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66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属于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AR设备主体,所述AR设备主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穿戴绑接带,所述AR设备主体一侧嵌设有镜片主体,所述AR设备主体前侧固定安装有镜片支撑框,所述镜片支撑框内腔滑动连接有擦拭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粘附了灰尘的擦拭膜能够在向后卷绕时通过擦拭液盒底部的擦拭棉进行擦拭清理,并转动至后侧与镜片主体进行贴合对镜片主体表面进行擦拭清理,通过转动的擦拭膜实现在使用过程中镜片主体的防尘处理,能够通过与擦拭液盒的配合实现行进过程中的灰尘自清理,从而能够提高AR设备主体在矿下的使用便携性。而能够提高AR设备主体在矿下的使用便携性。而能够提高AR设备主体在矿下的使用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穿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通过可穿戴AR设备对用户提供虚拟与现实高度融合的沉浸交互环境,区别于VR的全沉浸式显示,AR能够将信息(无论是文本、数字字符、图像还是图表)叠加在现实环境背景上,将虚拟内容照射进现实世界之中,在用户眼前实时增添有价值的信息,这使得AR远程协作成为一项对行业具有高度吸引力的技术。AR远程专家能“零距离”和远程专家沟通,通过远程视频通话设备,技术人员可实时在线咨询远程专家。
[0003]现有的AR设备通过镜片和前端的摄像头采集现实信息并展示叠加在镜片表面,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仅考虑办公场景,而在矿井下进行使用时,缺乏对矿下环境的适应性适配能力,由于煤矿环境中灰尘较多,容易粘附在镜片表面,清理需要摘脱设备,处理效率较低,并且下矿时需要穿戴安全设备容易与AR设备发生干扰,因此,具有一定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煤矿环境中灰尘较多,容易粘附在镜片表面,清理需要摘脱设备,处理效率较低,并且下矿时需要穿戴安全设备容易与AR设备发生干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包括AR设备主体,所述AR设备主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穿戴绑接带,所述AR设备主体一侧嵌设有镜片主体,所述AR设备主体前侧固定安装有镜片支撑框,所述镜片支撑框内腔滑动连接有擦拭机构,所述擦拭机构与镜片主体一侧相贴合,所述擦拭机构固定安装在AR设备主体外壁一侧,所述AR设备主体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顶部与外部安全帽外侧相嵌设。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擦拭机构包括擦拭膜,所述擦拭膜内腔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摩擦驱动辊,且两侧摩擦驱动辊轴体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轴承座,且轴承座固定连接在AR设备主体外壁一侧,且位于底部的摩擦驱动辊轴体一侧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后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AR设备主体外壁一侧,所述擦拭膜内壁与镜片主体外壁一侧相贴合。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擦拭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AR设备主体外部的擦拭液盒,所述擦拭液盒底部连通有擦拭棉,且擦拭棉底部与擦拭膜顶部相贴合。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轴承,且万向轴承内固定连接有导向球杆,所述导向球杆顶部开设有螺纹槽,且导向球杆外侧壁套设有连接杆,
且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且限位螺栓底部与连接杆顶部开口相贴合,所述连接杆底部与导向球杆外部阶装块相贴合所述连接杆末端转动连接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两端均设有夹片,且夹片与外部安全帽外侧相贴合。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夹片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夹持杆一侧开设的滑孔内,所述滑杆外侧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夹片和夹持杆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且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挡接块。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夹片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夹持杆一侧开设的滑孔内,所述滑杆外侧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夹片和夹持杆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且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挡接块。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中,当穿戴AR设备主体进入矿下时,空气中的灰尘能够粘附在擦拭膜表面,驱动马达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摩擦驱动辊转动,摩擦驱动辊转动能够带动外壁套设的擦拭膜进行卷绕,粘附了灰尘的擦拭膜能够在向后卷绕时通过擦拭液盒底部的擦拭棉进行擦拭清理,并转动至后侧与镜片主体进行贴合对镜片主体表面进行擦拭清理,通过转动的擦拭膜实现在使用过程中镜片主体的防尘处理,能够通过与擦拭液盒的配合实现行进过程中的灰尘自清理,从而能够提高AR设备主体在矿下的使用便携性。
[0019]2、本技术中,当通过AR设备主体两侧的穿戴绑接带与头部进行绑接时,能够通过拧动限位螺栓与连接杆分离,调节前端夹持杆的位置,方便适应不同帽檐深度的限位,当夹持杆调节位置后,能够通过夹持杆两侧的夹片与安全帽帽檐两侧进行连接固定,将AR设备主体与安全帽底侧进行连接,避免AR设备主体穿戴后与安全帽发生干扰,通过安全帽的连接提高AR设备主体穿戴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的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的爆炸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AR设备主体;2、镜片主体;3、擦拭机构;301、驱动马达;302、摩擦驱动辊;303、轴承座;304、擦拭膜;305、擦拭液盒;4、连接组件;401、连接座;402、导向球杆;403、限位螺栓;404、连接杆;405、夹持杆;406、夹片;407、滑杆;408、弹簧;409、夹块;5、穿戴绑接带;6、镜片
支撑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包括AR设备主体1,AR设备主体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穿戴绑接带5,AR设备主体1一侧嵌设有镜片主体2,AR设备主体1前侧固定安装有镜片支撑框6,镜片支撑框6内腔滑动连接有擦拭机构3,擦拭机构3与镜片主体2一侧相贴合,擦拭机构3固定安装在AR设备主体1外壁一侧,AR设备主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顶部与外部安全帽外侧相嵌设;
[0029]擦拭机构3包括擦拭膜304,擦拭膜304内腔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摩擦驱动辊302,且两侧摩擦驱动辊302轴体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轴承座303,且轴承座303固定连接在AR设备主体1外壁一侧,且位于底部的摩擦驱动辊302轴体一侧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301,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包括AR设备主体(1),所述AR设备主体(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穿戴绑接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AR设备主体(1)一侧嵌设有镜片主体(2),所述AR设备主体(1)前侧固定安装有镜片支撑框(6),所述镜片支撑框(6)内腔滑动连接有擦拭机构(3),所述擦拭机构(3)与镜片主体(2)一侧相贴合,所述擦拭机构(3)固定安装在AR设备主体(1)外壁一侧,所述AR设备主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顶部与外部安全帽外侧相嵌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机构(3)包括擦拭膜(304),所述擦拭膜(304)内腔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摩擦驱动辊(302),且两侧摩擦驱动辊(302)轴体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轴承座(303),且轴承座(303)固定连接在AR设备主体(1)外壁一侧,且位于底部的摩擦驱动辊(302)轴体一侧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301),所述驱动马达(301)后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AR设备主体(1)外壁一侧,所述擦拭膜(304)内壁与镜片主体(2)外壁一侧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机构(3)还包括固定连接在AR设备主体(1)外部的擦拭液盒(305),所述擦拭液盒(305)底部连通有擦拭棉,且擦拭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赵东新肖潇陈闯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