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251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炒装置,包括:机座;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安装在机座上,驱动机构具有驱动轴,驱动轴在空间上呈水平朝向;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座、联动轴和连杆,联动座偏心铰接在驱动轴上,联动轴连接在联动座上,联动轴与驱动轴平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机座上,连杆的第二端铰接在联动轴上;抛锅,抛锅连接在联动座上;其中,驱动轴定向转动,连杆绕第一端的铰接处进行往复摆动,在联动座的带动下抛锅实现抛炒动作;整体结构简单,抛炒稳定,驱动机构能以单一方向进行驱动,无需使用正反转的电机进行驱动。正反转的电机进行驱动。正反转的电机进行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炒菜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抛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烹饪过程,抛炒是将食物向上抛离炒锅后回落到锅内的操作,这样能使得食物受热更加均匀,菜肴成品色香味俱全。在自动炒菜机行业中,抛炒的相关设备也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的抛炒设备,一般利用正反转电机控制炒锅的抛炒动作,这样对电机的负荷很大,且在抛炒时动作不连贯,抛炒动作僵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抛炒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抛炒装置,包括:
[0006]机座;
[0007]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具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在空间上呈水平朝向;
[0008]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座、联动轴和连杆,所述联动座偏心铰接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联动轴连接在所述联动座上,所述联动轴与所述驱动轴平行,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连杆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联动轴上;
[0009]抛锅,所述抛锅连接在所述联动座上;
[0010]其中,所述驱动轴定向转动,所述连杆绕所述第一端的铰接处进行往复摆动,在所述联动座的带动下所述抛锅实现抛炒动作。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抛炒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整体结构简单,抛炒动作稳定且流畅,驱动机构能以单一方向进行驱动,无需使用正反转的电机进行驱动。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变速器,所述驱动轴设置在所述变速器上。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座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联动机构或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启停位置。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轴的端部设有感应块,所述感应块呈正多边形,所述感应块与所述驱动轴同心安装,所述感应块的侧壁上设有感应点,所述角度传感器朝向于所述感应块的侧壁。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座上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机座转动,所述机座的转动轴线呈竖直朝向。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机构为链传动、皮带传动或齿轮传动。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抛锅的锅柄转动连接在所述联动座上,在空
间上所述锅柄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联动轴。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柄上远离所述抛锅的端部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垂直于所述锅柄,所述锅柄或所述手柄与所述联动座之间设有扭簧,在常态下所述扭簧对所述锅柄或所述手柄具有弹性作用力,以使所述抛锅在常态下处于锅腔朝上的状态。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后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驱动轴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1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工作时转动方向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机座100;
[0028]驱动机构200;驱动轴210;感应块211;偏心轴212;电机220;变速器230;
[0029]联动机构300;联动座310;转动座311;联动轴320;连杆330;第一端331;第二端332;
[0030]抛锅400;锅柄410;手柄420;扭簧430;
[0031]角度传感器500;
[0032]旋转机构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本技术涉及一种抛炒装置,包括机座100、驱动机构200、联动机构300和抛锅400。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机座100作为抛炒装置的支撑部件。驱动机构200安装在机座100上。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00包括电机220 和变速器230,电机220与变速器230连接,从变速器230内伸出驱动轴210。通过电机220驱动变速器230的驱动轴210进行单向转动。其中,在空间上,驱动轴210呈水平朝向。本实施例以图示方向,驱动轴210为左右水平朝向,从左侧方向看,驱动轴210以逆时针方向定向转动。联动机构300包括联动座310、联动轴320和连杆330。联动座310可呈板架状等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联动座310的左右两侧板呈三角形向下延伸,联动座310的两侧板与驱动轴210的两端分别铰接。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联动
座310和驱动轴210是偏心铰接,在驱动轴210的端部偏离其中心线的位置上伸出偏心轴212,联动座310的侧板与该偏心轴212进行铰接。联动轴320安装在联动座310上,联动轴320可为短轴,在联动座310的单侧侧板或左右两侧板上设置该联动轴320;还可以是,如图2所示,该联动轴320为长轴,联动轴320的两端固定在联动座310的左右侧板上。其中,联动轴320与驱动轴210相互平行。联动轴320在空间上高于驱动轴210所在位置。连杆330为长条杆状,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端331和第二端332。连杆330的第一端331铰接在机座100上,第二端332 铰接在联动轴320上。第一端331、联动轴320和驱动轴210的偏心铰接处形成三角分布。可以在机座100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连杆330,以保证联动座310的稳定性。抛锅400通过其锅柄410连接到联动座 310上,抛锅400的锅腔朝向前上方。如图5所示,工作时,驱动轴 210逆时针转动,联动座310的下部与驱动轴210铰接的位置在驱动轴210的转动作用下沿圆形轨迹移动。在联动座310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端332与联动轴320的相对转动,连杆330绕第一端331进行前后摆动,通过连杆330的限位作用,抛锅400在联动座310上从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时,抛锅400会有快速上抛停止的动作,抛锅400到达最高点时锅内食物向上抛离;同时又因为联动座310的回转动作,抛锅400在最高点抛炒食物时,锅壁对食物会有向后的推力,使得抛起的食物回落到锅内,以此循环一直抛炒。
[0036]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机座100的一侧壁上安装有角度传感器500。该角度传感器500朝向于联动机构 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00);驱动机构(200),所述驱动机构(200)安装在所述机座(100)上,所述驱动机构(200)具有驱动轴(210),所述驱动轴(210)在空间上呈水平朝向;联动机构(300),所述联动机构(300)包括联动座(310)、联动轴(320)和连杆(330),所述联动座(310)偏心铰接在所述驱动轴(210)上,所述联动轴(320)连接在所述联动座(310)上,所述联动轴(320)与所述驱动轴(210)平行,所述连杆(330)的第一端(331)铰接在所述机座(100)上,所述连杆(330)的第二端(332)铰接在所述联动轴(320)上;抛锅(400),所述抛锅(400)连接在所述联动座(310)上;其中,所述驱动轴(210)定向转动,所述连杆(330)绕所述第一端(331)的铰接处进行往复摆动,在所述联动座(310)的带动下所述抛锅(400)实现抛炒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电机(220)和变速器(230),所述驱动轴(210)设置在所述变速器(23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0)上设有角度传感器(500),所述角度传感器(500)用于检测所述联动机构(300)或所述驱动轴(210)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膳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