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剂肥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233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剂肥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位于支架上的混料筒和位于混料筒内腔底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轴、电机和搅拌杆,所述支架的底侧固定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固定有防滑垫,所述支架的底侧安装有电机,所述混料筒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该微生物菌剂肥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通过在混料筒的的侧壁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料筒内腔的进料管,可首先对微生物菌剂原料进行预混合,预混合后的微生物菌剂落入混料筒内腔底面后经搅拌机构再次混合,提高了对其混合的效率,大大缩短了对其混合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对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对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对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菌剂肥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肥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
[0003]在微生物菌剂的生产过程中,将微生物培养基接种菌苗后,经过搅拌,并配合合适的温度和氧气,使菌种不断繁殖。但是现有的微生物菌剂在进行生产搅拌时,大多仅仅依靠搅拌机构对其进行混合,导致混合效率较低,从而降低了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肥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通过在混料筒的的侧壁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料筒内腔的进料管,可首先对微生物菌剂原料进行预混合,预混合后的微生物菌剂落入混料筒内腔底面后经搅拌机构再次混合,提高了对其混合的效率,大大缩短了对其混合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对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生物菌剂肥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位于支架上的混料筒和位于混料筒内腔底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轴、电机和搅拌杆,所述支架的底侧固定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固定有防滑垫,所述支架的底侧安装有电机,所述混料筒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穿过支架的底侧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侧面固定有搅拌杆;所述混料筒的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料筒内腔的进料管,两个进料管倾斜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底部的出料口分别与对应进料管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支架的底侧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料筒内腔底面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均安装有手动阀门,通过在混料筒的的侧壁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料筒内腔的进料管,可首先对微生物菌剂原料进行预混合,预混合后的微生物菌剂落入混料筒内腔底面后经搅拌机构再次混合,提高了对其混合的效率,大大缩短了对其混合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对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效率。
[0007]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筒的内壁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混料筒的一端与对应进料管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与进料管连接的支撑杆,提高了对微生物菌剂原料预混时的稳定性。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右侧固定有滑动连接在混料筒内腔底面的刮料板,通过在转动轴的右侧设置滑动连接在混料筒内腔底面的刮料板,方便对混料筒内混合后的物料进行清理,避免了人工清理的麻烦,省时省力。
[0009]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筒的左右两侧内部分别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配合延伸至进料管内的进料挡板,所述进料挡板为“L”型结构,通过设置进料挡板,方便对经过进料管物料的量进行控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混料筒的的侧壁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料筒内腔的进料管,可首先对微生物菌剂原料进行预混合,预混合后的微生物菌剂落入混料筒内腔底面后经搅拌机构再次混合,提高了对其混合的效率,大大缩短了对其混合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对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效率,通过设置与进料管连接的支撑杆,提高了对微生物菌剂原料预混时的稳定性,通过在转动轴的右侧设置滑动连接在混料筒内腔底面的刮料板,方便对混料筒内混合后的物料进行清理,避免了人工清理的麻烦,省时省力,通过设置进料挡板,方便对经过进料管物料的量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支架、2混料筒、3进料管、4储料斗、5搅拌机构、51转动轴、52电机、53搅拌杆、6支腿、7防滑垫、8出料管、9手动阀门、10刮料板、11支撑杆、12进料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实施例:
[0016]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微生物菌剂肥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位于支架1上的混料筒2和位于混料筒2内腔底部的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包括转动轴51、电机52和搅拌杆53,支架1的底侧固定有支腿6,支腿6的底端固定有防滑垫7,支架1的底侧安装有电机52,混料筒2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1,转动轴51的底端穿过支架1的底侧与电机52的输出轴连接,转动轴51的侧面固定有搅拌杆53;混料筒2的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料筒2内腔的进料管3,两个进料管3倾斜设置,混料筒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储料斗4,储料斗4底部的出料口分别与对应进料管3的进料口连接,支架1的底侧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料筒2内腔底面的出料管8,出料管8上均安装有手动阀门9,通过在混料筒2的的侧壁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料筒2内腔的进料管3,可首先对微生物菌剂原料进行预混合,预混合后的微生物菌剂落入混料筒2内腔底面后经搅拌机构5再次混合,提高了对其混合的效率,大大缩短了对其混合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对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效率。
[0017]混料筒2的内壁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远离混料筒2的一端与对应进料管3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与进料管3连接的支撑杆11,提高了对微生物菌剂原料
预混时的稳定性。
[0018]转动轴51的右侧固定有滑动连接在混料筒2内腔底面的刮料板10,通过在转动轴51的右侧设置滑动连接在混料筒2内腔底面的刮料板10,方便对混料筒2内混合后的物料进行清理,避免了人工清理的麻烦,省时省力。
[0019]混料筒2的左右两侧内部分别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配合延伸至进料管3内的进料挡板12,进料挡板12为“L”型结构,通过设置进料挡板12,方便对经过进料管3物料的量进行控制。
[0020]工作原理:将微生物菌剂原料加入储料斗4内,向上拉动进料挡板12,出料斗4内的物料经进料管3进入混料筒2内腔中,两个左右对称的进料管3可使两种不同的原料集中流至混料筒2的内腔中部,实现了对微生物菌剂原料的预混效果,预混后的微生物菌剂原料进入混料筒2内后,电机52通过转动轴51带动搅拌杆53转动,对微生物菌剂原料进行再次混合,混合后的微生物菌剂经出料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菌剂肥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位于支架上的混料筒和位于混料筒内腔底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轴、电机和搅拌杆,所述支架的底侧固定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固定有防滑垫,所述支架的底侧安装有电机,所述混料筒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穿过支架的底侧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侧面固定有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的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料筒内腔的进料管,两个进料管倾斜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底部的出料口分别与对应进料管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支架的底侧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且延伸至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杨氏益农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