双波长的光电发光管2、光电接收管3、散射遮光片4和光路散射用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5,本申请中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通过散射遮光片4和光路散射用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5构成迷宫腔,采用光线在迷宫腔内的散射光强变化进行烟雾识别及火灾报警。
[0025]散射遮光片4和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5,在探测器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平行地设置于探测器本体1内腔中,且散射遮光片4和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5的长度相同,光电发光管2、光电接收管3设置在探测器本体1的内腔中同一个长度位置处;确保在任意一个探测器本体1的横截面处,红外光和蓝光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同一光路上,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整体结构简单可靠,不但制造方便,且在使用中即便结构发生细微改变,也不会对光路造成很大影响,降低了复杂光路对探测器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0026]如图2~图4所示,散射遮光片4设置于光电发光管2、光电接收管3之间的内腔中,位于光电发光管2、光电接收管3的光路与探测器本体1的内腔侧壁之间的位置;
[0027]散射遮光片4为八字型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遮光片4

1和第二遮光片4

2,第一遮光片4

1和第二遮光片4

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八字形开口端朝向光电发光管2;第一遮光片4

1和第二遮光片4

2的八字形开口端的端面设置为45度的散射遮光片反光面4

3,即散射遮光片反光面4

3与第二遮光片4

2的夹角为45度。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片4

1和第二遮光片4

2之间的夹角c为140度,八字形开口端朝向光电发光管2的方向。
[0028]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5设置于光电发光管2、光电接收管3之间的探测器本体1的内腔侧壁上;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5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包括:管状的探测器本体,安装在所述探测器本体内腔的红外光和蓝光双波长的光电发光管、光电接收管和散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光路散射用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所述散射遮光片和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在探测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平行地设置于所述探测器本体内腔中,且所述散射遮光片和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的长度相同;所述光电发光管、所述光电接收管设置在探测器本体的内腔中同一个长度位置处;所述散射遮光片设置于所述光电发光管、所述光电接收管之间的内腔中,位于所述光电发光管、所述光电接收管的光路与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内腔侧壁之间的位置;所述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设置于所述光电发光管、所述光电接收管之间的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内腔侧壁上;所述反光板陷阱阵列结构包括:内圈反光板和外圈反光板;所有的所述外圈反光板以预设的外圈板倾斜倾角方向固定于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内腔侧壁上,构成外圈反光板阵列结构;所述内圈反光板以垂直于所述外圈反光板的方向固定于所述外圈反光板远离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内腔侧壁的一端上,所述外圈反光板和所述内圈反光板构成L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锋王卓远刘宜栋夏顺飞黄斌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蓝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